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课时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学习目标 1.简述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并说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2.说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3.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掌握核心概念间的关系。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1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F 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交配。(2)遗传图解(3)实验结论F 1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F 1产生了 YR、Yr、yR、yr 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F 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自由组合定律(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2)遗传因子间
2、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归纳整合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2项目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研究性状 一对 两对 n 对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一对 两对 n 对遗传因子对数 1 2 n配子类型及其比例211411112n(11) nF1配子组合数 4 16 4n遗传因子组成种数 3 9 3n表现类型种数 2 4 2nF2表现类型比 31 9331 (31) n遗传因子组成种数 2 4 2n表现类型种数 2 4 2nF1测交子代表现类型比 11 1111
3、(11) n(2)联系均适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规律同时起作用。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例 1 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18 黑光16 白光B黑光白粗25 黑粗C黑粗白粗15 黑粗7 黑光16 白粗3 白光D黑粗白光10 黑粗9 黑光8 白粗11 白光答案 D解析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论证杂种 F1产生配子时,是否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最佳方法为测交。D 项符合测交的
4、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 F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子)10 黑粗9 黑光8 白粗11 白光(四种类型,比例接近 1111)。例 2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3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答案 D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二、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2)采取了由单因素(即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因素(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3)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
5、统计。(4)创新性地设计了测交实验,证实了对实验现象的解释,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5)运用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方法。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有显隐性之分,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2)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即遗传因子组成,如 DD、Dd、dd 等。(3)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 D 和 d。例 3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杂交、F 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B孟德尔在检验假说阶段进行的实验是 F1的自交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先
6、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答案 D解析 测交是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所做的实验,A 错误;孟德尔在检验假说阶段进行的实验是测交,B 错误;验证假说是否正确,需要进行测交实验,C 错误;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D 正确。例 4 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环境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答案 B解析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1判断正误(1)测交实验必须有一隐性纯合子参与( )(2)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
7、实 F1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 )(3)多对相对性状遗传时,控制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先彼此分离,然后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再自由组合( )(4)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所做的实验中,通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进行解释,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5)基因 A、a 和基因 B、b 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一个亲本与 aabb 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 和 Aabb,分离比为 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ABb( )答案 (1) (2) (3) (4) (5)2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主要是通过( )A性状的遗传推知的 B显微镜观察发现的C理论分析总结的 D测交实验总
8、结的答案 A解析 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研究属于个体水平的研究,通过观察个体的性状表现来假设、推知内在的规律。3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 1111 比例的是( )F 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F 2性状表现的比例 F 1测交后代性状表现的比例 F 1性状表现的比例 F 2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ABCD答案 B解析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 1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性状表现只有一种,F1产生的配子为 YR、Yr、yR、yr,比例为 1111。F 1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为5YyRr、Yyrr、yyRr、yyrr 4 种,性状表现也为 4 种,比例均为 1111。4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9、下图中的哪个过程( )AaBb 1AB1Ab1aB1ab 配子间 16 种结合方式 4 种表现型(9331) 子代中有 9 种基因型 ABCD答案 A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时,故选 A。5(2017山东寿光高一期中)某种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R)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的亲代个体杂交,F 1均为紫翅绿眼,F 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 F2共 1335 只,其中紫翅 1022 只,黄翅 313 只,绿眼 1033 只,白眼 302 只。请回答:(1)由此判断亲代基因型为_,F 2中紫翅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_。(2)F2中重组类型是_。(
10、3)现欲确定 F2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_的方法,请简述实验思路与结果结论:实验思路:_。预测实验结果结论:_。_。答案 (1)BBrr、bbRR (2)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 (3)测交 让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316多只黄翅白眼的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现型 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 bbRR 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 11,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解析 (1)由于亲代表现型为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F 1紫翅绿眼的基因型为 BbRr,所以亲代基因型为 BBrr、bbRR,F 2中紫翅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 。(2)F 2中有四种表现型,14 34 31
11、6分别为紫翅绿眼、紫翅白眼、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其中重组类型是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3)黄翅绿眼的基因型为 bbRR、bbRr。现欲确定 F2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测交的方法,让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多只黄翅白眼的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现型。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 bbRR;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 11(或后代出现黄翅白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 bbRr。6对点训练题组一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1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 F1,F 1自交
12、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甜与红色非甜比例为 91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为 31,非甜与甜比例为 31C测交结果是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1111D测交结果是红色与黄色比例为 11,甜与非甜比例为 11答案 A解析 黄色甜和红色非甜都属于单显类型,它们的比例应为 11,所以 A 错误。2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圆果(B)对长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表现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 B121C11 D1111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红色长果(A_bb)和黄色圆果(aaB_)杂交,因此两亲本杂
13、交可能组合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由于 A_aa 的后代可能全为 Aa,也可能一半为 Aa,一半为 aa,同理 B_bb 的后代也一样,所以,其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可能为 10、11、1111,但不可能为 121。3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EeFfGg 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 DeeffggEeFfGg答案 D解析 测交是指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每一对基因都是隐性的个体)杂交。4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 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14、F1的( )A基因发生了改变B成对的基因分离的同时,非成对的基因间自由组合C非成对的基因的分离D成对的基因的分离答案 B75(2017马鞍山二中高一期中)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用一有色子粒的植株 X 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 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 X 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答案 C解析 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也是双杂合的,与植株 X 相同,都是 AaBb,A 正确;玉米的有、无色子粒由两对基因控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生物 遗传因子 发现 孟德尔 豌豆 杂交 实验 课时 自由 组合 现象 解释 验证 定律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