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福建省武夷山三中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福建省武夷山三中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福建省武夷山三中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福建省武夷山三中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3分) A 诅 咒( z) 佝 偻( gu)扶 掖 ( y)灵 柩 ( ji) B 骈 进( pin) 喑 哑( yn)阴 晦 ( hu) 伫 立( ch) C 襁 褓( qing) 睿 智( ru)庸 碌 ( l)恣 睢 ( su) D拮 据 ( j)妖 娆 ( ro) 嗤 笑( ch) 颓 废( tu) 答案: C 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 A “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名言的作者就是被马克思称为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2、 ”的英国思想家培根。 B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杨志杀死牛二后怕连累别人,自动去官府自首。 D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顾大嫂 ,母大虫孙二娘。 答案: D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扶苏以 数 谏故,上使外将兵 (屡次 )尉果 笞 广 (鞭子 ) B欲 信 大义于天下 (诚信 )挟 天子而令诸侯 (挟持、控制 ) C长跪而 谢 之 (感谢 )楚人 怜 之(可怜) D陟罚 臧否 ,不宜异同 (善恶 )以 咨诹 善道,察纳雅言 (询问 )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
3、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B通过老师的教育,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D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水平。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是老太太冤枉小伙骑车撞到了自己,还是小伙子所坚称的好心帮扶老太太? 一时间,双方各执一词, 莫衷一是 ,引起了很多过路人的围观。 “勤学好问 ”是提高学习成绩的 不二法门 。 C全球地震频繁,日本海啸和核危机又起 ,让所有的科幻电影中的恐怖镜头都相形见绌 。 D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
4、借鉴, 重蹈覆辙 ,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答案: D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言行相顾断章取义强聒不舍心无旁骛 B神情恍忽荡然无存花团锦簇棱角分明 C铬尽职守自之知明恼羞成怒重蹈覆辙 D一 g黄 土涕泗横流怒不可遏歇斯底理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17分 ) 给巴雷特夫人一个 A 卡瑞娜 斯诺 我上九年级时,在一次世界历史课上,老师巴雷特夫人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新作业,她要把全班同学分组,每四个人一组,每一组都要围绕我们正在学习的世界文化做一份报纸。 巴雷特夫人让我们将各自希望与之分为一组的同学的名字写在纸上。我和米茜同桌,她是班上最好的学
5、生之一,我将三个同学的名字写好后,交给了巴雷特夫人。巴雷特夫人说,她会好好考虑我们所选择的同学,在第二天公布分组的结果。我毫不怀疑地认为将会和我 选择的同学分为一组。全班只有少数几个同学深得人心,为人处世大方得体,米茜就是其中之一,我选择她和我一组,我知道,她也选择了我。 第二天,我盼望着早点儿上课。上课铃响后,当巴雷特夫人让大家安静的时候,我和米茜停止了交谈。巴雷特夫人开始宣读名单。当她宣布第三组的名单时,念到了米茜的名字。 “那么,我是在第三组了 ”我想。接着,她念了那一组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个组员的名字,其中却没有我的名字。我想,巴雷特夫人肯定是弄错了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我的名字,那是
6、在最后一组 :“莫若、朱莉特、雷切尔、卡瑞娜。 ”我能感觉到眼泪 正从眼眶中涌出,我如何面对被分在这一组的事实呢 那个男孩莫若几乎不会说英语,女孩朱莉特整天哭丧着脸,另一个女孩雷切尔穿的衣服古里古怪。噢,我多想和我的朋友在一组啊 ! 当我向巴雷特夫人走去时,我努力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巴雷特夫人看着我,显然,她已经知道我为什么去找她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说服她把我分到 “好学生 ”一组里。 “为什么 ”我开口说。巴雷特夫人将手轻轻地放在我的肩膀上。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卡瑞娜。 ”她说, “可是,这一组需要你,我需要你帮助他们将这项作业做及格,只有你能帮助他们。 ”我一下子怔住了,完 全失
7、去了刚才那种想讨个说法的理直气壮 。 “你愿意帮助他们吗 ”她问。我挺直了身子。“是的。 ”我回答,我不相信这话是出自我的口,但这是事实。我已经答应了。当我毅然走向我那一组时,我能听到我的朋友们发出的笑声。我在位置上坐下来,我们开始做作业,报纸是按照类别来分栏目的,我们做了研究。 那个星期过了还不到一半,我就发现自己喜欢和这三个 “差生 ”相处了。和他们在一起无需伪装 我越来越希望能了解他们了。我发现莫若一直在努力学习英语,我还发现他缺少朋友 ;朱莉特也很孤独,因为同学们都不明白她为什么整天哭丧着脸,而我已经在和 她的短暂相处中,了解到那是因为她爸爸酗酒,她一直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缘故 ;雷切尔
8、要求做时尚栏目,因为她想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她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主意。其实,他们不是差生,同学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没有努力去理解他们 除了巴雷特夫人。巴雷特夫人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先见之明和体贴入微的心思,擅于将潜力从她的学生身上挖掘出来。 如今,我既想不起我们那份报纸的标题,也想不起我们写的是哪一方面的世界文化,但那个星期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我有机会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也有机会发现自己身上的潜质。在之后的岁月里,那份潜质一 直激励着我。我还懂得了:我们看起来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潜质,并将它挖掘出来。 那个学期结束后,我们四个人每次相遇时,仍然会相互友好地打招呼,而我
9、也总是很高兴看到他们。那次作业,巴雷特夫人给我们的成绩是 A。反过来,如果要我们给老师打分的话,我认为也应该给巴雷特夫人一个 A,这是她应得的成绩。 【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 ) 【小题 2】在巴雷特夫人的引导下,作者发现了自己身上的潜质。请说出那份潜质的内涵。 (4分 ) 【小题 3】 “给巴雷特夫人一个 A”,作者为什么认为 “这是她应得的成绩 ”? (3分 ) 【小题 4】 “我一下子怔住了,完全失去了刚才那种想讨个说法的理直气壮。 ”请根据语境,描写出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 (3分 ) 【小题 5】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班级里也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同学,读完本文,请
10、说说怎样才能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4分 ) 答案: 【小题 1】通过班级分组学习的活动,巴雷特夫人教 “我 ”学会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同时挖掘出自己身上的潜质。 【小题 2】乐于助人的精神和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小题 3】因为巴雷特夫人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先见之明 和体贴入微的心思,擅于将潜力从她的学生身上挖掘出来。 【小题 4】示例:原来老师把我分配在这一组是让我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啊,我怎么一点都没想到呢?先前一心一意只考虑自己的得失,是多么令人羞愧啊。(意思对即可) 【小题 5】扣住 “真诚相待、沟通理解、互助帮助、团结合作 ”等答题,至少能说出两点且表达通顺即可。
11、【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阅读全文,把握关键词语,可以采取 “巴雷特夫人,教会了我做什么 ”的句式来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试题分析:在第 1小题回答的基础上,基础把教会了我做什么具体化,关键是我学会了什么,写出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试题分析:细读文章可以得出巴雷特夫人教会了 “我 ”学会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同时挖掘出自己身上的潜质,所以,我要给他 A。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试题分析:根据语境进行分析,可以得出,
12、这是老师让我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我没有想到。意思对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试题分析 :答案:不唯一,通过学习本文,围绕 “真诚相待、沟通理解、互助帮助、团结合作 ”回答问题即可,至少要回答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9分) 读书惟 “勤奋 ”二字 冯其庸 谈起读书,我觉得无非是 “勤奋 ”二字。勤奋是最为质朴又颠扑不破的读书之道。记得小时候读书,先生要求我们的,不仅是读文章,而且还要背下来。中国文学史上的诸多优秀篇章,小时候但凡花了功夫的,有很多至今都刻在脑子里
13、。也许你要问 :脑子里记住这么多文章有什么用 那么我告诉你 :至 少它能够给你的写作带来灵感。人脑仿佛是一个宝库,多少东西都能装进去,脑子里的东西越多,下笔就越快,写文章就越丰富、越灵动、越容易碰见灵光迸现,左右逢源的情况。古人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破万卷 ”的 “破 ”字,已经告诉了我们,读书不是点到即止,而是需要勤奋,需要下功夫。读书如果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收益是不大的。 我们不仅要勤于读书,还要勤于实践。求之于书,证之于实。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完善知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至理名言。我们不能因为进入了网络社会,很多知识可以方便地从网 上获取
14、,就忽略了行万里路的重要性。我的感受是,很多东西都需要进入到具体的实践调查中,才能去伪存真,才能真正领会与理解。以我自己为例,玄奘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一个人,为了弄清楚他取经之后,到底由哪一条路回来,我 10次赴新疆等地考察。当时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玄奘东归时要到公主堡去 公主堡既非寺庙,也非顺路,他没理由绕远路跑去拜谒。后来在当地牧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公主堡。当地人说,公主堡下才是真正的瓦罕古道 ! 我这才明白,原来玄奘从明铁盖下来时走的其实是这条道,所以必经公主堡,然后到塔什库尔干。而此前,我误将一条 由部队开辟的道路认作 “瓦罕古道 ”了 它与公主堡下的瓦罕古道还远隔着一条大河 !类似的
15、情况,我经历的不少,这也让我更坚信 :实地调查,走万里路,能够让一个人的知识变得更加准确,更加可靠。 【小题 1】作者关于读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 ) 【小题 2】根据第 段表达的基本观点,判断下面两句名言能否作为本段的道理论据,并说明理由。 (4分 ) 名言一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名言二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 【小题 3】第 段中作者讲述自己赴新疆考察的事是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 (3分 ) 答案: 【小题 1】读书惟 “勤奋 ”二字(或:我们不仅要勤于读书,还要勤于实践。) 【小题 2】示例:名言一:不能。因为这句话说的是读书不在于一时
16、的刻苦,强调读书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不切合本段读书要 “勤奋 ”的观点。名言二:能。 “不厌百回读 ”“熟读精思 ”都是强调读书要勤奋,要下苦功夫,这正好符合本段读书要勤奋的观点。 【小题 3】举例论证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人们:很多东西都需要进入到具体的实践调查中,才能去伪存真,才能真正领会与理解。(或我们不仅要勤于读书,还要勤于实践。求之于书,证之于实,在实践中检验 知识、完善知识。)(或实地调查,走万里路,能够让一个人的知识变得更加准确,更加可靠。) 【小题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理解和定位,论点一般是指题目或者中间某句,其作用在结构上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论点就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福建省 武夷山 初三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