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2014年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3.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同步]2014年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3.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2014年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3.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同步 2014年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 3.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2015 河南一模)如图 - 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 只存在于动物细胞 B若图中 为免疫活性物质,则 过程发生在内质网 C若 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 这类物质只存在于动物细胞 D若 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则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糖类是由 C、 H、 O 组成;脂质是由 C、 H、O构成,有些含有 N、 P;蛋白质是由 C、 H、 O、 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 S;核酸是由 C、 H、 O
2、、 N、 P元素构成 2、 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由 C、 H、 O、 N四种元素构成, 是氨基酸,形成的多聚体 为蛋白质; 的组成元素是 C、 H、 O、 N、 P,可能是 ATP、磷脂、核苷酸或核酸; 和 的组成元素只有 C、 H、 O, 是葡萄糖, 是多糖, 可能为脂质 解: A、若 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 分别是肝糖原和肌糖原,而 葡萄糖不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也可存在于植物细胞, A错误; B、若 是免疫活性物质,则 是分泌蛋白, 是氨基酸 , 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B错误; C、若 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 是脂肪,植物细胞如花生种子的细胞中也有脂肪, C错误; D、若
3、是细胞膜主要成分, 是磷脂分子,没有物种的特异性,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 2014 合肥一模)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 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 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蛙的红细胞 人体浆细胞 乳酸菌细胞 酵母菌细胞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1、 乳酸菌属于原核细胞, 都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
4、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此外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无膜细胞器,因此原核细胞所含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 2、浆细胞能分泌大量的抗体,因此其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多,膜面积大 解:细胞中生物膜越多,则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越大,反之越少 ( 1) 乳酸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其所含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所以比值最小; ( 2) 都是真核细胞,具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但由于 浆细胞分泌能力强,细胞中相关细胞器膜面积大,所以比值最大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生物膜系统的概念;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
5、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原核细胞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识记细胞结构和功能,明确浆细胞具有较强的分泌功 能,细胞中的膜结构多,膜面积大 ( 2014 嘉兴一模)下列有关肝细胞的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有氧化酒精的酶 B电子传递链有关的蛋白质复合体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 C肝脏移植中的配型主要是检测质膜表面 MHC的相似性 D质膜上的膜蛋白比磷脂分子更容易移动,以便完成各自功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生物膜的组成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回忆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及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 A、与肝脏解酒精的功
6、能相适应,人肝脏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有氧化酒精的酶, A正确; B、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是第三阶段, 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与此功能相适应,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与电子传递链有关的蛋白质复合体, B正确; C、肝脏移植配型主要是检测质膜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相似性,即 MHC的相似性, C正确; D、质膜上的磷脂分子比蛋白质分子更容易移动, 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免疫调节,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对于细胞的结构 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 2014 乌鲁木齐一模)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
7、结构,其中 a和 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 、 和 的种类均不同 B人体膝跳反射活动的实现,与 有关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 和 的运动速度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是糖被,由蛋白质和多糖链组成, 是磷脂双分子层, 是蛋白质, a物质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b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解: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蛋白质和糖蛋白的种类不同,磷脂种类相同, A错误; B、人体膝跳反射活动的实现,神经递质的传递与 糖蛋白有关, B正确; C、
8、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 和 的运动速度, C正确;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D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特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 2014 葫芦岛一模)下列学实验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多种细胞器 B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 C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验证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D利用数学模型描述 F1( Aa)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 答案: C 试题分析:不同细胞器的比重和沉降系数不同,因此可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多种细胞器,
9、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就快,因此可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各种色素利用数学模型描述 F1( Aa)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 解: A、不同细胞器的比重和沉降系数不同,因此可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多种细胞器, A正确; B、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就快,因此可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各种色素, B正确; C、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细胞膜的成分最初认识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成分的提取和鉴定得出的, C错误; D、利用数学模型描述 F1( Aa)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 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有关生物实验方
10、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 “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 2014 浙江一模)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B 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C细胞都能分裂、分化、衰老、凋亡 D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 “机器 ”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的 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属于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均能发生衰老和凋亡;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均能发生分化;但是不是所有细胞均能发
11、生分裂 在体内根据细胞的分裂能力可把它们分为三类: 增殖细胞群,如造血干细胞,表皮与胃肠粘膜上皮的干细胞这类细胞始终保持活跃的分裂能力,连续进入细胞周期循环; 不再增殖细胞群,如成熟的红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它们丧失了分裂能力,又称终末细胞( end cell); 暂不增殖细胞群,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它们是分化的,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细 胞,在通常情况下处于 G0期,故又称 G0期细胞在某种刺激下,这些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如肝部分切除术后,剩余的肝细胞迅速分裂 解: A、细胞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其中蛋白质以覆盖、镶嵌、贯穿等方式存在于磷脂
12、双分子层中, A正确; B、 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B正确; C、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属于细胞的正常生命现象,但是不是所有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一般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如:植物的叶肉细胞、动物的血细胞等, C错误;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所有细胞都以核糖体作 为蛋白质合成的 “机器 ”, 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生命历程以及 ATP的生理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考生关键是能够明确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要识记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分裂能力 ( 2014 扬州三模)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对
13、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细胞膜:脂肪、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D中心体:蛋白质、磷脂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的蛋白质和磷脂,其次还含有少量糖类; 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 DNA;核糖体由 RNA和蛋白质组成;中心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解: A、细胞膜的成分中不含有脂肪, A错误; B、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B错误; C、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糖核酸, C正确; D、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不含有磷脂, D错误 故选: C 点评:对于细胞膜和不同细胞器组成成分的区别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4、 ( 2014 东城区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都有磷脂双分子层 C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D都主要由膜蛋白实现功能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在结构和组成成分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 解: A、原核细胞的细胞膜是生物膜, A错误; B、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正确; C、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C正确;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实现, D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把握知识点间
15、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 2014 天津模拟)如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B动物细胞融合与钠、钾离子的进出均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 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 蛋白质的位置
16、: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贡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种类: 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 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3、特殊结构 -糖被: 位置:细胞膜的外表 本质:细 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解: A、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膜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A错误; B、动物细胞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钠、钾离子的进出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错误; 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
17、,不能将信息分子转移, C错误;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细胞膜的特征: 结构 特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特征: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 ( 2014 天津一模)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局部)和细胞中某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 A所示的这类物质在细胞膜上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 能作为载体蛋白,起物质运输作用 能作为酶,催化发生在膜上
18、的化学反应 能作为受体,接受膜表面的化学信息 能作为细胞表面的标志,被其他细胞识别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知识 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 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贡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种类: 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 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3、特殊结构 -糖被: 位置:细胞膜的外表 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步 2014 年沪科版 高中生物 一册 第三 3.1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