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大丰市万盈二中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大丰市万盈二中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大丰市万盈二中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大丰市万盈二中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 “风伯御风,雨师行雨 ”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 A牧野 B长平 C涿鹿 D城濮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炎黄大战蚩尤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炎帝和皇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当时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方由强大的蚩尤部落,两个部落在逐鹿一战中炎黄大败蚩尤,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炎黄大战蚩尤 林 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 16
2、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 ” 。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 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B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独立宣言内容与特点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宣告美国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 B符合题意。 “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出自权利法案,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出自人权宣言,“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出自美国 17
3、87年宪法,排除 ACD,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独立宣言、权利法案、人权宣言 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反复性中,可以得出的重要启示是( ) A资产阶级的革 命条件不成熟 B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加革命 C封建势力不如资本主义势力强大 D新旧社会制度的更迭需要经过长期斗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的准确认识,由已学知识可知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据此结合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过程可以得出新旧制度的更迭是需要经过长期斗争,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
4、级上册 步入近代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初三( 1)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右图是他们列出的研究提 纲。该研究的主题应( ) A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B法国近代政治 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准确识记,依据图片中 “废藩置县 ”“采用欧美学制 ”“自上资本主义道路 ”可以判断出研究的主题应该是日本明治维新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世纪 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政治上明治政府强制实行 “版籍奉还 ”、 “废藩置县 ”政策,将日本划分为 3府 72县,建立中
5、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拥有无限权力;教育上采用欧美的学制,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日本明治维新 单元学习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如果把 “俄国农奴制改革 ”、 “日本明治维新 ”和 “美国南北战争 ”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你认为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 A走进近代社会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C开启民主进程 D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俄国、日本、美国的改革与战争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
6、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俄国的 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在改革后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 “脱亚入欧 ”,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据此分析可以归纳出三者使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 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南北战争、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 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进行 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都取得了成效 目的是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A B
7、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都在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下对 经济发展做出的一些调整,都缓解了危机,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在农业政策上都主张国家对农业进行干预或调节,以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据此分析可知 均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是说: “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
8、子给烧了。 “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改革是( )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邓小平改革 D罗斯福新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准确认识,材料中 “太冷了 ”喻指苏联斯大林模式给社会的影响,急需改革, “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 ”指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但是结果 “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 ”喻指苏联的解题,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回答 “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 ”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大多数
9、俄罗斯人不想恢复 “过去的苏联 ”,主要原因是苏联( ) A 综合国力不强 B忽视科技文化的发展 C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D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模式的准确理解,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斯大林模式下,僵化的体制使社会经济发展、个人生活等都被纳入 “计划 ”之中,造成了苏联社会缺乏活力,后来的改革没有取得效果,最终导致苏联的解题,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斯大林模式 有数据显示: 1973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比利时的出口额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0%、 28%和近 50%,美国和日本分别为 7%和 13%,导致
10、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和日本遭到二战的重创 B欧洲一直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援助 C欧元的启用推动了经济一体化 D欧共体成立后,各成员国逐步取消关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欧共体的相关史实, “1973年 ”是解题的关键, “法国、联邦德国和比利时 ”均是欧共体的成员国,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65年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其宗旨是取消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据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欧共体 右面地图展示了当今世界某一热点地区,之所以动荡不安,因素有( ) 战略
11、位置 历史遗留问题 宗教问题 大国介入问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巴以问题的准确认识,由图片中 “巴勒斯坦 ”“以色列 ”等信息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世界热点问题是巴以问题,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列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此长期角逐,大国的介入以及这一地区的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矛盾更加复杂,据此分析可知 均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动荡的中东地区 巴以问题产生的原因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 “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 革。德国、
12、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这表明( ) A两极格局形成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D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当前世界格局变化的准确认识,材料中 “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 ”反映了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不断崛起,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符合题意, ABD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如图,大家一定熟悉这个小企鹅,它是 QQ标志,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据统计,这主要归功
13、于( ) A电话的广泛使用 B无线电的开通 C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D无线电报的应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互联网的准确认识,由已学知识可知 QQ标志的小企鹅是通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集游戏、娱乐、聊天的软件,它是互联网发展的结果,据此分析可知这主要归功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互联网 右图为 “三角贸易 ”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 “三角贸易 ”经过的四个洲。在三角贸易中,获得惊人财富的洲是:( )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欧洲) D (非洲)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贸易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6世纪
14、开始的 “黑三角贸易 ”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 “中央航路 ”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为欧洲聚敛了大量财富,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繁荣,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册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三角贸易度 “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 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引文中的 “新大国 ”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 D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
15、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依据 “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 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可以判断出 “新大国 ”是英国,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7世纪的英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鼓吹君权神授,英国的封建专制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阻碍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的发展,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 A夏 B唐 C周 D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题干中 “中国第
16、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指的是秦朝,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相继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据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秦王扫六合 秦朝的建立 下列关于公元前 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 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相关史实,题干中 “公元前 210 年 ”是秦朝时期,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修筑 长城、应
17、征去戍边等都可能发生在秦朝,由于秦朝繁重得分赋税,所以在秦朝虽然收入较高,但是依然会挨饿,据此 ABD均符合史实,由于在秦朝实施焚书坑儒,不可能在街上看诸子散文, C的表述不合史实,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伐无道,诛暴秦 ” 焚书坑儒 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这个 “他 ”是指( ) A秦始皇 B乾隆帝 C唐太宗 D汉武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的相关史实,依据题干中 “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 ”且 “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可以判断出是汉朝,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 大丰市 万盈二中 九年级 下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