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gu( )火 q祷( ) jun恋( ) 失魂落 p( ) 答案:篝 祈 眷 魄( 1个字一分) 试题分析:第一个字篝和第三个汉字眷为笔画较多的字,第二个汉字祈则是偏旁易写错的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文下注解中及课后 “读一读,写一写 ”里面出现的汉字,一定要把总是写错的、易错的字积累不来,接近考试时还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改正病句( 2分) ( 1)文汇报、妇联、卫生局等
2、6个单位,日前联合举办评选 “优秀护士 ”。 (2)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修改意见: (1) (2) 答案: 句末加 “的活动 ” “胜败 ”改为 “胜利 ”或在 “齐心协力 ”前加 “是否 ”( 1句 1分) 试题分析:第一个句子成分残缺, “评选 ”这个动词没有对象。 应加上宾语。第二个句子前面是 “胜败 ”,后面是 “齐心协力 ”,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应将前后一致起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
3、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选择题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他一会儿看小说,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玩电脑,一晚上都 马不停蹄 ,忽东忽西。 B李明同学学习一向刻苦认真,每天的作业总是 苦心孤诣 地深入钻研,保质保量地完成。 C目前拖欠农民工薪水现象 蔚然成风 ,以至于温家宝总理亲自为农民工讨工资。 D旅游胜地阳朔,风景如画,外地游客 纷至沓来 ,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答案: D 试题
4、分析: A“马不停蹄 ”本义是马不停止跑动。比喻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一般指做某一件事。本句中的 “他 ”却一会儿做这事,一会儿做那事。词义和语境不和; B“苦心孤诣 ”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此句中写李明同学则用词过大。 C蔚然成风指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此句中用错了语境,前面的 “拖欠农民工薪水现象 ”不是一种好的风气。 D项中的 “纷至沓来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成语,包括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是考 查的重点。对于这些词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平时要在积累
5、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要进行比较积累。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 。 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 ”可知, 句应排在首位,因为它指出了一种社会现象。紧接着是 句,因为该句承接 “表现自己 ”发表议论。 中肯定是四句在前,因为 中 “不过 ”与 句相连,语意通顺; 句中的 “况且 ”是对“
6、 句的进一步阐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点评: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除了平时在阅读中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句意理解外,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判断哪些句子必须相连, 哪个句子是首句,哪个是尾句。这样做起题来就有轻松有趣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14分 ) 父亲的拥抱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北京开会。 他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事业有成,爱好写作,我们都很羡慕他。但是他说,他有一个不听话的儿子,儿子十八岁了,学习不好,打架斗殴,而且从来不和他
7、进行交流。一路上,他说的都是他儿子的不好。 但我知道,他的儿子就在北京,在一家体校里学习武术,他说,没有办法了,只好选择一个他喜欢的东西让他学习,他一直说自己的儿子大脑简单四肢发达,还说自己常常对他拳打脚踢, 甚至,他觉得儿子不是他的儿子,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骄傲。他就这样不停地说自己儿子的缺点,到最后,我都认为他儿子就是一个 “孺子不可教 ”的男孩了。 开完了会,我们要往回走,他问我: “你不想在北京转转? ” 那时已经下午了,我们赶回去天也差不多应该黑了,何况,我不想一个人逛商场。 “商场好多名牌都打折呢,你们女孩子不是最爱逛商场吗? ”他一直劝我。 我不明白他什么意思,司机开着车在北京兜着
8、圈子,我看着反光镜中他平静的脸,不知道他为什么一直坚持让我去逛商场?突然,我一下子明白了, 。 我说: “我们去看看你儿子吧 ,既然到了北京,看看他有什么需要的? ” “看他做什么? ”他还嘴硬着, “反正他又不想见我。他最烦我了。 ” 他的司机说话了: “老总,你说得可不对,前几天孩子还给嫂子发了一条短信,在短信中嘱咐你少喝酒呢,嫂子念给你听的时候我看你挺高兴的。 ” 他嘴软了,还是坚持, “他小子从来不给我打电话发短信。 ” “去吧去吧。 ”我说, “我也想看看他。 ”其实,我是要给他一个台阶下。 他掏出手机,给他儿子打电话,用很严厉的口气说: “你出来一下,在大门口等我,我有点东西给你。
9、 ” “东西? ”我没看到他有什么东西啊?接着,他把自己西服上 的领带解了下来,然后回头说: “我儿子十八了,也是个大人,给他条领带如何? ” 我笑了,此时,他在我面前像个没主意的孩子。 终于到了,早早地就看到校门口有一个在风中站着的少年,又瘦又高的。 车到了门口,他下来,走向儿子,儿子低着头,像犯了什么错 ,突然,他做了一个让我们都想象不到的动作,他过去,拥抱了他的儿子一下,然后把领带给了他! 然后他转身上车,说: “走! ” 回过头,我看到站在风中的儿子泪流满面,他没有回头,但从反光镜中,我看到他的眼角流出了眼泪。他不好意思了,呆了好久对我说,其实,他小时候和他儿子一样不听话。 我没有笑他
10、,假装没看到他流眼泪。我知道,那个父亲的拥抱,胜过了所有的万语千言。 雪小禅精品阅读 【小题 1】父亲在路途中一直在不停地说儿子的缺点,你怎样理解这一点?( 2分) 【小题 2】根据上下文,在选文中第 段横线上填补两句适当的句子。( 2分) 【小题 3】结合全文分析,第 段儿子即将面对父亲,为什么 “低着头,像犯了什么错 ”?( 3分) 【小题 4】第 段中写到了父子两人流泪,试揣摩父子二人此时的心情。( 4 分) 【小题 5】选文结尾写道 “那个父亲的拥抱,胜过了所有的万语千言 ”,结合全文分析一下父亲想通过这个拥抱表 达哪些意思。( 3分) 答案: 【小题 1】父亲一直不停地说儿子其实正是
11、父亲惦念儿子、思念儿子的表现( 1分),说儿子的缺点其实也是恨铁不成钢,是父爱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 1分)。 【小题 1】他的儿子在北京!( 1分)他要去看他儿子,可是,他又不好意思开口!( 1分)大意对就可得分。 【小题 1】因为选文第 段父亲 “还说自己常常对他拳打脚踢,甚至,他觉得儿子不是他的儿子,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骄傲 ”,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严厉、粗暴、对儿子期望比较高的父亲( 2分)。儿子的表现正是对上文父亲的话的照应。( 1分) 【小题 1】儿子:对父亲拥抱和礼物的感动、激动( 1分),也有父亲认可自己成人、找回父子间亲情感觉的喜悦( 1分)。父亲:对儿子长大懂事的欣慰,见
12、到儿子的喜悦,( 1分)也有对儿子的想念和不舍( 1分)。 【小题 1】表达对儿子的思念、牵挂之情( 1分),对儿子懂得关心父母的欣慰之情( 1分),对儿子过去的理解和宽容,对儿子的祝福(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表面上看是在 “说儿子的缺点 ”,但根据全文内容和主题来看,这个父亲的内心还是爱儿子、挂念儿子的,儿子虽然让他操心,但他口头上说不去看儿子,实则内心很想去,最终还是去看了儿子, 送给他领带,并给了他一个让自己和儿子都很感动的 “拥抱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 “父亲一路上说儿子 ”其实也是挂念儿子的表现,同时他希望儿子能成长为让他骄傲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
13、把握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局部内容,同样离不开全篇。在分析理解时,一定要把某段某部分放到整篇文章中,结合全篇的内容、主题加以理解。所谓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也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 【小题 1】试题分析:此空是要求填写人物 “我 ”的心理活动。根据下文 “我们去看看你儿子吧,既 然到了北京,看看他有什么需要的? ”“我 ” 建议 “他 ”去看儿子的语言,可以肯定上句中有相关的心理内容。根据上文中 “他的儿子就在北京,在一家体校里学习武术 ”“他问我: 你不想在北京转转? ”等可知,他不想离开直接离开北京,但不好意思说明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14、对文章内容的揣摩能力。 点评:根据上下文补充文章内容的题目,一定注意故事的前因后果。根据文章前后的介绍和故事的发展情况找到补充的依据。补充最基本的要求是合理、使文章顺畅,即能使此后故事的发展顺理成章。 【小题 1】试题分析: “低着头,像是犯了什么错 ”因为儿 子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没有达到父亲的要求,令父亲失望了。印证了前文所说的 “常常对他拳打脚踢,甚至,他觉得儿子不是他的儿子,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骄傲 ”的说法。 “低头 ”表明了儿子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都是其内心活动的表现,回答人物言行、表情等的原因时,要从原文中找到相
15、应的依据,揣摩出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那么原因也就不难回答了。 【小题 1】试题分析: “父子二人 ”因此要对两人的心情分别揣摩,它们共同点是 “流泪 ”,根据上下文内容可知,父亲流泪主要是 见到儿子的喜悦与离开儿子的不舍,儿子流泪主要对一向不认可自己的父亲这次来看望自己并送给礼物和拥抱的喜悦与激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情感的揣摩能力。 点评:揣摩人物情感、理解文章内容时,要结合上下文内容,联系人物的言行等做综合的分析。因为人物的心理往往会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因此借助这些描写,结合故事情节往往可以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小题 1】试题分析:父亲没有对儿子说
16、任何话,只做了一个拥抱,但这个拥抱的含义是丰富的。在这个拥抱中,既有对儿子牵挂之情的表达,也有对 “低着头像是 认错似的 ”儿子的宽容,还有对儿子发短信嘱咐他少喝酒及儿子 “在风中站着 ”等候父亲等懂事行力的的欣慰之情。总之,这一个拥抱表达了对儿子的牵挂、认可及见到儿子的喜悦等情感。这样揣摩之后,再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情感的揣摩能力。 点评:揣摩人物情感、理解文章内容时,要结合上下文内容,联系人物的言行等做综合的分析。因为人物的心理往往会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因此借助这些描写,结合故事情节往往可以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本题即要求通过人物
17、的动作来揣摩人物心情的。 阅读 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11分) 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 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 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
18、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 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 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 “能源作物 ”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 。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 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
19、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 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 1,000亿加仑(约 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 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 340亿 1,600亿桶原 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 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 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 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 【小题 1】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启东市 东海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