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2016开封一模)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 12 题。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 BC D解析:第 1 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 A 项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 B 项错。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 C 项错。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
2、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 D 项错误。第 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故 D 项正确。答案:1.A 2.D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 34 题。3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2A大气圈 B岩石圈C水圈 D生物圈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当中C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控制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解析:第 3 题,低碳经济就是要减
3、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本质上就是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第 4 题,图中显示环节是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圈排放碳物质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 D 项正确。答案:3.A 4.D(2017 届浙江联考)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原始大气主要成分包括甲烷、氨、硫化氢、水汽。震旦纪大冰期之后的寒武纪,火山大爆发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地球结束了“雪球”时代,原始生命出现。读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5 “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 )A增加大气中 CO2浓度,起保温作用B破坏臭氧层,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C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D释放巨量热能,直接增加大气温度解析:根据材
4、料, “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增加大气中 CO2浓度,起保温作用,A 项对。破坏臭氧层的气体是氟氯烃,是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气体,B 项错。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与大气增温关系不大,C 项错。释放巨量热能,对直接增加大气温度影响小,D 项错。答案:A(2016北京东城期末)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68 题,36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 BC D7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C水文 D生物8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B整体性C差异性 D开放性解析:第 6 题,图中演示的是湖泊生物的生长、死亡沉积于湖
5、底,导致湖泊萎缩,最终湖泊消失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第 7 题,湖泊演变为陆地的主要原因是湖泊生物的死亡沉积。第 8 题,图中演示的是生物生长对水文的影响,属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6.A 7.D 8.B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回答 910 题。9 “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B缘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410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A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6、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解析:第 9 题,图示地区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又由于此处吹离岸风,风力搬运流沙,故而形成“倒沙入海”的奇景,A 项正确。沿海地区多为沙漠,降水少,河流稀少,输沙量极小,B 项错误;“倒沙入海”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不大,C 项错误;“倒沙入海”不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D 项错误。第 10 题,该处海域受离岸风影响,海水上涌,饵料丰富,鱼类众多,火烈鸟聚集于此便于捕食,C 项正确。该地受上升流影响,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A 项错误;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附近没有雨林,B
7、 项错误;附近浅滩地势低平,可能会被潮水淹没,不利于筑巢,D 项错误。答案:9.A 10.C(2017 届湖南名校联考)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 800 米的低山、丘陵地带随处可见。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据此完成 1112 题。11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B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六 自然地理 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第一 课时 作业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