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Ⅰ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十二语段综合课件.pptx
《(课标Ⅰ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十二语段综合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Ⅰ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十二语段综合课件.pptx(5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十二 语段综合,高考语文 (课标专用),一、(2018课标全国,17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 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 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 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 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 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 ,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 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
2、系统可以将海底微 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 ,并可根据需要 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 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课标卷题组,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在联合国海洋 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 中国人民的贡献。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
3、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 调查。 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 任务。 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 查任务。 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 次的任务。,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
4、,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 轻而易举 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 一目了然 轻而易举 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 一目了然 易如反掌 再接再厉,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经历了任务”搭配不当,应将“经历” 改为“执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语序不当,应将“多个”移至“大陆架”之前。 2.答案 C 本题考查选用句式、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前句“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可知, 括号里面应填写的语句应着重描写这些“不熟悉的人”对“大洋一号”的感觉,排除A、B两 项。再由后文对船上各种实验室的描述可知,D项强调“
5、分辨不出方向”不恰当。 3.答案 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一应俱全:形容一切齐全,应有尽有。应有尽有: 该有的全都有了,形容很齐全。一览无余:一眼看过,便无剩余。形容粗略一看就把事物尽收眼 底。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形容事情极容易办。轻而 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东山再起:借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 继续努力。用排除法,“易如反掌”不能作状语,排除A、D两项。“东山再起”不合语境,排 除C项。,二、(2018课标全国,17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
6、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 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 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 数百年前就 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 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 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 的探索,可谓“剧剧有
7、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 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 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 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二、 1.答案 C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本段材料围绕“戏曲的传承创新”这一话题展 开论述,上文说的是“创新”,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后面宜接“创新精神的缺失”,故可淘 汰
8、A、B两项;此句意在突出缺失创新精神的危害,C项和D项相比较,前者突出“制约”,后者突 出“作用”,故选C项。 2.答案 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无疾而终:常喻指事情没有什 么特别的原因而终止,含有不了了之的意思。寿终正寝:旧时指老死在家中,泛指事物的消亡。 前文中“固守”“只强调复制和模仿”等显然是说戏曲消亡的原因,不能用“无疾而终”。 第二空,对京剧名伶们的成就表达高度的赞美。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垂青史:好的名声 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两者存在着程度差异,后者更能突出成就之高,根据语境,应选“名 垂青史”。第三空,兼容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
9、收保留下来。博采众长:广泛 地采纳各家的长处。“博采众长”强调采纳学习长处,更符合语境中探索创新、超越前人的 需要。第四空,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第四空前后说的是尚小云等大师在艺术上不满足于模仿,力求创新,“照猫画虎”强调模仿,而,非创新,符合语境要求。 3.答案 B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比较四个选项,是否恰当重点要看两处:一是 “眼花缭乱”之前要不要加“令人”,如果不加,眼花缭乱的是“戏曲的创新”,于理不通,而 且平时使用习惯就是“令人眼花缭乱”,故A、D两项属于成分残缺;二是“才能”之前是否 加“这样”,根据关联词语“是而不是”可
10、知,前面的分句已经表述完整,最后一个分 句缺少主语,应用“这样”来指代并总括前面的内容,故选B。,三、(2018课标全国,17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 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 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 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 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 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 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
11、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 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 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 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 的故事出 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12、3分) ( )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三、 1.答案 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 诗文、群众运
13、动等)。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盛大。此处写迁徙的场面,有“雄壮”之意,故选 “波澜壮阔”。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随 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语境中没有“跟着别人、随着潮流”的意 思,故选“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全力以 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宵衣旰食”多用于勤于政务的人,有特定使用对象,所以此处应选 “全力以赴”。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动听。后者 多用于形容“说”,此处修饰对象是“故事”,应选“引人入胜”。 方法技巧 巧辨巧选近义成语 第一,辨
14、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词义侧重点、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 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一个语段涉及多处成语选择的,要巧妙使用肯定法或淘汰法,抓住其中最有把握的一到两组先 确定下来,缩小选择范围;再把其他词语代入语境,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验证。 2.答案 B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前后两个分句都存在搭配不当的毛,二、(2017浙江,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个意义 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
15、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 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 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 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 力的关键所在。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甲 B.乙 C.丙,二、 1.答案 B “付
16、与”应改为“赋予”。 方法技巧 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必须注意三点。第一,准确理解词语含义,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要全面理解语境,为选用合适的词语奠定基础;第三,要注意词语的色彩,包括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等。如“开启”意为“打开;开创”,在本题所给定语境中是合适的。“付与”是指 一般的“交给”,而此处语境所表示的是重大、神圣的“使命”,故应该用表示“交给重大任 务、使命等”的“赋予”。“不管”是表无条件的连词,相当于“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应 该怎么样,用在此处正确。“独一无二”意为“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用来限定独特 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是正确的。 2.答案 B “达到临界
17、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为两个并列的定语,共同修饰“奇点时 刻”,所以二者之间应用顿号;“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之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三、(2017山东,1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 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 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 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 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程
18、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 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 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 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 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肆虐 凋凌 B.集结 昼夜兼程 C.版图 稚嫩 D.嫣然 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席卷 系 扩展 B.笼罩 停 扩展 C.席卷 停 扩充 D.笼罩 系 扩充 3.在文中两处
19、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四、 1.答案 B A.“暄哗”应为“喧哗”。C.“伫”读“zh”。D.“淋漓尽至”应为“淋漓尽 致”。 2.答案 B 优美:美好。幽美:幽静美丽。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 它的滋味。领悟:领会;理解。繁杂:(事情)多而杂乱。是贬义词。繁复:多而复杂。从“烟霞百 里间”“地多灵草木”来看,第一处括号中选用“幽美”比较合适。“徽派建筑之美”只能 与“领略”搭配,“领悟”的对象
20、一般为道理。从语境的感情色彩角度分析,第三处括号中应 选“繁复”。 3.答案 A 顿号(、)应改为逗号(,)。“马头墙”是主语,后面的宾语“骄傲睥睨的表情” “跌宕飞扬的韵致”是对“马头墙”特点的并列阐述,中间停顿短促,因此在它们之间用顿号 是合理的。但下面内容的主语是“屋壁”,与前文的陈述对象不一致,故应停顿较长,用逗号比 较合理。,五、(2015山东,1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洪大/宏大),气势雄伟,但却玲 珑纤巧,别有特色。群山逶迤,阳光扑面而来,俯瞰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的露天体育 馆。无论冬夏,太阳
21、每天都(沿/攀)着湿淋淋、(银闪闪/亮堂堂)、绿油油或金灿灿的梯子,从山 间的水田里爬上来。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犹如 。每块 田池的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入下一层田里。 ,一畦畦平展展,好似神 灵于夜半在山上放置的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整个山谷成了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园 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层层叠叠地铺展开去。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玲珑 群山逶迤 B.俯瞰 金灿灿 C.边缘 层层叠叠 D.椭园 博览会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宏大 沿 亮堂堂 B.宏大 攀 银闪
22、闪 C.洪大 沿 银闪闪 D.洪大 攀 亮堂堂,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节奏均匀的弹拨乐 在梯田里蓄满水 B.弹拨乐的均匀节奏 蓄满水的梯田 C.弹拨乐的均匀节奏 在梯田里蓄满水 D.节奏均匀的弹拨乐 蓄满水的梯田,五、 1.答案 D 园圆。 2.答案 B 洪大:(声音等)大。宏大:巨大,宏伟。可形容事物的规模和人的志愿等。形容梯 田的“规模”,应用“宏大”。沿:介词,顺着(江河、道路或物体的边)。攀:抓住东西向上爬。 “攀”与后面的“梯子”搭配更好。银闪闪:银光闪烁。亮堂堂:形容很亮。“银闪闪”更能 突出日照水田时亮光闪烁的特点,且与后面的“
23、金灿灿”相对。 3.答案 D 第一处横线,“流水声”犹如“弹拨乐”,主宾搭配更恰当。第二处横线所在的 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是“镜子”,据语境可知本体为“蓄满水的梯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如今,“德国制造”显然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而130多年前情况刚好相反。 1886年1月20日,英国调查员发现德国索林根城有上百家“山寨”作坊,大肆仿造英国刀具,并 在刀具上打上“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为了 ,他们先将货品运往英国, 再从英国出口到世界各地。 丑闻曝光后,英国企业家无比愤怒。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 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
24、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在抗议和“白眼”中,很多索林根城的企业倒下了。德国人没有抗议,没有辩解,而是开始彻底 反省:( )他们不再盲目扩大生产,而开始 ,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经久耐用 的产品。 在这场质量斗争中,德国的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一方面,它和诚实守信、敬业守责,三年模拟,A组 20162018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 (时间:55分钟 分值:54分),的民族精神相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大幅提高产业工人待遇。此前,德国工人工资低、工 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很难想象他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
25、还能有 的追求。时至今 日,德国蓝领的收入和白领 。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 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B.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 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C.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 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D.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标 年高 模拟 2019 语文 专题 十二 综合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