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第三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第三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第三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第三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带解析) 选择题 设圆的面积为 S,半径为 R,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是 R的一次函数 B S是 R的正比例函数 C S是 R2的正比例函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函数关系式,从而判断结果 由题意得 ,则 S是 的正比例函数,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点评:一般地,两个变量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 ( k 为常数,且 )的函数,那么 y就叫做 x的正比例函数 如图, OB、 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 s和 t分别表示运动路
2、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 甲让乙先跑 12米; 甲的速度比乙快 1.5米 /秒; 8秒钟内,乙在甲前面; 8 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形可以得出乙比甲先跑了 12米,甲的速度比乙快 1.5米 /秒,8秒钟内,乙在甲前面, 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 由图形, t=0时,甲在乙前边 12米,即甲让乙先跑 12米,故 正确; 当 t=8秒 时,甲追上了乙,所以甲的速度比乙快 128=1.5米 /秒,故 正确; 8秒钟内, AB在 OB的上面,即可知乙在甲前面,故 正确; 8秒钟后, AB在 OB的下面,即可知甲超过了
3、乙,故 正确 故选择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图象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 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右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BC、 BD 为折痕,则 CBD的度数为( ) A、 60 B、 75 C、 90 D、 95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 ABC= ABC, EBD= EBD,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有 ABC+ ABC+ EBD+ EBD=180,易得 ABC+ EBD=90,即可得到结果 一张长方形纸片沿 BC、 BD 折叠
4、, ABC= ABC, EBD= EBD, 而 ABC+ ABC+ EBD+ EBD=180, ABC+ EBD= =90, 即 CBD=90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角的定义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ABC 的三边 AB、 BC、 CA长分别是 20、 30、 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 ABC 分为三个三角形,则 S ABOS BCOS CAO 等于( ) A 111 B 123 C 234 D 345 答案: C 试题分析:首先过点 O,作 OD AB于 D,作 OE AC 于 E,作 OF BC 于 F,由点
5、 O 是 ABC 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OD=OE=OF,继而可得 : : =AB: BC: CA,则可求得答案: 过点 O,作 OD AB于 D,作 OE AC 于 E,作 OF BC 于 F, 点 O 是 ABC 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OD=OE=OF, , , , AB=20, BC=30, CA=40, : : =AB: BC: CA =20: 30: 40=2: 3: 4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下图是一次函数 y=mx
6、+n与正比例函数 y= mnx( m、 n为常数,且 mn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正确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 m、 n的取值,分别判断出两个函数图象所过的象限,要注意分类讨论 当 时, 同号, 的图象过一、三象限, 同正时, 的图象过一、二、三象限, 同负时, 的图象过二、三、四象限; 当 时, 异号, 的图象过二、四象限, 时, 的图象过一、三、四象限, 时, 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 故 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 的图象有四种情况: 当 时,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 时,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
7、 时,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 时,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如图, 1, 2, 3, 4,恒满足的关系式是( ) . A 1 2= 3 4 B 1 2= 4- 3 C 1 4= 2 3 D 1 4= 2- 3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 5= 3 4, 2= 1 5,即可得到结论。 由图可知 5= 3 4, 2= 1 5, 则 2= 1 3 4,可得 1 4= 2- 3,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B C D答
8、案: D 试题分析: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叫做算术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A、 , B、 没有意义, C、 无法化简,故错误; D、 ,本选项正确 .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算术平 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即可完成。 如图,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答案: A 试题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依次计算出各个角的度数,即可判断结果。 EBC= ECB , BE=CE即 EBC 为等腰三角形, AEB= DEC , A= D , A
9、BE= DCE , ABC= DCB , A= ABC , A= AEB , DCE= D , D= DCB, ABC、 ABE、 DEC、 DCB为等腰三角形,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有两个角相等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下列图形中: 角, 正方形, 梯形, 圆, 菱形, 平行四边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完
10、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角, 正方形, 圆, 菱形共 4个,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完成。 填空题 数学家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实数对( a, b)进入其中时, 会得到一个新的实数: 例如把( 3, -2)放入其中,就会得到 32+( -2)+1=8 现将实数对( -2, 3)放入其中得到实数 m,再将实数对( m, 1)放入其中后,得到的实数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把实数对( -2, 3)放入其中得到实数 m,解出 m的值,即可求出把( 8, 1)放入其中到的实数 实数对
11、( -2, 3)放入得 ,即 , 再将实数对( m, 1)即( 8, 1)放入其中后得到的实数是 将实数对( m, 1)放入其中后,得到的实数是 66 考点: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按照题中所给的关系式进行计算时,需计算两次才可解决问题 直线 y=2x 5与直线 y= x+5都经过 y轴上的同一点 _ 答案:( 0, 5) 试题分析:联立 y=2x 5与 y= x+5组成方程组,即可解得结果。 由题意得 ,解得 , 则直线 y=2x 5与直线 y= x+5都经过 y轴上的同一点( 0, 5) .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征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函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安徽 铜陵 第三中学 年级 第二次 月考 数学试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