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4分) 每逢佳节,位于江苏扬州 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 h心地带的东关街便灯如海、人如潮。仅有 1122米长的东关街往往会 yng进近 10万人次的游客和市民。他们或赏花灯,或品扬州特色小吃,或 gung沿街的特色小店,感受着古城扬州节日的热闹气息和文化 yn味。 答案:核 涌 逛 韵 试题分析:这几个字都有同音这形似字,要注意区别。 “核 ”,本指果实中间坚硬能附着果肉的部位,意为 “中心重要部分 ”;人多得像水冲过来,所以是三点水的 “涌 ”;在街上进入小店,
2、是人的行为,所以是 “起之 ”底的 “逛 ”,形容有美感的味道,所以是 “韵 ”。 考点:汉字字形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文意明确,且都是常用字。本题拟题很好,将判别汉字字形放在文段中考查,有相关的语境,便于学生辨识,也让学生了解这些汉字的含义,学会使用。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窘 迫( jing) 矫 健( jio) 风 靡 ( m)脑 畔 ( pn) B 顷 刻 (qng)参 天( cn) 矗 立( zh)对 峙 ( zh) C 脊 梁 (j)镌 刻( jun) 屏 气( bng) 汲 取( j) D袅 娜 (nu)舷 窗 (xun)嫉 妒( j)勉 强
3、 (qing)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中 “靡 ”读 m, B项中 “参 ”读 cn, D项中 “嫉 ”读 j。 C项正确。 考点:汉字拼音辨识 点评:本题有难度,各项中的拼音不好判断。掌握拼音知识,非一日之功,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点滴积累,注意识记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汉字拼音,在阅读中做到随时查对。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 课文内容的表述, 有错误 的一项是( 3分) A童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本文通过对外祖母形象的描绘,表现了外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抒发了 “我 ”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B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在写浮雕时,用了由东到南到西到北的顺序,这个空间顺序实际上是由浮雕的内
4、容决定的。 C月迹按照 “盼月亮 ”“ 寻月亮 ”“ 议月亮 ”的顺序展开。文章所写的“月迹 ”,既是月亮运行之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 D鲁迅在他的一面一文中,善于抓住人物 “瘦 ”的特征,突出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答案: D 试题分析: D错,鲁迅虽然有进步的思想,并在当时不是 “革命派 ”,没有从事“革命事业 ”,鲁迅的 “瘦 ”是缘于生活的艰苦与创作的艰辛。 考点:文学知识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学生熟悉的文学知识,易于判断。平时阅读文学作品,对作品的内容和相关信息要注意记忆,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一方面积累写作的材料。 依次填入横线处 最恰当 的一组是(
5、 3分) 扬州古城保护和利用的 12个字原则: 、 、扬其韵、铸其魂。 “不与人家比高楼、比规模、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精致、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 ”扬州对古城的成功保护,源自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发展思路。这种 、 的 “扬州理念 ”,早已植入扬州人的心中。 美其颜 护其貌 保护与利用 改造与复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前二空,从事理上分析,应该是先 “保护 ”再 “美化 ”,后两空一样的道理,只有 “保护 ”了才谈得上 “改造 ”,只有 “利用 ”好,才谈得上 “复兴 ”,所以答案:为 C。 考点:语句连贯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但要细心观察,找到相关的信息点。语句之间的关系
6、,一表现在结构上,有关联词相连,一是暗含于含义上,有句子中相关的文字信息相联,要注意从这两方面了解语句连贯。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 有误 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部发出关于深入开展 “我的中国梦 ”主题教育活动通知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了 丰富多彩 的主题活动,掀起了中国梦校园文化热潮。 B苹果公司面对中国消费者的投诉不满,不是视而不见就是 充耳不闻 ,直至舆论扣住不放、穷究猛打,中国主流媒体连续刊文加入 “申讨 ”之列,这才正面做出回应。 C面对 突如其来 的 H7N9禽流感疫情,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的职业防护、及时的信息获取、必要的预防接种,是预防型禽流感和其他
7、传染病的关键。 D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 具体而微 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 “美容师 ”,他们应受到尊重。 答案: D 试题分析: D句中 “具体而微 ”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不能形容 “劳动 ”。 考点:成语辩识 点评:本题不难, ABC三句成语正确的使用容易判断,用排除法可选出 D。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平时学习要好好掌握,阅读文 章多记忆成语,尤其是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成语,要辨识成语的意义、写法、适用对象、情感色彩,注重积累,写作时多多使用成语。 下面语段中,表述 没有错误 的一句是( 2分) A与往年不同的是, 2013年扬州的 “烟花三
8、月 ”国际经贸旅游节的主会场街南书屋充满了古典。 B街南书屋国学馆会场两侧的墙壁装饰运用了借景手法,镶嵌了四面古色古香的玻璃。 C会场内总共有近 20盏左右祥云图案的水晶灯,看上去就像一朵朵云彩。 D在街南书屋最富盛名的丛书楼里,让人可以遥想丛书楼当年藏书之丰富,种类之齐全。 答案: B 试题分析: “表述 ”属于判断病句方面的知识。 A 句 “充满了古典 ”动宾搭配不当,“古典 ”是形容词不能做宾语,应该加上中心语 “气氛 ”; C句 “近 20盏左右 ”前后矛盾, “近 ”表示 “少于 ”,而 “左右 ”表示或 “多于 ”或 “少于 ”; D句 “在 里,让人 ” 缺少主语,应该把 “在
9、“里 ”删去或把 “让人 ”改为 “我们 ”。 考点:病句判断 点评:本题不难,都要细心,方可正确判断。判断病句,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因类型)作分析。所以,平时多阅读培养语感是很重要的。 现代文阅读 阅读目送, 完成小题。( 18分) 目 送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
10、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 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 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 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
11、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 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 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 一场,只不过意味着,
12、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11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 “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 子。 ” 12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 “噗噗 ”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
13、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13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14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15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 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 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 16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
14、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小题 1】【整体感知】 根据提示在下表中的 a、 b处填写相关内容。( 4分) 自己生命历程中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 表达的情感 1 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 a 2 b 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 【小题 2】【语言品味】 ( 1)对第 段 “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 交会 ”一句中 “交会 ”一词进行品析。( 3分) (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第 15段划线的句子。( 3分) 赏析: 【小题 3
15、】【感悟升华】 谈谈你对本文题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的理解。( 3分) 【小题 4】【阅读体验】 从文章的选材、情感、语言、表现手法和所蕴含的哲理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收获。( 80-100字)( 5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a、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 b、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一点 2分,共 4分。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 2】( 6分)( 1)( 3分)【示例】 “交会 ”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 1分)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 1分),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 1分)。( 2)( 3分)作者
16、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 1分),再连用两个 “深深 ”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 1分),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 1分)。(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 3】( 3分) 任何亲人只能是 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 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 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 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一点 1分,共 3分;答对三点给满分。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 4】( 5分)【示例】文章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深情的叙述之中。透过作者极富真情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理,让人学会珍惜亲情、珍惜生命,让我们沉静下来,纯粹
17、起来,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人物的具体表现来分析人物的情感, “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 ”“用眼睛跟着他的背 影一寸一寸往前挪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 ”, “贴到 ”“跟着 ”“等候 ”这些描写不一不表现出一各深深的依恋。文章又通过写孩子 “不在意 ”从侧面表现了 “我 ”的失望。 考点:人物情感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中有情节可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人物的情感,一可以依据与人物有关的情节,二可以从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现来理解。人物的情感常常表现于其言谈举止的细微之处,所以阅读文章时也要关注人物描写的细节,作一分析。 【小题 2】 试题
18、分析:要从人物的情感交流上理解。 “交会 ”字面义是 “交错融合 ”的意思,而前面有 “隔空 ”一词双,又突出了母子情感 “交会 ”的不易,令 “我 ”深深期盼而依恋这种 “交会 ”。 考点:语言含义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所表达的人物的情感易于理解。一些文章中的句子或词语有丰富的含义,它能使文章因含蓄而产生美感,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激发读者思考。多多阅读,多多积累语言。 【小题 3】 试题分析:文中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此句出现两次,抓住这句话理解,其实人的一生是孤独的,要珍惜第一次片刻的 “交会 ”。 考点:语言含义理
19、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此句含义 深刻,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文章中表达的含义不确定的句子,必须有一定的思考理解能力才能理解,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多阅读,在阅读要多思考,多分析理解,积累阅读的经验,培养语感。 【小题 4】 试题分析:选一个便于自己理解的角度谈感受,相对而言,文中的 “情感 ”表达要容易理解些,可选择一两例(其实上几小题都是谈这个问题)说明作者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考点:品析文章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 “品析 ”方法不了解,一般只会简单地介绍文章的内容。品析文章,可从几方面来谈:写作方法的运用效果、情节内容的安排技巧、语言风格的 特点、思想情感表达的丰富性。 阅读瘦西湖公园
20、,完成小题。( 15分) 瘦西湖公园位于古城扬州的西北部,总面积 103.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 49.9公顷。瘦西湖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时,因其绕长春岭(即小金山),又称长春湖。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 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 “园林之盛,甲于天下 ”之誉。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 ”,形成了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的盛况。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 -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 “天下西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