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语文(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语文(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语文(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 A卷)语文(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 11分) 为了宣传科技发展的成就,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2013年5月 18日, “重庆市科技活动周 ”在重庆科技馆隆重开幕。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活动周期间,重庆科技馆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大型科普主题展。主办方在会场设置了 H7N9型禽流感专题展板,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咨询;被网友称作 “史上最舒适蜗居 ”的 7平米 “极限居住 ”在活动周与市民见了面;食品安全现场检测,如辣椒面、牛奶、粉条、木耳、蜂蜜等的掺伪鉴别;超市智能购物车展示了自主跟随、商品导购、自主结账等
2、功能;裸眼 3D系列产品展,让市民体验了裸眼 3D视频、电影及游戏等。 材料二:本次科技活动周新命名了 35家重庆市科普基地,包括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酉阳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心、重庆三峡中药科技馆、汽车碰撞安全人员安全体验中心、三峡库区现代柑橘园等。至此,全市共有 72家市级卡片基地。这些市级卡片基地有 56家都免费开放。 材料三:重庆市教委近日提出 “中小学生科技 素质提升计划 ”。要求各学校开齐科学课程。除了科学、物理、化学这些我们熟知的学科之外,还要善于从其他与科技教育相关的课程中发现科技教育因素,比如数学、生物,甚至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科技教育活动,
3、比如科技创新小论文、小制作、小创意作品竞赛等活动。 【小题 1】请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探究科技馆大型科普主题展的特点。( 3分) 【小题 2】请你依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以志愿者小王的身份补出他所说的话。( 2分) 小王:张阿姨,科技活动周开始了,科技馆里的科普展览很值得一看。 张阿姨:一天事情 这么多,哪有闲心去看。 小王:张阿姨,可不是这样的, 。 张阿姨:哦,那还是应该去看看。 【小题 3】请你从材料二提供的五个科普基地中选择一个,为这个科普基地写一条体现其特色的宣传语。(要求:有感召力, 20字以内)( 2分) 科普基地名称: 宣传语: 【小题 4】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概括我市推进
4、青少年科普工作的两条措施。( 4分) 答案: 【小题 1】展览内容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展览突出创新性、参与性、趣味性。 【小题 2】科技馆展示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这次展览还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 活带来的便利。 【小题 3】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亲历水文奇观,感受先人智慧 汽车碰撞安全人员安全体验中心 体验行车安全,感受科技创新 三峡库区现代柑橘园驱者 相约绿色橘园,共享现代科技 【小题 4】建设青少年科普基地,制定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计划。 【小题 1】试题分析:读材料一,主要表现出两方面的内容,从前半部分可知(前三个分号内的内容),展览的内容与人生的生活密切相
5、关,有很多是人们所关心的。后半部分可知,更多的让人们参与到其中,极具趣味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提取概括能力。 点评:通读语段,找出语段中所说 的内容是关于谁(或什么)、什么情况,语段的中心在说啥,然后根据要求组织成切题的答案:。拟答时,题干的最基本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如字数的要求等。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 “那还是应该去看看 ”的交际结果可知,小王应在所说的话中提到了去看科普展览的意义或重要性。 考点: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对于交际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目,注意人称、措辞和说话的语气。 【小题 3】试题分析:所写宣传语要体现每个科普基地的特点,有感召力,还要符合基本的字数要求,
6、不超过 20字。 考点: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点评:语文综合性学 习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要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实践知识并学到更多的知识。另外平时要多关注优秀的板报、墙报、手抄报等,体会它们的优点,汲取人之所长,为我所用。 【小题 4】试题分析:从材料二中可知,措施是建设青少年科普基地并免费开放;从材料三中可知,措施是提出 “中小学生科技素质提升计划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概括的能力。 点评:对于语段,要注意整体感知,抓住语段中的关键信息,能用原句回答的可提取原句,不能提取原句的,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仿照下面划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
7、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 “中国梦 ”催生 “重庆梦 ”,激发 “我的梦 ”。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 中华民族因为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 ;重庆会因为梦想 ;我会因为梦想 。 答案:重庆会因为梦想而在两江环绕中扬帆起航,傲视群雄;我会因为梦想而在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执着前行。 选择题 下列句子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北部的河流,数百年后也可能干 涸 ( h)。 B当它 戛 ( g)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C那条粗 糙 ( co)的干舌头正像砂纸 一样地磨擦着他的两腮。 D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 屑 ( xi)便往往触他之怒。 答案:
8、 B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 “唐宋八大家 ”之一。 B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老舍,著名作家,我们学过的他的作品有济南的冬天秋天。 D杰克 伦敦是美国小说家,他的小说热爱生命讲述了美国西部淘金者的故事。 答案: C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 “飙升 ”态势。 B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历史上那一位一位著名的文学奖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作品。 D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答案
9、: A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傅雷先生 苦心孤诣 ,一部家书,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题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 本色当行 啊! C元宵节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下来, 周而复始 ,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D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 浑身解数 ,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 1。 答案: B 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啜泣缀连气冲斗牛 B猝然翩然地灵人杰 C呵责驻足人生鼎沸 D诘难拮据吹毛求疵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21分)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
10、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后来知道这个中年 女子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有
11、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 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
12、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索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至今还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 乎乎的。 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
13、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 ,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常听有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 (选自做人与处世 2013年第 6期,有删改) 【小题 1】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 “一片雪花 ”中走进了哪些 “温暖 ”?( 4 分) 【小题
14、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4分) ( 1)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 怡然的种种 。 ( 2) 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 最柔软的角落 。 【小题 3】第段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分)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小题 4】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 5分) 【小题 5】文末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
15、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答案: 【小题 1】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 中的孩子;雪地里乡亲们帮助我们拖车;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一种力量 【小题 2】( 1)是指文中给作者带来温暖的人和事(或 “感动作者的人和事 ”)( 2分) ( 2)指作者被感动的心灵深处 【小题 3】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形成对比( 1分),有力地烘托了(衬托出)( 1分)中年女人这一人物形象: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热情似火 【小题 4】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 “雪花 ”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到的、雪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 “温暖 ”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
16、希望等都让作者感到温暖 。 【小题 5】作者赞美雪花( 1分),就是赞美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 3分) 【小题 1】试题分析:首先要审清题目,此题其实是对课文内容的提取、概括。从前向后读文章可知,全文共写了三件事,概括时,要把事情中体现 “温暖 ”的地方强调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从前向后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把所写的几件事中所包含的切题的成分概括出来做答。 【小题 2】试题分析: “怡然的种种 ”指代上文内容,读文章可知,指上文所写的给 “我 ”带来温暖的人物和事情。即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中
17、的孩子,雪地里乡亲们帮助我们拖车; “最柔软的角落 ”指易于被感动的 “心底 ”,即心灵的最深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的原则。 【小题 3】试题分析: “景物描写 ”的作用,结合上下文可知,此处是为了烘托中年妇女热情、乐于助人的形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对描写方法及其效果的掌握情况。 点评:景物描写一般有两方面作用,一是烘托人物,一是推动情节发展。 【小题 4】试题分析:本文题目是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文中写的三件事都与 “雪花 ”有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重庆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