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语文(带解析).doc

    • 资源ID:289895       资源大小:19.3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语文(带解析).doc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 A卷)语文(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 11分) 为了宣传科技发展的成就,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2013年5月 18日, “重庆市科技活动周 ”在重庆科技馆隆重开幕。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活动周期间,重庆科技馆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大型科普主题展。主办方在会场设置了 H7N9型禽流感专题展板,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咨询;被网友称作 “史上最舒适蜗居 ”的 7平米 “极限居住 ”在活动周与市民见了面;食品安全现场检测,如辣椒面、牛奶、粉条、木耳、蜂蜜等的掺伪鉴别;超市智能购物车展示了自主跟随、商品导购、自主结账等

    2、功能;裸眼 3D系列产品展,让市民体验了裸眼 3D视频、电影及游戏等。 材料二:本次科技活动周新命名了 35家重庆市科普基地,包括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酉阳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心、重庆三峡中药科技馆、汽车碰撞安全人员安全体验中心、三峡库区现代柑橘园等。至此,全市共有 72家市级卡片基地。这些市级卡片基地有 56家都免费开放。 材料三:重庆市教委近日提出 “中小学生科技 素质提升计划 ”。要求各学校开齐科学课程。除了科学、物理、化学这些我们熟知的学科之外,还要善于从其他与科技教育相关的课程中发现科技教育因素,比如数学、生物,甚至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科技教育活动,

    3、比如科技创新小论文、小制作、小创意作品竞赛等活动。 【小题 1】请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探究科技馆大型科普主题展的特点。( 3分) 【小题 2】请你依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以志愿者小王的身份补出他所说的话。( 2分) 小王:张阿姨,科技活动周开始了,科技馆里的科普展览很值得一看。 张阿姨:一天事情 这么多,哪有闲心去看。 小王:张阿姨,可不是这样的, 。 张阿姨:哦,那还是应该去看看。 【小题 3】请你从材料二提供的五个科普基地中选择一个,为这个科普基地写一条体现其特色的宣传语。(要求:有感召力, 20字以内)( 2分) 科普基地名称: 宣传语: 【小题 4】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概括我市推进

    4、青少年科普工作的两条措施。( 4分) 答案: 【小题 1】展览内容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展览突出创新性、参与性、趣味性。 【小题 2】科技馆展示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这次展览还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 活带来的便利。 【小题 3】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亲历水文奇观,感受先人智慧 汽车碰撞安全人员安全体验中心 体验行车安全,感受科技创新 三峡库区现代柑橘园驱者 相约绿色橘园,共享现代科技 【小题 4】建设青少年科普基地,制定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计划。 【小题 1】试题分析:读材料一,主要表现出两方面的内容,从前半部分可知(前三个分号内的内容),展览的内容与人生的生活密切相

    5、关,有很多是人们所关心的。后半部分可知,更多的让人们参与到其中,极具趣味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提取概括能力。 点评:通读语段,找出语段中所说 的内容是关于谁(或什么)、什么情况,语段的中心在说啥,然后根据要求组织成切题的答案:。拟答时,题干的最基本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如字数的要求等。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 “那还是应该去看看 ”的交际结果可知,小王应在所说的话中提到了去看科普展览的意义或重要性。 考点: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对于交际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目,注意人称、措辞和说话的语气。 【小题 3】试题分析:所写宣传语要体现每个科普基地的特点,有感召力,还要符合基本的字数要求,

    6、不超过 20字。 考点: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点评:语文综合性学 习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要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实践知识并学到更多的知识。另外平时要多关注优秀的板报、墙报、手抄报等,体会它们的优点,汲取人之所长,为我所用。 【小题 4】试题分析:从材料二中可知,措施是建设青少年科普基地并免费开放;从材料三中可知,措施是提出 “中小学生科技素质提升计划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概括的能力。 点评:对于语段,要注意整体感知,抓住语段中的关键信息,能用原句回答的可提取原句,不能提取原句的,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仿照下面划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

    7、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 “中国梦 ”催生 “重庆梦 ”,激发 “我的梦 ”。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 中华民族因为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 ;重庆会因为梦想 ;我会因为梦想 。 答案:重庆会因为梦想而在两江环绕中扬帆起航,傲视群雄;我会因为梦想而在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执着前行。 选择题 下列句子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北部的河流,数百年后也可能干 涸 ( h)。 B当它 戛 ( g)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C那条粗 糙 ( co)的干舌头正像砂纸 一样地磨擦着他的两腮。 D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 屑 ( xi)便往往触他之怒。 答案:

    8、 B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 “唐宋八大家 ”之一。 B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老舍,著名作家,我们学过的他的作品有济南的冬天秋天。 D杰克 伦敦是美国小说家,他的小说热爱生命讲述了美国西部淘金者的故事。 答案: C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 “飙升 ”态势。 B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历史上那一位一位著名的文学奖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作品。 D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答案

    9、: A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傅雷先生 苦心孤诣 ,一部家书,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题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 本色当行 啊! C元宵节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下来, 周而复始 ,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D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 浑身解数 ,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 1。 答案: B 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啜泣缀连气冲斗牛 B猝然翩然地灵人杰 C呵责驻足人生鼎沸 D诘难拮据吹毛求疵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21分)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

    10、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后来知道这个中年 女子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有

    11、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 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

    12、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索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至今还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 乎乎的。 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

    13、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 ,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常听有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 (选自做人与处世 2013年第 6期,有删改) 【小题 1】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 “一片雪花 ”中走进了哪些 “温暖 ”?( 4 分) 【小题

    14、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4分) ( 1)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 怡然的种种 。 ( 2) 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 最柔软的角落 。 【小题 3】第段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分)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小题 4】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 5分) 【小题 5】文末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

    15、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答案: 【小题 1】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 中的孩子;雪地里乡亲们帮助我们拖车;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一种力量 【小题 2】( 1)是指文中给作者带来温暖的人和事(或 “感动作者的人和事 ”)( 2分) ( 2)指作者被感动的心灵深处 【小题 3】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形成对比( 1分),有力地烘托了(衬托出)( 1分)中年女人这一人物形象: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热情似火 【小题 4】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 “雪花 ”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到的、雪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 “温暖 ”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

    16、希望等都让作者感到温暖 。 【小题 5】作者赞美雪花( 1分),就是赞美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 3分) 【小题 1】试题分析:首先要审清题目,此题其实是对课文内容的提取、概括。从前向后读文章可知,全文共写了三件事,概括时,要把事情中体现 “温暖 ”的地方强调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从前向后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把所写的几件事中所包含的切题的成分概括出来做答。 【小题 2】试题分析: “怡然的种种 ”指代上文内容,读文章可知,指上文所写的给 “我 ”带来温暖的人物和事情。即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中

    17、的孩子,雪地里乡亲们帮助我们拖车; “最柔软的角落 ”指易于被感动的 “心底 ”,即心灵的最深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的原则。 【小题 3】试题分析: “景物描写 ”的作用,结合上下文可知,此处是为了烘托中年妇女热情、乐于助人的形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对描写方法及其效果的掌握情况。 点评:景物描写一般有两方面作用,一是烘托人物,一是推动情节发展。 【小题 4】试题分析:本文题目是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文中写的三件事都与 “雪花 ”有关,

    18、都体现了 “温暖 ”,因此,本文有明和暗两条线索。即以雪花和温情为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线索的理解及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点评:线索起贯穿全文的作用,一般题目或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就是文章的线索。还有些文章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要根据具体文章做出具体分析。 【小题 5】试题分析:这是文中画龙点睛的语句,表面写雪花,其实是借雪 花写人物。因此,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雪花的赞美,更表达了对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的赞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法与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 点评: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看题干中问题句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句子在文章的什么地方,与文章中心有什么联系,文中有没

    19、有真抒胸臆的语句,寻找到这些关键语句后,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要通过与同学、老师的讨论形成完整的认识,最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19分)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游宇明 任何一 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 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 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

    20、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若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 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21、 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 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 波特的乔安妮 凯瑟琳 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 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

    22、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 没有河床 ,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 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 出发、抵达的结果。 (选自新时文 触摸思想的力量) 【小题 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 “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这一观点

    23、,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 4分) 【小题 2】在作者看来,要想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3分) 【小题 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词的含义。( 4分) ( 1)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 靠山山崩、靠水水流 的日子。 ( 2)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 围栏 ,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 【小题 4】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 段划线句的理解。( 4分) 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 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小题 5】下列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 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 4分) ( 1)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

    24、迹在你自己。 培根 ( 2)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拿破仑 答案: 【小题 1】人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 2分)更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 2分)。 【小题 2】自信;忍耐力;才华 【小题 3】( 1)指人生中会经历到的挫折、坎坷、磨难( 2分);( 2)走向心中世界的障碍、束缚、羁绊( 2分)。 【小题 4】心中的世界绝不是虚幻飘渺的,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 2分)并不断追求才能实现的目标 【小题 5】第( 1)句更适合作为道理论据( 2分)。因为培根的话强调的是自信的重要性,更能证明第 段的观点(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第一段提出观点之后,第二段有 “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

    25、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 ”的语句,提取出来或概括均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确定题目的答案:范围。然 后,在范围内,从前向后寻找中切题的语句。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一定要用原文语句作答。 【小题 2】试题分析:以第三段 “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为标志,文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即文章有三个分论点句,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即可。 考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读并提取出关键语句(议论文要

    26、注意看清文章的结构,寻找文章的分论点),并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注意提取和概括一定要全面,不可遗漏。 【小题 3】试题分析:结合上下文可知, “靠山山崩、靠水水流 ”是形容日子的,是指那些无依无靠,遇到挫折和磨难的日子。 “围栏 ”是指前面所说的 “手中的世界 ”,根据语境可具体理解为:走向心中的世界的障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务必遵循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的原则。 【小题 4】试题分析:前句指出心中的世界的特点,后句指出到达心中的世界的方法,即要不断为之努力、奋斗。 考点:本题考查

    27、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句子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并结 合原文内容,分析句子的深层内涵,尤其要把句子中最关键的部分或词语解释清楚,这样对句子的认识才会准确而全面。 【小题 5】试题分析:与第四段分论点 “自信 ”有关才可。读两个句子可知,第一个强调了 “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体现了自信。第二个句子则更多的强调了人的本性的是自私的,世间所能完全信任和依靠的人只有自己,与第四段的观点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与论点关系的理解能力。 点评: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契合点,这样论据才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

    28、言文,完成小题。( 15分)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 【乙】爱莲说(节选) 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4分) ( 1) 斯 是陋室 ( ) ( 2)可以 调 素琴( ) ( 3)陶后 鲜 有闻( ) ( 4)宜乎 众 矣 ( ) 【小题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29、。( 4分) (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 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3分) 【小题 4】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 答案: 【小题 1】这 调弄,弹奏 少 多 【小题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 3】安贫乐道 【小题 4】甲文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乙文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小题 1】试题分析: “斯 ”意思较为固定,为代词。 “鲜 ”现代汉语仍有,译为“少 ”。 “众 ”与现代汉语意思一致

    30、,译为 “多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是 “莲之爱 ”,应译为 “对于莲花的喜爱 ”。了解了 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

    31、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试题分析:从文中作者关于陋室环境及陋室生活的描述可知,陋室之所不陋,是因为主人品德高尚,即主人安贫乐道,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法与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 点评: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看题干中问题与文章中心有什么联系,文中有没有真抒胸臆的语句,寻找到这些关键语句后,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要通过与同学、老师的讨论形

    32、成完整的认识,最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小题 4】试题分析:两文中对比的语句较多,如 “有 ”与 “无 ”的对比, “可以 ”与“无 ”的对比, “多 ”与 “少 ”的对比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对比写作手法的理解。 点评: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 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文章中运用对比手法往往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征,强调某些情感。一定要结合具体文章做具体分析。 默写 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空 1分) 【小题 1】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诗经 蒹葭) 【小题 2】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 3】杨花落尽子规

    33、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题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小题 5】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小题 6】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 7】 ,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小题 8】诗人想象与朋友相聚,秉烛夜话的诗句: , 。(李商隐夜雨寄北) 答案: 【小题 1】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小题 2】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 3】闻道龙标过五溪 【小题 4】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题 5】枯藤老树昏鸦 【小题 6】海日生残夜 【小题 7】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题 8】何当共剪西窗烛 作文 作文( 5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

    34、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数在 600字左右; 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 B、 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不得抄袭。 【小题 1】微笑之于生活,有如阳光泻在大地上的璀璨!微笑是寒冬过后的第一缕阳光,微笑是炎炎烈日里的一掬清泉。微笑带来友善,让亲切相伴;微笑带来信任,让隔阂走开;微笑带来自信,让希望常在 记忆中那些印象深刻的微笑总是让我们回味无穷。 请以 “微笑的味道 ”为题写一篇文章。 【小题 2】理解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章鱼面临敌人攻击咬住不放时,它会向敌人喷墨、变色,仍然无效时,它会不假思索的收缩肌肉,切断其中的触角逃亡而去。海豹原来群居在海岛上,栖息于岩石,但潮水 来了,无立足之地,由陆居变为水居,全身作了调适与演化,它不但学会了游泳,还精于潜水。金鱼在宽广的池中不知道有多逍遥,但屈身鱼盆或者鱼缸后,由于转身不便,它会自动瘦身,鳍也变小了 答案:略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语文(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