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上海市长宁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上海市长宁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上海市长宁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上海市长宁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解答问题。( 22分) 棉花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棉花在热带地区可长到 6米高,一般为1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铃成熟时开裂,会露出棉籽上的毛茸茸的白色絮状棉纤维。棉纤维长约 24厘米,含纤维素约 8790%,水 58%,其他物质 46%。 棉花原产印度,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 “绵 ”字,没有带木旁的 “棉 ”字。宋末元初,棉花大量传入内地。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
2、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棉花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据测定棉花单叶的最低受光量为 1000勒,最佳受光量为 7万 8万勒。在此范围内,棉花产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提高。 水分是棉花生长的重要条件。棉花与水的关系请见附表。 棉花生育阶段 土壤保水范围 水量需求 播种 020厘米土层 6070% 苗期 040厘米土层 6070% 初蕾 060厘米土层 6575% 盛蕾 080厘米土层 7080% 吐絮 090厘米土层 7585% 棉花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和养料,主要 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的,所需的温度和空气亦部分取自土壤,同时棉花生长需要土壤的有力支撑。棉田土壤的
3、理化属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团粒结构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产棉大国。一首棉花与节气歌大致描述了我国产棉的基本状况。 “清明谷雨紧相连,华北新疆齐种棉。立夏小满轻施肥,滋润幼苗壮棉田。芒夏连暑勤追肥,日长夜高棉铃见。立秋处暑收获季,采摘归仓笑开颜。 ” 棉花是天然绿色产品,作为传统的保暖材料,由于透气性冠于所有材料,且无静电无刺激,所以老少咸宜。虽然羽绒的保暖性优于化纤,更优于棉花,但羽绒对过敏性体质的人会有一定的刺激(化纤好一点),所以这两类材料的使用因人而异。尽管羽绒的空气流通性能比棉纤维差,但化纤更是等而下之,极易贴在
4、身上,不利于皮肤透气。加上羽 绒、尤其是化纤的静电对皮肤刺激较大,容易造成皮肤粗糙和神经衰弱等问题。 衣被天下,还数棉好。 【小题 1】本文第 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表达作用是 ( 3分) 【小题 2】下列各项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纺织用的材料不是棉花的花,而是棉籽上的絮。 B第 段介绍的是棉花原产于中国的历史。 C在一定的范围内,棉花产量与光照强度有关联。 D土壤的条件优越与否,也会影响棉花生长。 【小题 3】请仔细分析所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4分) 这个图表讲述的是: 这个图表能看出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内容:随着 【小题 4】第 段棉花与节气歌描述了我国产棉的基本状况,请你将
5、诵读所得写出两点。( 4分) 【小题 5】请仔细阅读第 段,在以下表格中填上恰当的词句或记号。( 8分) 种类 环保等级 保暖性 ( 3) 静电 适应性 棉花 ( 1) “ ( 4) ” ( 6) “ ( 8) ” 羽绒 低碳 ( 2) “空气流通性能比棉纤维差 ” ( 7) “因人而异 ” 化纤 高碳 “ ( 5) ” 强 “因人而异 ” 答案: 【小题 1】列数字 准确说明了棉花的生长高度和棉纤维概况 【小题 2】 B 【小题 3】( 1)棉花生育的各个阶段在一定的土壤范围内对水的相应的需求 ( 2)棉花的生长发育,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 【小题 4】( 1)我国从新疆到华北棉花种植面积很大
6、 ( 2)从清明到处暑棉花种植时间很长。 【小题 5】 20 ( 1)天然绿色 ( 2) ( 3)透气性 ( 4)冠于所有材料 ( 5)不利于皮肤透气 ( 6)无 ( 7)弱 ( 8)老少咸宜 【小题 1】 试题分析:运用数字说明,皆是 “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从数字说明的对象来判断说明的作用。 考点:说明方法 点评:本题不难,知识点简单易懂。说明文中的常用数字来说明事物,一般是在 “数量 ”“程度 ”“范围 ”上进行说明,但注意,单独表明年份的数字,不是 “列数字 ”,往往是 “举例了 ”,举某一年的事例。 【小题 2】 试题分析:选段中已经说明 “棉花原产印度 ”,本段是说棉花传入前后的情
7、况。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段中文字说明很明确。理解文章表述的意思,要抓住关键性词句,不要与文中明确说明的语言有冲突。通过几个关键词句,概括出全文内容,理解其中心意思。 【小题 3】 试题分析:注意两点,一是表头的项目,指的是 “用水 ”情况 ,二是纵向比较,观察数字的递增,即可理解所说明的问题。 考点:信息分析 点评:本题不难,图表内容明确,易于分析。此题拟题很好,考查了学生观察、分析、理解、表达等多种能力。搜寻信息,分析问题,这是学生必备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棉花与节气歌中找到表示地点、时间、季节气候的词语即可分析理解。 考点:句子含义理解 点评:本题不
8、难,语句中相关信息比较明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要了解作者表达的意图,二要了解句子词语表达的信息,在这两个基本上分析思考。 【小题 5】 试题分析:横向观察,以表中所给提 示项为依据,在文段中寻找与此有关的信息。再注意纵向内容,填写内容要属于同类。 考点:信息分析 点评:本题有难度,思考点比较多,学生不易掌握。梳理信息,是阅读理解的一种方法,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注意信息的相关点,通过信息点的联系分析理解,找到问题的答案:。 阅读下文,解答问题。( 26分) 母亲 ( 1)世上有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 2)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要妈妈
9、直到有一天,爸爸独自一人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 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 “快,叫妈妈! ”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 ”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 3)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想起了那首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 ” 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 4)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
10、凳子上去擦 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 “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 “把照片取下来吧! ”而她总是说: “不碍事儿,挂着吧! ”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 5)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大夫告诉我: “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 顺她呀 ” ( 6)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
11、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 7) “还疼? ”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 8)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 9)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 ( 10)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 11)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是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 “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 ” ,好像一切过错不 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她。一直到我活泼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 12)没过几年,三年大饥荒
12、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小姐姐才 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惟一的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 ”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 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 “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寻个人家好啊,好! ”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
13、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 13)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后背,我的眼泪像泉水一样往外涌。 “妈妈! ”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是真的,我又叫一声 “妈妈 ”,她竟 “呜 ”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 “妈妈 ”中溶解了。 ( 14)母亲啊,您对孩子 的要求总是这么少 ( 15)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了,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
14、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灯光里满是温馨。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是我们的港湾 。 ( 16)可是,我完全没有想到,就在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 17)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 谅我,原谅我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的一切 ( 18)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小题 1】第( 13)段有一个错别字 ,正确的写法是 ( 2分) 【小题 2】本文以 “我 ”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请概括相关内容,写入以下方框。( 3分) 示威 接受 【小题
15、 3】 第( 15)段划线句 “那小屋便是我们的港湾 ”,把 “小屋 ”比作 “港湾 ”,实际上是把 “我们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4分) 【小题 4】第( 12)段划线句是人物的 描写,表现了继母 的复杂心情。( 5 分) 【小题 5】对于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开头用 “读不完 ”,表明 “我 ”对母亲的理解经历了很长的过程。 B结尾用 “写不完 ”,表达 “我 ”对母亲的真诚赞美。 C开头和结尾都生动刻画了母亲无私与崇高的形象。 D文章首尾呼应,使主旨鲜明、结构完整。 【小题 6】将文中 “母亲 ”的主要事迹摘录出来,缩写成一篇 80字左右的短文
16、( 8分) 答案: 【小题 1】溶 融 【小题 2】反感 感动 感恩 【小题 3】小船 母亲给予我们的安全感和温馨感 【小题 4】语言 不忍与女儿分离而又万般无奈不得不分离、内心痛苦却又强装欢颜的复杂矛盾。 【小题 5】 C 【小题 6】要点:第一次见面伸手摸我的头;擦我生母照片上的灰尘;背我去医院;把年仅十八岁的亲生女儿嫁到内蒙古,将家里唯一的一件粗线毛衣留给我们穿;用帮人家看孩子、弹棉花、攫线头挣的钱供我们上学。 【小题 1】 试题分析: “溶 ”,与水有关,指在液体中物质的 “分解 ”; “融 ”,也有 “分解 ”,还是 “融合 ”“调和 ”的意思, “在这一声 妈妈 中( )解了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上海市 长宁区 九年级 上学 期期 教学质量 调研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