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2分) 由莫言的获奖所想到的 近期,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说 :“ 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成世界的文学。 ” 莫言的此次获奖,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译作家们真是功不可没。由陈安娜翻译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等三本小说在瑞典出版,最近一本生死疲劳将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莫言是作品被翻译至国外的数量第一人。目前,他的大部分长篇都被翻译成
2、外文,其中红高粱家族有 16种译本,长篇小说酒国有 6种,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等都有各种译本。 莫言的获奖感言,触及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软肋:中国文学如何进一步走向世界?众所周知,文化事业要走向世界,离不开翻译工作。因此 我认为我们很有必要大力加强翻译工作。 翻译工作是在科学发明、技术创新、文学创作、艺术创造领域的跨文化跨语言原创,并为促进上述领域的进步、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提供了具有完全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瑞典文译者陈安娜和瑞典的汉学家、出版家伦纳特 伦德贝里的努力,没有翻译家架起一座中国文学通往世界文学的桥梁,那么,莫言的获奖将是不
3、可想象的。因此翻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相当深远。 从目前情况来看,当前中国翻译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合格的翻译人才极度短缺。国内外译中有大量 翻译人才, 但中译外的人才严重溃乏,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存在 。健在的老一辈翻译家,许多人已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了。同时,翻译工作的商业化和金钱化,也对文学作品中译外造成巨大冲击,许多人才无法静下心来从事文学作品的中译外工作。翻译人才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我国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比重的低下,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 据最近发布的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 1949 2009)指出,截止到 2011年年底,在 2011年世界文化市场的格局中,美国、欧盟、日本、
4、韩国和中国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比重依次为 43%、 34%、 10% 、 5%和 4%。 中国文学需进一步走向世界,必须要采取紧急的措施,重视培养翻译家队伍,特别是抓紧大力培养中译外的人才,吸引他们从事中译外的工作。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最近对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出版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从国家语言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推进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事业;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译外事业的国际化;三是要重视和加强中译外人才队伍建设,有效解决中国对外翻译事业所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四是要释放翻译服务业的产业潜能,逐步扩大中国文化外译产业的市场效应和 产业规模。相信这些建议
5、一旦成为实施的举措,那么中国文学进一步变成世界文学将会大大提速。 一个莫言,现在代表中国,这当然很好;但是,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还有不少类似莫言这样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因没有翻译成外文, “藏在深闺人未识 ”。让更多莫言式的作家为众所周知,中国的翻译家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来。 ( 2012年 12月 13日东方时评,有修改) 【小题 1】第 段画浪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小题 2】第 段中 “藏在深闺人未识 ”在文中的含义是 ( 3分) 【小题 3】第 段画直线句主要 运用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 4分) 【小题 4】上文第 至第 段在论证结构上属于( )(
6、 3分) A总分式 B并列式 C层进式 D对照式 【小题 5】上文中作者由莫言的获奖想到了 的问题,进而提出 的观点。围绕论点,作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1) ;( 2) ;( 3) (10分 ) 答案: 【小题 1】溃 匮 【小题 2】优秀作家的作品没有翻译成外文,不为他人所知。 【小题 3】举例论证( 2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翻译人才的缺失, 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 【小题 4】 C 【小题 5】中国文学如何进一步 走向世界 ( 2分)我们很有必要大力加强翻译工作( 2分)( 1)翻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分)( 2)翻译工作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及造成的后果( 2分)( 3)
7、加强翻译工作的建议(或措施) 【小题 1】试题分析: “溃 ”是 “冲垮、垮塌、溃烂 ”的意思, “匮 ”是 “缺乏 ”的意思。这里我们是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 “溃 ”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
8、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小题 2】试题分析: “中国还有不少类似莫言这样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因没有翻译成外文, 藏在深闺人未识 ”,就是说,优秀作家的作品没有翻译成外文,因而不为他人所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 点评:怎样才能使思维直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
9、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 3】试题分析: “据最近发布的中国文化 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 1949 2009)指出,截止到 2011年年底,在 2011年世界文化市场的格局中,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比重依次为 43%、 34%、10% 、 5%和 4%”这句话列举了具体的几个数据,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国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比重是最少的,充分有力地论证了 “翻译人才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我国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比重的低下,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 ”这一观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点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多种,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
10、、道理论 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理论论证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小题 4】试题分析:第 至第 段在论证结构上属于层进式,第 4段论证了“翻译工作是在科学发明、技术创新、文学创作、艺术创造领域的跨文化跨语言原创,并为促进上述领域的进步、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提供了具有完全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莫言小说的获奖就是得益于翻译。第 5段接着论述了中国翻译行业的局面:最大困难是合格的翻译人才极度短缺,翻译人才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我国在世界文化市场 所占比重的低下,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第 6段接着论述了
11、 “中国文学需进一步走向世界,必须要采取紧急的措施,重视培养翻译家队伍,特别是抓紧大力培养中译外的人才,吸引他们从事中译外的工作 ”的重要性及目前所做得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结构的分析。 点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由 “引论、本论、结论 ”三部分组成。一般的说,引论就是开头,本论就是主体,结论就是结尾。即开头必须提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应选用材料并分次论证观点,结尾归纳总结。其中本论部分常见的论证结构有以下几种:层进式: “层层深入 ”式;对照 式;并列式;总分式: “总论 分论 总论 ”式、 “总论 分论 ”式、 “分论 总论 ”式。 【小题 5】试题分析:上文中作者由莫言的获奖想
12、到了中国文学如何进一步走向世界的问题,进而提出 “我们很有必要加强翻译工作由其是中译外的工作 ”的观点。围绕论点,作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 4段 翻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第 5段 翻译工作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及造成的后果,第 6段 加强翻译工作的建议(或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 点评: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首先要找到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然 后再看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分析议论文某一段的论证思路就要考虑作者的论点,考虑他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6分) 蝈蝈
13、的叫声 “唧唧,唧唧 ” 窗外,若隐若现地传来一阵叫声。 我警觉地竖起耳朵。是什么声音?从哪里传来的?怎么这么刺耳? 自从儿子进入中考倒计时以来,我对声音就特别敏感。有一次,六楼一户人家搞装修,虽然与我家隔了四层,但是,我还是感觉电钻和电锯的声音,非常刺耳、吵人。我跑上楼,与那户人家商量,我 家孩子正在迎接中考,孩子每天下午五点半放学回家,能不能请你们在五点半前停工?户主一听我的来意,二话没说,当即吩咐工人,每天五点二十准时停工。后来才获知,去年他的小孩刚刚参加过高考,深有体会。父同此心啊。 “唧唧,唧唧 ” 声音越来越响,似乎正由远而近。 这是多么单调、直接、枯燥的声音啊,简直让人抓狂。我们
14、家,早就草木皆兵。平时在家里,我喜欢一边干活,一边哼个小曲,有时兴致来了,还会和妻子对唱一曲家乡的黄梅戏,来段天仙配什么的。夫唱妇随,甭提有多美了。这个嗜好,早已被我像掐灭一根香烟一样,灭了。为了给儿子 打造一个静谧、祥和的学习环境,我和妻子在家里尽量不发出一丁点声音:电视,不看了;音响,不听了;手机,调到振动;做饭的时候,将厨房的门关牢, 不让任何锅碗瓢勺的声音透出来 。最绝的,是妻子将拖鞋底都缝了层厚布,这样,走起路来,就能跟猫一样,无声无息了。有几天我感冒,老是打喷嚏,声如轰雷,为了将喷嚏的声音遏制住,我肩膀上搭了条厚实的毛巾,一旦要打喷嚏,赶紧用毛巾将嘴死死捂住。喷嚏,遂一次次作夭折状
15、。 “唧唧,唧唧 ” 该死的声音,像炸雷一样,越滚越近。最后,竟然在楼前停了下来。 我打开窗户,探出头,一看,肺差点 气炸了 !原来是一个小贩,挑着一串串蝈蝈笼在叫卖。米黄色的小笼子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蝈蝈的叫声。我家楼下正好有一棵大树,卖蝈蝈的小贩和他的蝈蝈们,看来是打算在树荫下休息会儿。“唧唧 ” 一只蝈蝈的声音; “唧,唧唧 ” 又一只蝈蝈的声音; “唧唧,唧唧 ” 如果你听过几百只蝈蝈同时吼叫,你一定会像我一样愤怒、崩溃! 蝈蝈的声音,很快吸引了几个玩耍的小孩,围了过去。这些刚上小学的孩子,暂时还没有感到多少学习的压力,几只蚂蚁,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何况忽然闯进小区里来的蝈蝈们。儿子小
16、的时候,也像他们一样,无忧无虑,快 乐得像个天使。记得有一次,我带儿子到乡下一位亲戚家玩,亲戚家外面的树枝上,到处都是蝈蝈的叫声。儿子和亲戚家的小孩,拿着网兜,四处逮蝈蝈,一个下午下来,胳臂晒得脱了一层皮,他竟然丝毫不觉得痛。我曾经答应他,每年夏天都带他去乡下,这个承诺,已经有几年没有兑现了? “唧唧,唧唧 ” 蝈蝈的大合唱,拉回了我的思绪。不行,我不能让这个噪音影响了孩子的复习!再有一个星期,儿子就要参加中考了,这可是他人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次大考,绝不能毁于一旦。 我怒气冲冲地打开卧室的大门。 刚走到客厅,儿子房间的门,突然也打开了。 “儿子,是外面的声音吵了你吧?我马上去赶走他们! ”我心疼
17、而有点愧疚地看着儿子。 “老爸,你也听到外面的声音了 ”儿子伸了个懒腰 “我从窗户看到了,是蝈蝈的声音,真好听啊! ” 好听?我以为儿子会像我一样被聒噪的蝈蝈声弄得心烦意乱,没想到,他竟然觉得好听。他真的觉得蝈蝈的声音好听?他没有被影响到吗? “老爸,我有个小请求。 ” “你说,老爸答应你。 ” “去帮我买一只蝈蝈回来,好吗? ” 【小题 1】( 1)在第 段方框的位置,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分) “老爸,你也听到外面的声音了 ”儿子伸了个懒腰 “我从 窗户看到了,是蝈蝈的声音,真好听啊! ” ( 2)第 段画线句中 “透 ”不能改成 “传 ”的理由是 _ ( 2分) 【小题 2】请用简洁
18、的语言分别概括第 和 段父母为儿子所做的努力:( 4 分) ( 1) _ ( 2) _ 【小题 3】第 段画线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_ ( 3分) 【小题 4】文中反复写到蝈蝈的叫声,其作用是:_ ( 4分) 【小题 5】下列对本文的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本文表现了父母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呵护。 B本文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有个安静的环境。 C本文表现了父与子两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D本文告诉我们爱孩子要真正了解他的需求。 【小题 6】联系上文,适当运用描写方法,给本文续个结尾。( 80字左右)( 8分) 答案: 【小题 1】( 1)? , ( 2) “透 ”与前面
19、的 “关牢 ”一词相照应,更贴切地表达出“我 ”为了让儿子有安静环境而让声音降到最低所做的努力;而 “传 ”不能达到此表达效果。 【小题 2】( 1)父亲解决了来自六楼的装修噪音。( 2)父母在家里杜绝了家里的噪音源。 【小题 3】夸张 形象地写出了我听到像炸雷一样的蝈蝈声时极度气愤的情形。 【小题 4】作为文章线索,贯穿了全文;蝈蝈叫声的由远到近、由小变大的变化,形象刻画了怕蝈蝈声影响儿子的怀有焦虑心情的家有考生家长,表现了社会上有些望子成龙家长对孩子过度呵护而缺乏对孩子内心的真正了解的现实。 【小题 5】 D 【 小题 6】略 【小题 1】试题分析:( 1) “老爸,你也听到外面的声音了
20、”儿子伸了个懒腰 “我从窗户看到了,是蝈蝈的声音,真好听啊! ”这段话中,联系当时的语言环境来看, “你也听到外面的声音了 ”表示疑问,后面应该用问号; “儿子伸了个懒腰 ”,做完这个动作后,继续接着前面的话题说下去,所以应该用逗号将后面的内容连接起来。( 2) “为了给儿子打造一个静谧、祥和的学习环境,我和妻子在家里尽量不发出一丁点声音:电视,不看了;音响,不听了;手机,调到振动;做饭的时候,将厨房的门关牢, 不让任何锅碗瓢勺的声音透出来 ”,划线句中的 “透 ”字,与前面的 “关牢 ”一词相照应,说明我们很小心地不制造任何噪声,更贴切地表达出 “我 ”为了让儿子有安静环境而让声音降到最低所
21、做的努力;而“传 ”字则显得很随意,不能达到此表达效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结合具体语境,比较原词和改词的表达效果,然后再判断哪个表达效果更好,并具体说明理由。 【小题 2】试题分析:因为楼上在装修,会吵到儿子,父亲解决了来自六楼的装修噪音;为了给儿子打造一个静谧、祥和的学习环境,我和妻子在家里尽量不发出一丁点声音:电视,不看了;音响, 不听了;手机,调到振动;做饭的时候,将厨房的门关牢,不让任何锅碗瓢勺的声音透出来。最绝的,是妻子将拖鞋底都缝了层厚布,这样,走起路来,就能跟猫一样,无声无息了。有几天我感冒,老是打喷嚏,声如轰雷,为了将喷嚏的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上海市 金山区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