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八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2 分)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C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2 (2 分)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铁的融化 B白磷燃烧 C “干冰”升华 D轮胎爆炸3 (2 分)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 ,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4 (2 分)下列实验项目所选
2、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一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5 (2 分)下列项目颜色密度导电性可燃性稳定性溶解性状态硬度光泽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一组是( )A B C D6 (2 分)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 ,再擦会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7 (2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和品尝药品味道B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C为了加快加热速度,可将烧杯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D停止加热时,用嘴吹灭酒精灯8 (
3、2 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2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点燃酒精灯C 称量固体 D 倾倒液体9 (2 分)下列有关量筒的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 BC D10 (2 分)下列做法可能导致试管炸裂的是( )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A B C D11 (2 分)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12 (2 分)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发出白光化合反应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C磷大量
4、白雾氧化反应D石蜡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13 (2 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3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14 (2 分)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水 氢气+氧气B一氧化碳+氧化铜 铜+二氧化碳C铝+氧气 氧化铝D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15 (2 分)薯片等易碎食品的包装袋中常充入氮气用于防腐,主要是因为氮气( )A没有颜色 B没有气味C化学性质稳定 D不支持燃烧16 (2 分
5、)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B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17 (2 分)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二氧化碳 氧气 空气 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或 B或 C或 D或18 (2 分)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 )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试管外壁潮湿;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收集完氧气,先撤
6、酒精灯;高锰酸钾中混4有可燃物A全部 B除外 C除外 D19 (2 分)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 )A反应速率不变B生成氧气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20 (2 分)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磨豆成浆 B剪纸成花 C酿谷成酒 D雕石成像21 (2 分)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22 (2 分)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A小周将盛
7、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B小吴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他未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C小郑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D小王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木条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23 (2 分)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A B C D24 (2 分)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个数增多25 (2 分)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5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
8、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1L 大豆与 1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公 50 分)26 (4 分)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铁生锈 水是无色液体 矿石粉碎 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酒精挥发食物腐烂 汽油易挥发 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 纸张燃烧27 (8 分) (1)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瓶里,请回答;(2)瓶塞应 放在桌面上,理由是 。(3)倾倒液体时 (填“快速”或“缓慢” )倒入,理由是 ,瓶口应 试管口;(4
9、)贴标签的一方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 。(5)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标签应 。28 (2 分)指出下列物质哪些是混合物 ,哪些是纯净物 (填序号)净化后的空气 二氧化碳 液态氧 澄清的石灰水 稀有气体 五氧化二磷 水 食醋 加碘盐29 (6 分)某同学对金属钠做了如下实验: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处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原因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将这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流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请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性质:I物理性质:(1)硬度: ;(2)熔点
10、;(3)密度 ;(4)颜色 化学性质:(1)在常温下能与 反应;(2)在常温下能与 反应30 (10 分)将黑色粉末 A 和无色液体 B 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加热暗紫色固体 E,可同时得到 A 和 C;无色气体 C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将银白色金属D 放在盛有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F,并放出热量试推断A、B、C、D、E、F 各是什么物质?6A 是 ,B 是 ,C 是 ,D 是 ,E 是 ,F 是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 ; , ; , 31 (6 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示意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的仪器名称
11、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若选用 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端(填 a 或 b)进入。(3)检查 A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 。(4)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得,制取并收集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 。32 (7 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红磷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热量,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 (填体积分数)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论:氧气有助燃性;氧气约占空气
12、体积的 ;空气中还有 体积的气体具有的性质为: ; 。33 (7 分)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1)该同学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药品是 (选填“过氧化氢” 、 “二氧化锰”或7“高锰酸钾” ) ,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3)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立即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B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C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
13、4)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 。82018-2019 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八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解答】解: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是物理研究的内容,故 A 错;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是生物研究的内容,故 B 错;C、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故 C 正确;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是地里研究的内容,故 D 错。故选:C。2 【解答】解:A、铁的融化只是铁由固态转化成了液态,没有新物
14、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B、白磷燃烧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 正确;C、 “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由固态转化成了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D、轮胎爆炸只是轮胎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故选:B。3 【解答】解:A、一般温度高,食物腐败的快,则温度高低是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外界因素,猜想合理;B、一般没有氧气时,食物腐败的慢,氧气的含量高时,食物腐败的快,则氧气含量是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外界因素,猜想合理;C、取不同量的同种食物,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食物腐败快慢相同,则食物的多少不是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猜想
15、不合理;D、不同的食物在一定条件下,食物腐败的快慢不同,则食物种类是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内因,猜想合理。故选:C。4 【解答】解:A、少量试剂的反应用试管,故 A 正确;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故 B 正确;C、较多量液体加热用烧杯,故 C 正确;D、盛放固体药品用广口瓶、盛放液体药品用细口瓶,故 D 错误。故选:D。95 【解答】解:颜色、密度、导电性、溶解性、状态、硬度、光泽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D。6 【解答】解: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 ,再擦会
16、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故选:D。7 【解答】解:A、化学药品一般有腐蚀性和毒性,不可用手触摸或品尝,故错误;B、试管清洗干净放置于试管架上晾干,防止受污染,故管口向下,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即可,故正确;C、烧杯能进行加热,但必需垫上石棉网,不能进行直接加热,故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错误;故选:B。8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秦皇岛市 海港 2018 _2019 学年 年级 化学 上学 期末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