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新金典大一轮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21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生物新金典大一轮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21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新金典大一轮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21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解析)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DNA 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 DNA 分子的结构、特性及基因的本质()1下列有关 DNA 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碱基被相邻的两个核糖连在一起B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五碳糖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D只有嘌呤与嘧啶配对,才能保证 DNA 两条长链之间的距离不变解析: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在一起,两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氢键连在一起;DNA 链末端的磷酸基团上连着一个五碳糖;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答案:D2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
2、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R 基因中的全部脱氧核苷酸序列都能编码蛋白质BR、S、N、O 互为非等位基因C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D每个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解析:R 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一定都能编码蛋白质,如非编码区和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R、S、N、O 控制果蝇不同的性状,互为非等位基因;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不一定变化;如果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有所改变,将导致蛋白质组成的变化以及其空间结构等的变化,但生物的表现型还与生物所处环境等外界因素有
3、关,所以表现型也不一定会变化。答案:B3下图是关于双链 DNA 分子结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2A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CDNA 复制时,解旋酶断裂的是处的化学键D该片段中碱基 C 和 G 的比例越大,该 DNA 热稳定性越高解析:是由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胸腺嘧啶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构成的,不能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 错误;位于每条链首端的磷酸只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B 错误;DNA 复制时,解旋酶断裂的是处的氢键,C 错误;含有的氢键数量越多的双链 DNA 分子的热稳定性越高,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碱基对 G 与 C 之间有三个氢键,A 与
4、 T 间有两个氢键,因此在图示的片段中,碱基 C 和 G 的比例越大,该 DNA 热稳定性越高,D 正确。答案:D42019重庆高三诊断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下列关于 DNA 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在分裂之前,一定要进行 DNA 的复制B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是 DNA 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DNA 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 DNA 分子的差异D格里菲斯(Griffith)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 S 细菌中必然存在转化因子解析: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是需要 DNA 复制的,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是没有DNA 复制的,直接分裂,A 错误;DNA 多样性取决于碱基的数目和碱
5、基对排列顺序,B 正确;每个 DNA 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不同种生物 DNA 分子是不同的,所以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 DNA 分子的差异,C 正确;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D 正确。答案:A考点二 DNA 分子的复制及实验探究()52019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考冲刺卷下列关于 DNA 分子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 分子的差异造成了肺炎双球菌 S 型菌与 R 型菌致病性的差异BDNA 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都连接 2 个脱氧核糖C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一般不会导致 DNA 分子
6、结构的改变D边解旋边复制是保证亲代与子代 DNA 遗传信息传递准确性的关键解析:肺炎双球菌 S 型菌有多糖荚膜,具有毒性,R 型菌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根本原因是二者 DNA 分子中的遗传信息不同造成的,所以 DNA 分子的差异造成了肺炎双球菌S 型菌与 R 型菌致病性的差异,A 项正确;DNA 分子中大多数磷酸基团都连接 2 个脱氧核糖,但位于两条链两端的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各连接一个脱氧核糖,B 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3中发生交叉互换,一般会导致其 DNA 分子结构的改变,C 项错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D 项错误。答案:A6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7、( )A酶 1 可使磷酸二酯键断裂,酶 2 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Ba 链和 b 链的方向相反,a 链与 c 链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C该图表示 DNA 半保留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 DNARNADc 链和 d 链中 GC 所占比例相等,该比值越大 DNA 热稳定性越高解析:酶 1 是解旋酶,作用是使氢键断裂,A 错误;a 链和 c 链均与 b 链碱基互补配对,因此 a 链与 c 链的碱基序列相同,B 错误;DNA 复制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C 错误;c 链和 d 链中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A 与 T 之间以两个氢键连接,G 与C 之间以三个氢键连接,GC 所占比例越大,DNA
8、 分子的热稳定性越高,因此 c 链和 d 链中 GC 所占比例相等,该比值越大 DNA 热稳定性越高,D 正确。答案:D72019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模拟某生物细胞内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如图所示(a与 a、b 与 b为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成为子染色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子染色体 a 可与 b组合进入一个子细胞,也可与 b 组合进入一个子细胞,两种可能性在概率上是相等的)。若选取 1000 个该生物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 15N 标记这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再放入不含 15N 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细胞分裂同步),则完成 1 次分裂、2次分裂、3 次分裂所得子细胞中含有 15N 标记
9、的细胞个数分别约为( )A2000、3000、5000 B1000、2000、4000C2000、3000、3500 D2000、3000、4500解析:因为 DNA 分子 2 条链均被 15N 标记,经过 1 次复制后,DNA 分子为 15N/14N,所以完成 1 次分裂所得 2000 个子细胞都含 15N 标记;第 2 次分裂时,细胞中 DNA 分子( 15N/14N)复制后一半为 14N/14N,一半为 15N/14N,约有一半(1000 个)细胞为一种分裂方式,含 15N 的子染色体进入 1 个子细胞,只含 14N 的子染色体进入另 1 个子细胞;约有一半(1000 个)细胞为另一种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新金典大 一轮 复习 课后 定时 检测 21 DNA 分子 结构 复制 基因 遗传 效应 片段 解析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