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省丽水市莲都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浙江省丽水市莲都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浙江省丽水市莲都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浙江省丽水市莲都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倔 强( ju) 栈 桥( zhn)胆 怯 ( qi)气冲 斗 牛( du) B拮 据 ( j)震 悚 ( sn)文 绉绉 ( zhu zhu) 锲 而不舍( qi) C 玷 污( din) 诘 责( ji)花 圃 ( b)相形见 绌 ( ch) D 荫 庇( yn )亵 渎 ( d) 绯 红( fi) 戛 然而止( )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中应是 “拮据( j) ”; C中应是 “花圃( p) ”; D中应是 “戛然而止( ji) ” 考点:识记并正
2、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选出对名著内容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武松是水浒塑造的一个豪侠义士,他 “醉打蒋门神 ”“大闹飞云浦 ”“怒杀阎婆惜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范爱农是 “我 ”留学日本时认识的同乡,一开始 “我 ”认为他很可恶,因为他的老师徐锡麟被杀了,他却反对打电报到北京。回国后, “我 ”与他交往甚密,成为好朋友。 C保尔 柯察金是乌克兰一个贫苦工人家庭的儿子,早年丧父,哥哥朱赫来是个铁路工人。 12岁时,母亲把他 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 D简离开孤儿院后,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老师,后来接受了庄园主罗
3、切斯特的求婚。婚礼前夜,简做了一个恶梦,梦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这让她害怕得放弃了结婚的念头。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中 “怒杀阎婆惜 ”是宋江的故事; B中 “一开始 我 认为他很可恶 ”说法不够准确,这里是 “欲扬先抑 ”手法; C中 “朱赫来 ”不是 “保尔 ”的哥哥。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2分) 古人讲坚韧不拔之志,涉及两个关键词:志向与毅力,二者缺一不可。 加上毅力,你在黑暗中才能不断地往前走。 志向像黑暗隧道、管道尽头的光明。 人之所以往前走,是因为有光明。 如果这个光明熄灭了,人在黑暗里就会恐
4、惧死亡。 要做到对未来、未知的掌握,除了必要的知识面跟眼光,还必须有坚韧不拔之志。(选自意林)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这里学生观察语境,先说志向,把志向比喻成光明,答案:为 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 H7N9禽流感病毒来势汹汹,能否发现传染源、控制病原体是控制整个疫情的关键所在。 B通过开展 “防灾、逃生演练 ”活动,我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元宵节已远去,但震耳欲聋的的烟花爆竹
5、声及板龙舞动的场面还时常在眼前浮现。 D虽然我们丽水的空气质量不错,但是也不能大意,应好好爱惜。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前后不一致,应删去 “能否 ”; C中说法不合事理,应删去 “震耳欲聋的的烟花爆竹声及 ”; D中句式杂糅,前后主语不一致。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学者说: “未来 ”是指在我们视野之外的明天, “将来 ”是在我们掌握之中的明天。将来是沉稳的,未来是炽烈的;将来是简明扼要的,未来是 的;将来是务实的,未来是缥缈的;将来是 的,未来是浮想联翩的;将来是殚精竭虑的,未 来是 的;将来是 的,未来是
6、举重若轻的;将来是可以揭秘一览无余的苫布,未来是永远在夜空闪烁不可触及的星巢。(选自毕淑敏散文) 惨淡经营 华美铺张 高瞻远瞩 有条不紊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这里学生观察语境,找出与前面词语相反的词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中流砥柱张皇失措惟妙惟肖消声匿迹 B断章取意众目睽睽苦心孤诣锐不可当 C一代天骄锋芒必露语无伦次衰草连天 D眼花缭乱风雪载途粗制滥造颔首低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中
7、应是 “销声匿迹 ”; B中应是 “断章取义 ”; C中应是 “锋芒毕露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 12分) 花蕊的经历 曾经有首流行歌曲这样唱道: “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 ”如果你真的以为,花蕊都是任时光洗刷而无所事事的隐士的话,就老土了。要知道,光鲜的花瓣不过是些衣着靓丽的配角,而低调的花蕊才是这场演出的明星。 花蕊由花朵中产生花粉(精子)的雄性花蕊和产生胚珠(卵子)的雌性花蕊组成。随着花朵的绽放和花药的打开,有些花粉焦急地离开,闯荡世界,而有些则攀附在花药上,似乎要等待更好的出发时机。不管勇敢或者懦弱,它们的前路均是一片茫
8、茫 花粉要登陆仅仅在一米之外的花朵,就如同我们要去另外一个星球探险。有些花粉精通御风之 术,不过春风这趟列车着实不靠谱,说走就走,说停就停,全然不顾乘客是否到站,无奈只能采用花粉海战术,总有幸运的个体能碰上柱头。当然,更多的花粉会攀附于那些在花朵之间钻来钻去、寻找食物的动物身上,虽然有被这些动物纳入口腹的危险,总比买彩票式的随风漂泊要强得多。这些雄蕊的命运似乎注定要马不停蹄。 。雌蕊柱头上的突起,就像是张开的臂膀,迎接那些飞落至此的幸运的花粉粒。虽然,密密麻麻的突起如同天线阵列,可惜它们却无法探知花粉粒何时降临,也无法为这些不明前路的家伙导航。当然,有些柱头还在身上搞点粘液之类的小花招,或 者
9、让自己多几个分叉来增加花粉降落场地,又或者拜托花瓣引来更多的 “装载 ”花粉的动物,以增加粘住花粉的机会。 历尽艰险的花粉终于被柱头揽入怀抱,但是这并非完美的爱情结局。到这一刻,只相当于雌蕊对雄蕊说了句 “我们开始交往吧 ”。要想把花粉中的 “精子 ”送入雌蕊之中与 “卵子 ”结合,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这样的画面显得那么静谧,但是竞争、抢夺、挑选和摒弃就发生在这一刻。最强壮的花粉粒会打通直达胚珠的隧道(这个过程被称为花粉管萌发), “精子 ”就顺着这个通道(花粉管)游过去。并且隧道的掘进工作通常是在花粉一接触雌蕊的柱 头就开始了,即使是错误落到自家柱头上的花粉也是如此。当然一旦发现落错了
10、地方,花粉就会立即停工,再也无法把见面机会留给外来 “精子 ”。面对千疮百孔的柱头和塞满隧道的雌蕊,再会念经的外来花粉也无计可施了,只能等下个花季的成功表演了。 一朵花的雌蕊和雄蕊就是如此,离得最近,却又隔得最远。同出于一个花苞的它们,却被分隔在两个世界,一旦相见,引出的却是一出悲剧。这就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正是这样的法则让绿色的世界更加欣欣向荣。 (选自科学松鼠会,有删改) 【小题 1】离开花朵去 “闯荡世界 ”的花粉会碰到哪些困难?请结合全 文,分点概括回答。( 4分) 【小题 2】在第 段段首加一句承上启下的话。( 2分) 【小题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分) 一旦相
11、见,引出的却是一出悲剧。 【小题 4】从花蕊的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4分) 答案:【小题 1】 借风传媒(或随风漂泊),成功几率极低; 借动物传媒,有可能被吞入口腹; 到达柱头,可能在竞争、抢夺、挑选和摒弃的过程中被淘汰; 落到自家的柱头上,前功尽弃。 (答出一点得 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 【小题 2】( 2分)与雄蕊的四处忙碌相比,雌蕊所做的事则是静静地等 待。(两个要点各 1分,意思符合即可) 【小题 3】( 2分)落过自家花粉的柱头千疮百孔、塞满隧道,无法再接受外来花粉的受精的结局。(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小题 4】( 4分)只有倾尽全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12、;只有找准方向,才有可能获得成功;面对机遇,有时只能静静等待,有时需要积极争取。(答出其中一点得 2分,意思符合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 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说明
13、某段或某句的作用从答题方法来看,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类:(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 /前文。这里承前“雄蕊 ”话题,引起 “雌蕊 ”下文。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了解词语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此处能够表述出 “无法再接受外来花粉的受精的结局 ”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在说明文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
14、题方法来看学生谈启示合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 14分) 雨中的男孩 葛昕旭 春鳅夏鳝冬至狗。老天爷也知道这几天该吃 狗肉了,天气骤然地就冷了下来。 晚上,坐在值班室里,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细雨,同事们想吃狗肉的念头一下就活蹦乱跳地冒了出来。有了念头,第二天,我就和一位同事去山下寻狗。谁知,我们走了几户农家,却一直没有结果。我们知道,喂大一条狗不容易,农民和狗早已有了感情,不是有特别紧要的事情,谁也舍不得卖。但我们不死心,继续在村里寻找。 又走了几户农家,终于,在最偏远的一户里,我们看见了一条壮实的本地土狗。那土狗的样子,特别惹人喜欢。我们找到
15、狗的主人。主人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大约四十岁左右,但一脸的皱纹,却跟树杈子没 两样。当我们上前说明来意,农民的头立马就摇得像拨浪鼓。我回头看了一眼同事,摊摊手,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此时,同事的两眼,正死死地盯着那条土狗。我回过头,看了一眼农民,说了一个平时我连想也不敢想的价钱。 农民先是一愣,随后看了看屋里,顺着农民的目光,我们看见屋里的床上躺着一位面容憔悴的妇女。那妇女干生生的脸上,竟没有一点儿肌肤应有的光泽。我知道农民的心动了。看来还是钱能通神。我的脸上,溢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这时,农民再次看了一眼床上躺着的妇女,取下嘴里含着的烟杆,走到了拴狗的柱子前。我接过拴狗的绳子 时,农民的
16、儿子放学走进了院子。农民的儿子十岁左右,虽说穿得有点破,却是一个长得很阳光的小男孩。 男孩听说我要买狗,一下呆住了。片刻,男孩反应过来,蹲下身子,一把抱着狗,嘴里大喊着不卖不卖!农民看男孩的样子,身子僵了僵,也慢慢地蹲下去。农民在男孩的耳边不停地说着什么。男孩双手抱着狗,瞬间,一串串泪珠,就在男孩的脸上,落雨一样地婆娑了起来。 我和同事愣在那里,不知所措。那天,我和同事牵着狗上山时,谁也没说话。 回到站里,看见狗,站里的同事全欢呼雀跃起来,整个小站一下就焕发了生机。我把狗拴在厨房门口的树上,一个人悄悄地回了宿舍。 谁知,吃过晚饭,同事跑来说,狗不见了!我一听,翻身起床,到拴狗的地方一看,狗是扯
17、断绳子跑的。我知道,狗肯定又跑回去了,狗是通灵性的,认识路。 此时,雨,忽然大了起来。 回到值班室,听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雨声,想到丢失的狗,同事们开始互相埋怨。坐在那里,我没说话,脑中闪现的,是小男孩抱着狗流泪的样子。忽然,门外传来了汪汪的两声狗叫。我心里一惊,跑出门看,上午的男孩,牵着狗,站在门口,浑身 被雨水淋得透湿。 男孩看见我,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说,叔叔,你们买的狗跑回了我家,我爸叫我给你们送来。说完,男孩把手中的绳子递到了我的面前。 我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目光虚虚的不敢去碰男孩的眼睛,心里的愧疚软软地堵着,就像泡了水的豆子,胀胀的透不过气来。好一会儿,反应过来,我忙叫男孩进屋坐坐
18、。 男孩把绳子塞到我手中后,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转过身,跑入雨中。 屋里的同事愣在了那里,谁也不说话。 第二天,杀狗的师傅上山时,狗,早已不知了去向。 (原载 2010年 2月 8日文学报) 【小题 1】从发现 “狗 ”的那刻起,一直到最后 “狗 ”不见踪影,在 “买狗 ”事件中,“我 ”的心理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请简要概括,把下面 “我 ”的心理变化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 3分) 【小题 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男孩双手抱着狗,瞬间,一串串泪珠,就在男孩的脸上,落雨一样地 婆娑 了起来。 我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目光 虚虚的 不敢去碰
19、男孩的眼睛,心里的愧疚 软软地 堵着,就像泡了水的豆子, 胀胀的 透不过气来。 【小题 3】第 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4】小说的结尾 “第二天 ,杀狗的师傅上山时,狗,早已不知了去向 ”这句话颇耐人寻味。对狗不知去向的原因有多种理解: A我或我的同事把狗放跑了; B小男孩的父亲退了钱,又把狗要回来了; C狗再次扯断绳子逃走了。 请谈谈你的理解,并简述理由。(提示:可以是上述三种理解中的一种,也可以是其他理解。) ( 4分) 答案:【小题 1】( 3分,每空 1分)窃喜(或高兴、得意)不知所措、愧疚(内疚、自责) 【小题 2】( 4分,每题 2分)( 1) “婆娑 ”一词生
20、动地写出了男孩听到自家的狗要被别人买去后涕泪纵横的情景( 2分),表达了男孩对狗的难舍之情( 1分 )。(意对即可) ( 2) “虚虚的 ”“软软地 ”“胀胀的 ”运用叠词(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男孩诚实无私的行为面前愧疚自责的心情( 1分)。(意对即可) 【小题 3】( 3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小男孩冒雨送狗作铺垫,突出小男孩憨厚的形象;( 2分)同时也烘托了 “我 ”和同事们丢失狗的痛惜之情( 1分)。 【小题 4】( 4分)( 4分)示例 (1) :我赞成理解 A。因为 “我 ”和同事把狗买回来时看到男孩流泪时的 “不知所措 ”,和后来男孩把狗送回来时 ,我和同事的神情举
21、止中反映出来的自责和愧疚 ,都充分表明了我们为自己想吃狗肉 的行为感到了后悔 ,把狗放跑 ,正是我们可贵的自赎行为,也更符合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示例( 2):我赞成理解 B。因为男孩对狗的喜爱和不舍,文章中多次提及,男孩的父亲知道儿子对狗的感情,不忍心让儿子伤心,把狗换回来,也是合情合理。 示例( 3):我赞成理解 C。因为狗已经扯断绳索逃回去一次了,第二次逃跑也在情理之中。(理解及理由各 2分。选 A理解 2分,理由符合文本且言之成理的得 2分;选 B或 C的理解得 1分,符合文本且言之成理的得 2分;有自己的其他理解,能符合文本内容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学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浙江省 丽水市 九年级 第一次 中考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