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含解析).doc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五)(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2019 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五) (含解析)一、选择题1.自然界中某个量 D 的变化量 ,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 的比值 ,叫做这个量 D 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 D 表示某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速度,则 是恒定不变的B. 若 D 表示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量,则 是恒定不变的C. 若 D 表示某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离抛出点的高度,则 一定变大。D. 若 D 表示某质点的动能,则 越大,质点所受外力做的总功就越多【答案】A【解析】A、若 D 表示某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速度,则 表示加速度,恒定不变。故 A 正确;B、若 D 表示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
2、量,则 ,表示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不停改变。故 B 错误;C、若 D 表示某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离抛出点的高度,则 表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在减小。故 C 错误;D、若 D 表示某质点的动能,则 所受外力的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不是做功的多少;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当 D 表示不同的量时, 表示的物理意义,再根据条件判断是否变化,2.如图所示,一骑行者所骑自行车前后轮轴的距离为 L,在水平道路上匀速运动,当看到道路前方有一条减速带时,立刻刹车使自行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垂直经过该减速带时,对前、后轮造成的两次颠簸的时间间隔为 t利用以上数据,可以求出前、后轮经过
3、减速带这段时间内自行车的- 2 -A. 初速度 B. 末速度 C. 平均速度 D. 加速度【答案】C【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 0t+ at2,速度公式:v t=v0+at,共含有 vt、v 0、x、a、t 五个未知量,至少要知道三个,才能求出另外两个物理量由题意知,自行车垂直经过该减速带时,前、后轮造成的两次颠簸的时间间隔为 t,自行车前后轮轴的距离为 L,只知道两个物理量,所以不能求出 vt、v 0、a 三个物理量,故 ABD 错误;由平均速度定义可得: ,已知前、后轮造成的两次颠簸的时间间隔为 t,自行车前后轮轴的距离为 L,所以能求出平均速度,故 C 正确故选 C点睛:解
4、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以及平均速度定义式注意物理公式的理解和运用3.2018 年 9 月 2 号刚刚结束的亚运会中,中国队包揽了跳水项目的全部 10 金。图示为跳水运动员在走板时,从跳板的 a 端缓慢地走到 b 端,跳板逐 渐向下弯曲,在此过程中,该运动员对跳板的( )A. 摩擦力不断增大B. 作用力不断减小C. 作用力不断增大D. 压力不断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A、D 项:设跳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由于运动员从 a 到 b 过程中,跳板逐渐向下弯- 3 -曲即 增大,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与重力沿板向下的分力等大反向,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垂直板方向的分力
5、,所以摩擦力增大,压力减小,故 A 正确,D 错误;B、C 项:运动员对跳板的作用力即压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由平衡可知,此合力运动员的重力等大反向,所以运动员对跳板的作用力不变,故 B、C 错误。故应选 A。4.“天津之眼”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是天津市的地标之一。摩天轮悬挂透明座舱,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 在最高点,乘客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C. 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冲量为零D. 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摩天轮运动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乘客的速度大小不
6、变,则动能不变,但高度变化,所以机械能在变化,选项 A 错误;圆周运动过程中,在最高点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 ,所以重力大于支持力,选项 B 正确;转动一周,重力的冲量为 I=mgT,不为零,C 错误;运动过程中,乘客的重力大小不变,速度大小不变,但是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根据 P=mgvcos 可知重力的瞬时功率在变化,选项 D 错误故选 B5.有 a、b、c、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 b 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 4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B. c
7、 在 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 6C. 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 20 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根据 比较 a 与 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再比较 c 的向心加速度与 g 的大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得出角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分析弧长关系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判断 d 与 c 的周期关系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则知 a 与 c 的角速度相同,根据知,c 的向心加速度大由 ,得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则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 b 的向心加速度,而 b 的向心加
8、速度约为 g,故知 a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g,故 A 错误;c 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是 24h,则 c 在 4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故 B 错误;由 ,得 ,卫星的半径越大,速度越小,所以b 的速度最大,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故 C 正确;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知,卫星的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所以 d 的运动周期大于 c 的周期 24h,不可能为 23h,故 D 错误6.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R 1、R 2为定值电阻,R 2Rr,且 R1大于滑动变阻器 R。的最大阻值,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 P 由最上端滑到最下端,若理想电压表 V1、V 2和理想电流
9、表 A 的读数改变量的大小分别用U 1、U 2、I 表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 -A. B. C. 电源的内阻消耗功率先减小,再增大D. 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再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臂 P 由上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滑片上侧电阻与 R1 串联后与变阻器滑片下侧并联的总电阻一直变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和路端电压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对应的电流和电阻关系,再根据功率公式分析功率的变化【详解】由图可知,电流表与 R0的下部分串联、R 1与 R0的上部分串联,二者再并联后与 R2串联;电流表中的电流小于流过 R2的电流,故 ,故 A 错误;
10、电压表 V 测量路端电压,则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等于内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在滑片向下滑动过程中,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并联部分电压减小,流过 R1的电流减小,故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增大,因此总电流的变化量小于 A 中电流的变化,因此 r,故 B 正确;由 B 的分析可知,总电流增大,故电源的发热功率一直增大,故 C 错误;由于外电阻一定大于内电阻,而在改变中外电阻减小,故外电阻越来越接近内电阻,故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故 D 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滑动变阻器滑片 P 从最上端中间最下端总电阻变化情况的判断7.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已经进入
11、人们的视线小到手表、手机,大到电脑、电动汽车的充电,都已经实现了从理论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下图给出了某品牌的无线充电手机利用电磁感应方式无线充电的原理图关于无线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A. 无线充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 只有将充电底座接到直流电源上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C. 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D. 无线充电技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答案】C【解析】【详解】无线充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不是“电流的磁效应”现象,故 A 错误;当充电设备通以恒定直流,无线充电设备不会产生交变磁场,那么不能够正常使用,故 B 错
12、误;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故 C正确;无线充电技术是电磁感应现象,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选项 D 错误;故选 C.8.3 个质量分别为 m1、 m2、 m3的小球,半径相同,并排悬挂在长度相同的 3 根竖直绳上,彼此恰好相互接触。现把质量为 m1的小球拉开一些,如图中虚线所示,然后释放,经球 1 与球2、球 2 与球 3 相碰之后,3 个球的动量相等。若各球间碰撞时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则 m1 m2 m3为( ) A. 631 B. 231 C. 211 D. 321【答案】A【解析】【详解】因为各球间发生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则碰撞过程机
13、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因碰撞后三个小球的动量相等设为 p,则总动量为 3p。由机械能守恒得 ,即,代入四个选项的的质量比值关系,只有 A 项符合,故选 A。- 7 -【点睛】本题要注意灵活设出中间量 p,从而得出正确的表达式,再由选择得出正确的条件9.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D. 发现少数 a 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答案】AB【解析】【分析】由玻尔理论可知,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轨道的半径是特定的;
14、卢瑟福通过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从而即可求解【详解】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轨道的半径是特定的。故 A 错误。光电效应实验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 B 错误。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故 C 正确。 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故 D 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 AB.10.有一个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它的边界 MN 左侧为无场区,右侧是匀强磁场区域,如图(甲)所示,现让一个金属线框在纸平面内以垂
15、直于 MN 的恒定速度从 MN 左侧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线框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 i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进入磁场区域的金属线框可能是下图的( )- 8 -A. B. C. D. 【答案】BC【解析】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BLv,设线框总电阻是 R,则感应电流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感应电流先均匀变大,后恒定,最后均匀减小,由于 B、v、R 是定值,则导体棒的有效长度 L 应先变长,后恒定,最后均匀减小,且 L 随时间均匀变化,即 L 与时间t 成正比A 图中闭合圆环匀速进入磁场时,有效长度 L 先变大,后变小,但 L 不随时间均匀变化,不符合题意,故 A 错误;B 图中六
16、边形线框进入磁场时,有效长度 L 先均匀增大,后恒定,最后均匀减小,符合题意,故 B 正确;C 图中梯形线框匀速进入磁场时,有效长度 L 先均匀增加,后不变,最后均匀减小,符合题意,故 C 正确;D 图中三角形线框匀速进入磁场时,有效长度 L 先增加,后减小,且随时间均匀变化,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故选 BC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感应电流的图象题,熟练应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公式、欧姆定律、分析清楚图象特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乙分子沿 x 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 E。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一 E,若两分子所具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长沙市 中学 2019 届高三 物理 学期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