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学案1新人教版.doc
《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学案1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学案1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9 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李仕才【预习】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那么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最基本原因是( )A.反对各族的斗争 B.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往C.各族之间的战争 D.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答案】B【学习目标】 1.讲述淝水之战的过程,学习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2.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理解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交融,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3.理解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方式和意义。【重点难点】1、重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难点:理解北方
2、民族大交融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 【自主学习】1淝水之战:4 世纪后期, 族建立的 统一了黄河流域。 年, 与东晋展开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此次战役后, 很快土崩瓦解, 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2386 年, 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 年,北魏统一了北方。3北魏孝文帝把都城迁到 。迁都以后,接着又推行出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使用 ,禁用鲜卑语;以 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 等。这些措施,促进了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 。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各民族不仅在 上密切交往,在 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3、,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 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 和 ,并为以后 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合作探究】1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 80 万,而东晋仅 8 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2.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3评价北魏孝文帝。4.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点?2【当堂达标】1.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淝水之战发生在 4 世纪后期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2.下面是同学们在课堂上表演的
4、课本剧,请你判断一下,他们学习的内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 )A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C迁都洛阳 D提倡与汉族通婚4.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 。 ”这一举措是( )A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C孝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5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6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符合统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级 历史 上册 19 北魏 政治 北方 民族 交融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