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80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关于交通肇事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罪是过失犯罪(B)本罪的过失只能是过于自信的过失(C)本罪是结果犯(D)本罪的主体是已满 16 周岁的自然人2 关于交通肇事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罪的交通工具只能是机动车(B)本罪是单纯的一罪(C)本罪存在着结果加重犯的情形(D)本罪必须发生在道路上3 关于危险驾驶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罪是危险犯(B)本罪必须发生
2、在道路上(C)本罪的交通工具既可以是机动车,也可以是非机动车(D)实施本罪行为,又触犯交通肇事罪的,应择一重罪论处4 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 1 万余元。关于甲的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5 某施工工地升降机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刘某报告事故时隐瞒了自己按下启动按钮的事实。关于刘某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间接)故意杀
3、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谎报安全事故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6 甲到本村乙家买柴油时,因屋内光线昏暗,甲欲点燃打火机看油量。乙担心引起火灾,上前阻止。但甲坚持说柴油见火不会燃烧,仍然点燃了打火机,结果引起油桶燃烧,造成火灾,导致甲、乙及一旁观看的丙被火烧伤,乙、丙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检测,乙储存的柴油闪点不符合标准。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危险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C)放火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7 甲是某搬运场司机,在搬运场驾车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不慎将另一职工轧死。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理(B)按交通肇事罪处理(C)按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理(D)按意外事件
4、处理8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既遂标准是( )(A)生产金额 5 万元以上(B)生产金额 15 万元以上(C)销售金额 5 万元以上(D)销售金额 15 万元以上9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既遂标准是;( )(A)货物价值金额达 5 万元以上(B)偷逃应缴关税数额达 5 万元以上(C)货物价值金额达 15 万元以上(D)偷逃应缴关税数额达 15 万元以上10 下列行为人中,能成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主体的是( )(A)工商局局长(B)国有公司董事长(C)事业单位负责人(D)民营企业销售经理11 关于生产、销售假药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罪是典型的行为犯(B)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
5、也可以是单位(C)该罪的对象假药,既可以是给人服用的,也可以是给动物服用的(D)该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法条竞合关系12 关于伪造货币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伪造货币后又出售的,成立伪造货币罪一罪(B)伪造货币后又运输的,成立伪造货币罪一罪(C)伪造货币后又使用的,应实行数罪并罚(D)伪造货币后又持有的,成立伪造货币罪一罪13 关于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者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后者则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B)二者的对象都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C)二者的主体都可以是自然人(D)二者的主体都可以是单位14 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6、(A)本罪是故意犯罪(B)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本罪行为的,应当从重处罚(C)本罪是行为犯(D)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是本罪的行为方式之一15 关于集资诈骗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罪的成立要求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B)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C)集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可以判处死刑(D)本罪的成立要求数额较大16 关于贷款诈骗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罪的成立要求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B)本罪的对象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C)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D)本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7、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7 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的( )(A)生命(B)健康(C)财产(D)人18 关于爆炸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罪是危险犯(B)该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C)该罪与故意杀人罪之间存在想象竞合关系(D)该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19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 危险物质 ”包括( )(A)毒害性物质(B)放射性物质(C)传染病病原体(D)杀伤性物质20 恐怖活动组织的特征是( )(A)恐怖活动组织一般都
8、带有明显的政治性目的(B)恐怖活动组织一般都危害公共安全(C)恐怖活动组织是犯罪集团的一种特殊形式(D)恐怖活动组织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暗杀、绑架、放火等严重暴力犯罪行为21 下列行为属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行为方式的是( )(A)超过限额或者不按规定的品种制造、销售枪支(B)制造无号、重号、假号的枪支(C)非法买卖、邮寄枪支(D)将枪支走私出境22 下列行为不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 )(A)甲驾车在公路转弯处高速行驶,撞翻相向行驶车辆,致 2 人死亡(B)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他人所驾汽车,致 2 人死亡(C)丙醉酒后驾车,刚开出 10 米就撞死 2 人(D)丁在繁
9、华路段飙车,2 名老妇受到惊吓致心脏病发作死亡23 关于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犯罪关系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酒后驾车撞死一行人,下车观察时,发现死者是其情敌刘某,甲早已预谋将刘某杀死。甲的行为应为故意杀人罪,而不能定为交通肇事罪(B)乙明知车辆的安全装置不全,仍然指使其雇员王某驾驶该车辆运输货物;王某明知车辆有缺陷,仍超速行驶,造成交通事故,导致 1 人死亡。乙与王某均构成交通肇事罪(C)丙在施工场地卸货倒车时,不慎将一装卸工人轧死。丙的行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而不是交通肇事罪(D)丁在一高速公路上驾车行驶时,因疲劳过度将车驶出高速公路,将行人常某撞死。对丁的行为应认定为交通肇事
10、罪,而不是过失致人死亡罪24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B)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的(C)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的(D)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25 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 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
11、死亡。甲驾车逃离。甲的行为不构成( )(A)故意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简答题第 26-2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简述投放危险物质罪27 简述交通肇事“ 因逃逸致人死亡 ”辨析题第 28 小题,8 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区别在于破坏行为的直接指向不同,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法条分析题第 29 小题,10 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9 刑法第 121 条:以暴力、胁迫
12、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问题:请对该条文中的死刑条款进行分析。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0 【案情】某施工工地升降机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刘某报告事故时隐瞒了自己按下启动按钮的事实。【问题】请对刘某的行为进行分析。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80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正确答
13、案】 B【试题解析】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是过失犯罪,且为结果犯。行为人虽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没有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不成立本罪。本罪的过失,既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主体是已满 16 周岁的具有辨认能力、控制能力的自然人。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危害公共安全罪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交通肇事罪存在的时空范围仅限于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即在“道路”范围内,具体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
14、公众通行的场所。本罪的交通工具,一般都是机动车,但也可以是非机动车,如自行车。根据刑法第 133 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系结果加重犯,处 7 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危害公共安全罪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本罪与交通肇事罪一样,都只能发生在道路上,具体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不同的是,本罪的交通工具,只能是机动车,不能是非机动车。根据刑法第 133 条的规定,实施危
15、险驾驶行为,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危害公共安全罪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包括危险气体、液体、固体。投放行为的方式包括:(1)将危险物质投放于供不特定或多数人饮食的食品或饮料中;(2)将危险物质投放于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3)释放危险物质,如将沙林、传染病病原体释放于一定场所。本案中,甲先后实施了投放危险物质和销售
16、有毒、有害食品两个行为,触犯了两个法益,应实行数罪并罚。之所以不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因为该罪名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兜底性罪名,换言之,能成立投放危险物质罪,就不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危害公共安全罪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的行为主体为自然人,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至于企业的性质,则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本罪的责任形式是过失,既
17、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由于不能遇见或者不能抗拒的自然现象引起的事故,以及因为技术条件或设备条件的限制而无法避免的事故,由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不能认定为本罪。谎报安全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具体是指矿山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负责生产经营管理的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但不包括对安全事故本身负有责任的人员,即不包括行为已经构成相关安全事故犯罪的主体。本案中,行为人刘某在工地升降机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被害人死亡,主观方面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成立重大
18、责任事故罪。由于其是事故人本人,不具有报告的职责,不能成立谎报安全事故罪。之所以不选择 B项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因为该罪名与重大责任事故罪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法条竞合关系,应适用特别法,即重大责任事故罪。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危害公共安全罪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关于 A 项。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案中甲的行为不符合危险物品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故 A 项不当选。关于 C 项。放火罪是典型的故意犯罪,而本案中甲的行为是过失的,故C 项不当选。关于 D 项。
19、重大责任事故罪必须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本案甲的行为不符合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要件。故 D 项不当选。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危害公共安全罪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交通肇事罪存在的时空范围仅限于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即在“道路”范围内,具体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只能以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罚。本案发生在搬运场,系道路范围外,不成立交通肇
20、事罪,只能成立重大责任事故罪。因此,C 项当选。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危害公共安全罪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 5 万元以上的行为。本罪的既遂标准是销售金额达 5 万元以上,凡是已经达到 5 万元以上的,即成立本罪的既遂。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走私刑法第 151 条、第 152 条、第 347 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纳税额较大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模拟 8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