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辽宁省辽南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2010-2011学年辽宁省辽南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辽宁省辽南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辽宁省辽南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 614C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答案: C 最近美国宇航局( 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 104倍的 “超级温室气体 ” 全氟丙烷( C3F8), 并提出用其 “温室化火星 ”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B、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C、相同压强下,沸点: C3F8 C3H8 D、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
2、性键 答案: D 几种短周期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L M X R T 原子半径 /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主要化合价 m 2 3 6、 -2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大小: r(M3) r(T2-) B R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弱于 L原子 C X单质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XO3 D L、 X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答案: B 反应 A 3B 2C 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v(A) 0.15mol/(L s) v(B) 0.6mol/(L s) v(C) 0.5mol/(L s) v (D) 0.45
3、mol/(L s),则反应进行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 B C D 答案: D 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右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已知断裂 1molNN 键吸收 193kJ热 量,断裂1molNN键吸收 941kJ热量,则 A N4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1molN4气体转化为 N2时要吸收 748kJ能量 C N4是 N2的同位素 D 1molN4气体转化为 N2时要放出 724kJ能量 答案: D 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 B每个水分子内有两个氢键 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能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
4、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答案: C 考点:含有氢键的物质;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析:氢键是介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但比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强,常存在与分子间,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解: A由于 HF中 H-F键能较大,则 HF较稳定,与氢键无关,故 A错误; B水分子内不存在氢键,氢键存在于水分子之间,故 B错误; C由于氢键作用力较一般分子间作用力强,则氢键能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故 C正确; D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故 D错误 故选 C 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共 10g,其密度是相同
5、条件 下H2的 12.5倍,该混合气通过 Br2水时, Br2水增重 8.4g,则组成该混合气的可能是 A甲烷、乙烯 B丙烷、乙烯 C乙烷、丙烯 D甲烷、丙烯 答案: A 如图 20070126 甲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 ,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图乙所示,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 B 100 时,两种烃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 CO2和 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该混合烃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甲烷 B一定含有乙烯 C一定含有苯 D一定不含乙烯 答案: A 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
6、确定的计算 分析:根据图象判断一定物质的量的混合物完全燃烧生成的 CO2和 H2O的物质的量关系,进而计算混合烃中 C、 H原子个数关系,则得到平均分子式,根据平均分子式进行判断 解:由图象中的线性关系,选取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为 1mol作研究,生成的CO2和 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6mol和 2mol,故其平均分子组成为 C1.6H4,由于碳原子数小于 1.6的烃只有甲烷一种,因此一定含有甲烷; CH4分子中含 4个氢原子,故另一种分子中一定含 4个氢原子,且其碳原子数大于 1.6,故可能是乙烯,一定不含有苯 故选 A 将等物质的量的 A、 B混合于 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A
7、( g) +B( g)xC( g) +2D( g),经 4min后测得 D的浓度为 0.5mol/L, c( A): c( B)=3: 5,以 C表示的平均速率 v( C) =0.125mol L-1 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B)=0.125 mol L-1 min-1 B 4min时, A的物质的量为 0.75mol C该反应方程式中, x=1 D 4min时, A的转化率为 50 答案: D 以下反应最 符合 “绿色化学 ”原子经济性(即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品)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用 Si
8、O2制备高纯硅 答案: A 北京时间 3月 11日 13点 46分,日本海域发生了里氏 9.0级强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更直接导致了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全球引起了核恐慌,许多国家都已检测出来自福岛核泄漏的放射性 131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第四周期元素 B 131I2与 127I2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31I的中子数是 78 D碘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 131 答案: C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素异形体 分析: A、碘是第五周期元素,最外层有 7个电子 B、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C、原子中中子数 =质量数 -质子数 D、碘元素的近
9、似相对 原子质量为 127 解: A、碘的原子序数是 53,碘是第五周期元素,故 A错误 B、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但 131I2与 127I2是同一物质,故 B错误 C、 131I中质子数是 53,质量数是 131,中子数 =质量数 -质子数 =131-53=78,故C正确 D、碘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各同位素质量数分别与丰度乘积之和,所以碘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不是 131,故 D错误 故选 C 2010 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 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辽宁省 协作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