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有关的是 A食盐放在水中片刻后消失了 B食醋洒在大理石台面上产生气泡 C烧菜用过的铁锅,放置后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D用食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水垢的主要成分为 CaCO3、 Mg(OH)2 答案: C 试题分析:食盐溶于水,是物理变化, A错误;醋酸与碳酸钙生成醋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故 B、 D错误;铁在氧气、水存在时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C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质量分数为 a%,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 L 1的 Na
2、Cl溶液,蒸发溶剂,恢复到原来的温度,若物质的量浓度变为 2c mol L 1,则质量分数变为(蒸发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且 NaCl溶液的密度大于 1g/mL) A等于 2a% B大于 2a% C小于 2a%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质量分数为 a%,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 L-1的 NaCl溶液,设密度是1,所以 c= 质量分数为 a%,物质的量浓度为 2c mol L-1的 NaCl溶液,设密度是 2,质量分数是 w%,所以 2c= ,整理得 氯化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所以 1 2,即 w% 2a%答案:选 C.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ClO2是一种消毒杀
3、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lO2: 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 (方程式中 H为 +1价, O为 -2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ClO3在反应中失电子 B ClO2是氧化产物 C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 1 molKClO3参加反应有 2mol电子转移 答案: C 试题分析: KClO3是氧化剂反应中氯元素由 +5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生成 +4价的二氧化氯, A错误; ClO2是还原产物, B错误;草酸作还原剂中的碳元素由 +3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成 +4价的二氧化碳,被氧化, C正确
4、; 1 molKClO3参加反应有 1mol电子转移, D错误,故答案:选 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检验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 Cl- B加入硝酸后的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 SO42- C加入盐酸后,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 CO32- D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 OH-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碳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等也能够与硝酸银生成沉淀,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故 A错误;能够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
5、稀盐酸白色沉淀的离子有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故 B错误;若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原溶液中至少含有 HCO3-HSO3-、 SO32-、CO32-离子中的一种,故 C错误;加入酚酞显红色,说明是碱性溶液,一定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离子的检验 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盐酸与氨水反应 H+OH- =H2O 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a2+2OH-+Cu2+SO42-=BaSO4+Cu(OH)2 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Ag+Cu=Cu2+Ag D铁与稀盐
6、酸反应 2Fe+6H+=2Fe3+3H2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的形式, A 错误;硫酸铜中滴加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 B正确;离子方程式中电荷数不守恒,应该为 2Ag+Cu=Cu2+2Ag, C错误;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故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离子方程式书写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含有 NA个氦原子的氦气的体积约为 11.2L B标准状况下, 44.8L H2O的分子数为 2NA C常温常压下, 22g CO2含有原子总数为 1.5NA D含有 1mol HCl 的稀盐酸与
7、足量的铁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2NA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故 NA个氦原子的氦气的体积约为 22.4L, A错误;标准状况下,水是非气态物质, B错误;质量与温度、压强无关,故22g CO2的物质的量为 0.5mol,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3个原子,故含有原子总数为 1.5NA, C正确; 1mol盐酸生成氢气,转移电子总数为 NA,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的是 A将 58.5g NaCl固体溶于 1 L水中所得溶液 B将 22.4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 1 L的溶液 C从 1L 10mo
8、l/L的浓盐酸中取出的 100mL溶液 D将 4g NaOH固体溶于水中配成的 100 mL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58.5g NaCl固体溶于 1 L水,溶液的体积不再是 1L,故浓度小于1mol/L, A错误;状况为标明,故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1mol,B错误;取出来的浓度与原溶液是相同的,浓度为 10mol/L, C错误;将 4g NaOH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溶于水中配成的 100 mL溶液, c= =1mol/L,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下图表示 1gO2与 1g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 (p)与温度 (T)的关系,则 X气体可能是
9、A N2 B CH4 C CO2 D NO 答案: C 试题分析:体积相同、温度相同时,气体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根据图象知,相同温度下,氧气压强大于 X气体,说明氧气的物质的量大,根据 n= 知,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氧气的物质的量大于 X,则氧气的摩尔质量小于 X,这几个选项中只有二氧化碳摩尔质量大于氧气,故选 C 考点:阿伏伽德罗定律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 完成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利用沸点差异制备蒸馏水,图中蒸馏装置正确,故 A正确;B碘与酒精不分层,不能利用图中分液装置分离,故 B错误; C在烧杯中称量 NaOH,不能利用图中装置称量,
10、故 C错误; D转移溶液应利用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故 D错误;故选 A 考点:实验方案的评价 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Mg2 Cl OH B MnO4 HCO3 OH K+ C Fe3+H+ SO42 CH3COO D K+ NO3 CO32 Na 答案: D 试题分析: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A错误;高锰酸根离子是紫色, B错误; Fe3+ 溶液呈黄色, C错误; D能大量共存,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离子共存 下列仪器 蒸馏烧瓶 试管 蒸发皿 容量瓶 冷凝管 烧杯中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
11、析: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等,其中试管是玻璃仪器;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蒸馏烧瓶、圆底烧瓶等,答案:选 B. 考点:化学实验中的仪器选用 关于 KOH溶液和 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的分散质都属于碱 B两者均为有色不透明的分散系 C两者分散质的直径都介于 10 9 10 7m之间 D两者都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 OH-的化合物。所以 A正确。KOH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 B错误。 KOH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Fe(OH)3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nm至 100nm之间。 C错误。 KOH溶液不发生
12、丁达尔效应,不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胶体的性质 量取 10mL碘的饱和水 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注入 4mL四氯化碳,用力振荡后静置,实验现象为 A液体分层,上层为四氯化碳层,黄色 B液体分层,上层为水层,紫色 C液体分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紫色 D液体分层,下层为水层,黄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四氯化碳为常见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碘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量取 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 4mL四氯化碳,用力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为紫色,答案:选 C. 考点:萃取原理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13、的是 A用规格为 10mL的量筒量取 6.2mL的液体 B用蒸发方法使 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溶液完全蒸干 C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D制取蒸馏水时,冷凝管中冷凝水应由下口进,上口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量筒是粗略测量液体体积的容器,且量取溶液时符合大而近的原则,A正确;用蒸发方法使 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B错误;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量蒸汽的温度, C正确;冷凝管中的水下口进上口出,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标准状况下有 6.72LCH4 3.011023
14、个 HCl 13.6gH2S 0.2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判断从小到大顺序不正确的是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氢原子数: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3.011023个 HCl的体积 V= Vm=0.5mol22.4L/mol=11.2L,13.6gH2S的体积 V= Vm= 22.4L/mol=8.96L, 0.2molNH3的体积V=0.2mol22.4L/mol4.48L,所以体积关系为: ,故 A错误;B、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密度关系为: ,故 B正确; C、 6.72LCH4的质量是 m=16g/mol=4.
15、8g, 3.011023个 HCl的质量为0.5mol36.5g/mol=18.25g, 0.2molNH3的质量是 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关系是 ,故 C正确; D、 6.72LCH4的物质的量为 0.3mol,所以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1.2mol, 3.011023个 HCl的物质的量为 0.5mol,所以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5mol, 13.6gH2S的物质的量为 0.4mol,所以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8mol, 0.2molNH3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6mol,氢原子数目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氢原子数关系是 ,故 D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湖北省 襄阳 市四校高一 上学 期期 联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