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茚旺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
《云南省茚旺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茚旺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 2019 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 3 月半月考语 文2019.3.25一、现代文文本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中国古代对吏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法、道各派皆有其特色鲜明的吏治理论和方案。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并从“人性善”的前提出发,对权力行使者寄予“自我良善”的期待。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礼约束官员。儒家相信人的道德自觉和内心的自我约束,希望通过对权力执掌者的道德引导和改造,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
2、。孔子有关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首先是针对执政者提出的,其“庶人之礼”与“士人之礼”的区别,同样意在给权力执掌者提出更高的道德性要求。在儒家的社会等级理论中,统治者阶层优越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要与其重大的伦理责任相对应:士者为仕,不仅要自己修身以成仁,还要为“一国兴仁” ,为“天下兴仁” ,要“泽加于民” 。儒家的吏治思想内涵存在于其博大的“仁学”理论体系中。这一理论所构建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为权力执掌者的自我约束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其反复强调和敦促统治者以德修己、立身惟正的理念,也对现实政治和吏治产生了积极影响。与儒家“伦理学”思路不同,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出发,强调君主运用“法”
3、“术”相结合的手段控制驾驭百官臣下。法家批判儒家喻君臣为父子的“亲情谎言” ,而以“上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的政治关系,在“君臣利异”及“坏人”假设的前提下,主张对臣下全面防范、制约。韩非子认为人君若要等待臣下“忠其心、诚其意、不我叛” ,必将陷于被动。对待臣子,君主唯有主动出击,科之以法、驭之以术,方可立于不败。因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法家吏治思想的核心:严明赏罚,奖功罚过广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处罚官吏的违法行为,督促官吏尽职守法。在以法治吏的同时,为君主者还必须懂得和善于运用权术驾驭臣下:暗中试探、观察、发现、控制、打击臣下的种种不轨行为,以“非常”手段实现权力控制。 “法
4、”与“术”相互配合,构成法家吏治主张的主体框架。在吏治问题上,道家对现实中的政府权力及制度的合法性心存质疑:“大道废,有仁义”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在道家看来,现实中的圣人及其礼法制度都是失道的产物,它们的存在和正当性于天道无据,甚至是违反天道的结果。在道家观念中,政治实为“恶之源” ,只有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作为,实现“权力谦抑” ,2才能矫治天下乱象。在现实的吏治问题上,道家的主张和理论贡献如下:主张“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的权力价值取向,为吏治的开展提供前提和方向;以“守道” “无为”为权力运行法则,借此批判现实政府的扰民之政,主张废止“损不足以奉有余”的
5、“恶法” ;以效法天道、抱朴守真、崇俭寡欲等修身理论告诫天下人秉持中和,克服贪欲和自我膨胀,对执掌权力的官员来说,以上告诫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摘自孙季萍封建帝制下吏治的努力与无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儒家认为士者为仕,自己要修身成仁,也要为“一国兴仁”,其博大的仁学体系成为后来选择权力执掌者的标准和依据。B.孔子认为执政者应该具备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并希望以此引导改造社会,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C.法家的吏治理论否定了儒家的君臣“亲情谎言”,以“上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的政治关系, 主张使用“法”“术”实现权力控制。D.法家和道家的
6、吏治思想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恶”,明显有别于儒家“人性善” 的思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 章 采 用 了 总 分 结 构 , 论 证 儒 、 法 、 道 三 种 思 想 对 中 国 古 代 吏 治 进 行 的有 意 义 的 探 索 。B.本 文 主 要 采 用 举 例 论 证 的 方 法 , 说 理 透 彻 , 明 确 地 指 出 了 三 种 吏 治 思 想各 自 的 特 点 。 C.主 体 部 分 对 三 种 吏 治 思 想 的 阐 述 , 对 比 色 彩 明 显 。 法 家 和 道 家 思 想 都 对儒 家 思 想 存 疑
7、。D.作 者 对 儒 、 道 思 想 持 有 明 显 的 褒 扬 态 度 , 但 在 对 法 家 的 介 绍 中 却 暗 含 一种 批 评 态 度 。 3.根 据 原 文 内 容 , 下 列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3 分)A.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但在本文中难以找到“君权神授”观点的理论支撑。B.法家思想从“人性自利”出发,统治者在此思想下来治理百官,不能被动等待百官的忠诚,而要“ 法”与“术”并用。C.因为认识到政治实为“恶之源” ,所以道家的吏治思想主张“守道” “无为” ,即现实3政府不能有所作为,否则即为扰民。D.道家思
8、想明显不同于儒家、法家思想,但它有很多积极合理的主张,其中一些主张对封建统治者来说,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地泉之灵林 子十月。一场秋雨。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广西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缀饰静静扬弃。山舒缓,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飘然的出走。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秋天,我们真该遗忘一回,
9、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开目光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神秘。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兴安灵渠。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乡愁的幽渺。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绵延而凝重,巧思而奇绝,蕴含诸多世间奥义。她婉约,曼转,不骄不躁,不温不火,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听任着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 “米泉” ,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性感而陶醉!而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和积淀中,万斛泉
10、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它滋养土地,济世济人达两千多年。今天,它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茗。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是的,我也突然聊发白日狂,梦见一只千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巧的白翅凌空。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他连着地气,张望天空,一步步盈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像佛陀地涌金莲,惹人惊叹而静思。这也是生活的诗,每一字每一句都从土里冒出来,弥漫开来,荡漾而去,导引着你一起去体认着那一份份宽阔、坦荡、从容和深邃。地泉之灵,使我感到股股
11、泉眼在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开凿灵渠,古人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湘江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水势平缓,便于行船。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相约与4离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实。灵渠,婀娜蜿蜒于起伏的青山碧水,联姻湘江、漓江,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流光溢彩的繁华。灵渠的不朽,在于非常之“灵” 。其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个细节,都是天衣无缝地配合与交结,
12、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成为屹立两千多年的“神灵” 。当然,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灵渠的“灵”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现代的灵渠,用依然不变的灵气和谐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历史的延伸。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很多的事,拐个弯或许就海阔天空,万里无云。很多时候,或许绕一下路,前方就一笑见天。此时,灵渠像明亮的眼,凝视着我们,教导着我们:把内心放在水中,慢慢清洗。淘洗多余的存储,让尘世的灵光照亮内心的圣洁
13、和单纯。然后,再让心与心靠近,让心灵相通。我想,这也正是地泉千年不变的灵魂所系吧。(选自南方日报2011 年 11 月 30 日,略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十月。一场秋雨。 ”简洁明了而意味深长地交代了时间,营造了凄清惆怅的氛围。B灵渠从漓江水流淌过来,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给人一种厚重飘逸的感觉。C灵渠更像一只鹤,凝聚了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胆识,铸就了智慧和底气的魂魄。D当海阳河流来大水时,通过灵渠把洪水排泄到湘江故道,保证运河和行船的安全。5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加以赏析。 (6 分) 6. 请结合全文探究标题“地泉之灵
14、”的意蕴和作用。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520002016 年粤港澳大湾区 GDP 及同比增速注GDP 同比增速:第 n 年的 GDP 绝对额与第 n1 年的 GDP 绝对额相比的增长幅度(%) 。 (摘编自粤港澳大湾区:演进发展、国际镜鉴与战略思考 , 改革与战略2018 年第 3 期) 材料二: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深圳、珠海等 9 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
15、区、四个核心城市, “一二三四”格局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显著特点和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土地面积达 5.6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 6800 万,被视为全球经济未来的第四个增长极。从面积、人口、GDP 总量等方面对标纽约湾、旧金山湾、东京湾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初具世界级湾区规模。据 2017 年统计数据,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 GDP 总量已突破 10 万亿元。以 2016 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旧金山湾区,逼近纽约湾区;经济增速分别是纽约湾区的 2.26 倍,东京湾区的 2.19 倍,旧金山湾区的 2.93
16、倍。 (摘编自粤港澳大湾区来了! , 中国经济周刊2018 年15 期)材料三: 湾区对科技创新资源具有集聚效应,湾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高质量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高能创新要素集聚和发达,科技、金融与产业化的市场机制完善,高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发达。粤港澳大湾区既背靠珠三角地区强大的制造产业体6系,又有全球前沿的高科技产业与人才汇聚,已经成为连接国际先进技术和产品的重要平台。结合科技变革趋势,构建创新体系,培育创新空间,实现创新驱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需求。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 1 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3 个国家创新型城市、43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超过 200
17、所普通高校和 200 万在校大学生。其中,香港和广州拥有 8个国家级高新园区、16 个“863”基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平台与空间载体。截至 2015 年底,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 2 万家,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总量为 155074 件。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还培育了一批领先世界的创新型企业,在全球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摘编自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特征、瓶颈与策略探讨 , 岭南学刊2018年第 4 期)材料四: 广州南沙地处珠江出海口和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距香港 38 海里、澳门 41海里,在整个大湾区中,南沙具有天然地理优势。广州要集中力
18、量建设南沙自贸区,让自贸区真正成为对外贸易、吸引投资以及企业走出去的门户枢纽。广州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要以广府文化为粤港澳重要的文化资源和黏合资源,让广州的“软实力”在湾区的整合中发挥独特的价值。广州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突出位置,2016 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800 多家,总数达到 4700 多家,科技创新企业超过 12 万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近 190 家,新引进世界 500 强项目 16 个、投资 272 亿元。广州 GDP 总量大,但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企业活力相对弱一些。特别是金融产业目前比较薄弱,如果能够探讨出新的模式,会给大湾区注入新的动力。(摘编自大湾区龙头城市之广州发
19、挥“9+2”排头兵作用 , 小康2017年 17 期)7.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从 2000 年的两万多亿到 2016 年的九万亿左右,粤港澳大湾区的 GDP 总量十七年间增长了三倍多,尽管前几年增长幅度不大,但总体上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B. 就 GDP 同比增速来说,20012004 年呈增长态势,20042007 年基本保持稳定,20072012 年波动较大,20122016 年间则略有波动,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C. 2007 年的 GDP 同比增速约为 17%,之后快速降低,到 2009 年跌至谷底,这表明72008 年和 2009
20、 年经济走势下滑,2010 年则快速反弹,同比增速为历年最快。D.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 GDP 总量已达到较高水平,表明大湾区经济当前颇具实力,但从同比增速已放缓的趋势来看,大湾区经济进一步发展须注入新动能。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粤港澳大湾区以“9+2”城市群的规划发展和“一二三四”格局为显著的特点,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B. 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了多个创新平台和载体,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科技企业,这都有利于打造世界级科技产业创新基地。C. 2016 年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超过原有总量
21、,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企业活力极大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经济结构得到优化。D. 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科技创新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都具有规模效应与集聚优势,将成为全球经济未来的第四个增长极,并释放巨大能量。9.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发展具备了哪些基础?广州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6 分)二、古诗文阅读阅读(共 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高鸣字雄飞,真定人,少以文学知名。河东元裕上书荐之,不报。诸王旭烈兀将征西域,闻其贤, 遣使者三辈召之,鸣乃起。为王陈西征二十余策,王数称善,即荐为彰德路总管。世祖即位,赐诰命金符,已而召
22、为翰林学士,兼太常少卿。至元五年,立御史台,以鸣为侍御史,风纪条章,多其裁定。寻立四道按察司,选任名士,鸣所荐居多,时论咸称其知人。天下初定,中书、枢密事多壅滞,言者请置督事官各二人,鸣曰:“官得人,自无滞政,臣职在奉宪,愿举察之,毋为员外置人也。 ”七年, 议立三省,鸣上封事曰:“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且多置官者,求免失政也。但使贤俊萃于一堂,连署参决,自免失政,岂必别官异坐,而后无失文:政乎!故曰,政贵得人,不贵多官。不如一省便。 ”世祖深然之,议遂罢。川、
23、陕盗起,省臣8患之, 请专戮共尤者以止盗,朝议将从之。鸣谏曰:“制令天下上死囚,必待论报,所以重用刑、惜民生也。今从其请,是开天下擅杀之路,害仁政甚大。 ”世祖曰“善” ,令速止之。鸣每以敢言被上知,尝入内,值大风雪,帝谓御史大夫塔察儿曰:“高学士年老,后有大政,就问可也。 ”赐太官酒肉慰劳之,其见敬礼如此。九年,迁吏礼部尚书。十年,病卒,年六十六,有文集五十卷。(选自元史高鸣传 )10.下 列 对 文 中 画 波 浪 线 部 分 的 断 句 ,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 3 分 )A 臣 闻 三 省 设 自 近 古 其 法 由 中 书出 政 移 门 下 议 不 合 则 有 驳 正
24、或 封 还 诏 书 议合 则 还 移 中 书 中 书 移 尚 书 尚 书 乃 下 六 部 郡 国 B 臣 闻 三 省 设 自 近 古 其 法 由 中书出政 移 门 下 议 不 合 则 有 驳 正 或 封 还 诏 书 议合 则 还 移 中 书 中 书 移 尚 书 尚 书 乃 下 六部郡国 C 臣 闻 三 省 设 自 近 古 其 法 由 中 书 出 政 移 门 下 议 不 合 则 有 驳 正 或 封 还 诏 书 议 合 则 还 移 中 书 中 书 移 尚 书 尚 书 乃 下 六 部 郡 国 D 臣 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