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 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B)是否承认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2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人口因素(D)社会意识3 从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可以把社会意识区分为(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社会心理和社
2、会意识形式(C)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D)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4 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哲学范畴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社会形态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普遍,但它并没有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A)政治法律关系(B)血缘关系(C)宗族关系(D)生产关系6 马克思说:“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表明(A)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工具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反作用7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特
3、点有(A)一方面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异己的力量(B)总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C)总是通过暴力的形式进行调解(D)总是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8 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体(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体9 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生产和消费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0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是(A)劳动发展史(B)思想发展史(C)交往发展史(D)阶级斗争史11 马克思主义重视革
4、命的伟大作用,认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革命阶级的思想觉悟(C)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D)科学技术的进步12 “英雄造时势 ”与“时势造英雄”这两种观点(A)两者都是英雄史观的命题(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C)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D)两者都是唯物史观的命题13 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杰出人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 ,又是历史的“剧中人”。这是(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14 “基因决定论 ”认为,一个人的基因信息内容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心理内容乃至本质。这
5、种“ 基因决定论 ”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本质是天生的(C)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人的本质就是人类共有的本性15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16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巳”,这句话表明(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17 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
6、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关系18 马克思说:“ 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 这句话说明(A)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B)人的本质是从所有客体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C)社会关系决定人的社会地位(D)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凸显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地理环境自在自发地影响社会发展(B)地理环境通过社会生产转换为社会的内在要素而对社会发展起作用(C)劳动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器(D)地理
7、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程度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20 物质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理由在于(A)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B)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C)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D)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的2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下列观点中,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为基础的有(A)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
8、最基本的关系(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22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下列现象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有(A)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B)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23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A)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B)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它决定生产力的水平(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24 下列关于上层建筑的理解正确的有(A)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组成(B)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9、相互联系、相互制约(C)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意识的“物质的附属物 ”(D)政治上层建筑是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25 哲学家孔德认为:“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对他的这一看法,分析正确的有(A)他否认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B)他否认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统一(C)他的这一观点具有辩证法的倾向(D)他没有认识到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6 下列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一切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B)社会基本矛盾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
10、C)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D)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7 马克思主义指出,改革和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不同之处在于(A)改革属于社会形态的量变,革命属于社会形态的质变(B)改革不解决社会基本矛盾,革命解决社会基本矛盾(C)改革维护现有的国家政权,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D)改革适用于解决社会体制问题,革命适用于解决社会基本制度问题28 在当代,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科技发展与全球性问题的关系是(A)全球性问题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B)全球性问题是由于对科技使用不当造成的(
11、C)要解决全球性问题,必须限制乃至停止科技发展(D)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创造条件29 下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表述正确的有(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现代科技革命是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D)所有的人和阶级都是历史的创造者30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这段话说明(A)社会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无数个人意志创造社会历史(C)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D)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31 毛泽东
12、说:“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为(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条件的限制32 党的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有(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B)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C)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33 马克思说:“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句话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人可以创造或废除社会历史发展规律(C)历史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D)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34 历史唯物主义
13、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A)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B)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4 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爱尔维修说:“ 我们在人和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 人是环境的产物 ”。“造成各个民族的不幸的,并不是人们的卑劣、邪恶和不正,而是他们的法律不完善法律造成一切”。“必须有天才,才能用好法律代替坏法律 ”,“一些伟大的君主在那里召唤天才,天才则
14、召唤幸福。”“ 意见支配世界”。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材料 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摘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35 材料 1 为什么从“ 人是环境的产物 ”的观点出发却得出了 “意见支配世界”的结论?36 结合材料 2,说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观点。37 请说明材料 1 和材料 2 的根本分歧。3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有人以此为理由提出“创造者创造历史”的“新英雄史观”。在
15、“新英雄史观”看来,人类中的少数,即提出新的生产方式、设计新的流通方式、发明新的消费方式、创造新的社会分化或统一模式的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新的“ 英雄”是人类中新的文化信息的创造者,其中创立人类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大哲人、大科学家和大思想家是人类的大“英雄” ,而人类中的多数,即广大人民群众不过是行为的模仿者,并不是创造者。材料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
16、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请回答:38 材料 1 思想的错误倾向。39 材料 2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观点。40 根据材料 2,说明新时期如何坚持以人为本?40 阅读下列有关历史观的一组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 1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摘自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材料 2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发挥出
17、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材料 3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某一历史运动。只有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是根深蒂固的。心不是宗教的形式,因而宗教也不应当存在于心中;心是宗教的本质。摘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请回答:41 材料 1、材料 2 的基本观点。42 怎样理解材料 3 中“ 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 这
18、句话?这句话的观点与材料 1 和材料 2 的观点有何区别?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也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方式的作用。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19、物质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作为社会存在,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构成。选项 A 是从意识的主体角度作的区分,选项 B 是从意识的层次角度作的区分,选项 D 是从意识的指向性角度作的区分,只有选项 C 是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作的区分,所以正确答案是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生产力的理解和相关概念的辨析。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人类社会 及其 发展规律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