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词二首》练习题苏教版.docx
《2018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词二首》练习题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词二首》练习题苏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词二首渔家傲 李清照 满江红 秋 瑾 知识梳理1给加粗字注音。(1)千帆( ) (2)梦魂( ) (3)殷勤( )(4)嗟日暮( ) (5)谩有( ) (6)蓬舟( )(7)如拭( ) (8)侬( ) (9)蛾眉( )2解释下列词语。(1)星河:_(2)帝所:_(3)天语:_(4)殷勤:_(5)日暮:_(6)谩有:_(7)三山:_(8)小住:_(9)蛾眉:_(10)殊未屑:_(11)徒:_(12)常热:_(13)末路:_3诗文默写。(1)黄花开遍,_。(2)_,八年风味徒思浙。(3)苦将侬,_,殊未屑!(4)身不得,_。心却比,男儿烈!(5)俗子胸襟谁识我?_。(6) 莽红尘,_?青衫湿!(
2、7)_,星河欲转千帆舞。(8)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_。(9)_,学诗谩有惊人句。(10)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_!4. 作家作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是_代_写的一首词,“渔家傲”是_,“天接云涛连晓雾”是_。本词是李清照词中仅见的_主义名篇。2满江红小住京华是妇女解放运动先驱_所写的一首词,词牌名是_,题目是_,该词作于_年。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_的心情,真切感人。难点突破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九 万 里 风 鹏 正 举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读是语言能力的一
3、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九万里风鹏正举”的意思是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根据句意,该句节奏划分为:九万里风/鹏正举。【答案】九万里风/鹏正举。2. 秋瑾满江红里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是什么意思?【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要句子意义和作用的分析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在理解整首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内心的情感来理解即可。本首诗歌是秋瑾在 1
4、903 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答案】“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
5、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基础过关(一)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 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2.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意在表达什么样的心理?4. 作者在开篇写天、云、
6、雾、星河、千帆等许多物象,景象极其壮丽,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上片前两句的画面。5. 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36. 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7. 从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景象:_;感觉:_;气势:_。8这首词上阕写_,下阕写_。 9“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的意思是_ (二)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
7、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0.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A、满江红作于 1903 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2.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3.词的上
8、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4.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能力拓展阅读下面三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一)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冢累累 狗窦 雉 舂谷 羹饭 贻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八十始得归 松柏冢累累 舂谷持作饭 井上生旅葵 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 3按要求填空。 (1)本诗选自 ,“乐府”原是的名称,后人把也称作“乐府”。4(2
9、)本诗中表现从征历时之久的诗句是 ;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中凄凉景象的句子是 ;暗示老人孤苦哭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 4本文主人公家里还有哪些人?(用原文回答) 5本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有何作用? 6诗歌的主题在于表现。 7给本文再设一个问题,并给予回答。(不能与上面的问题重复) 8战争是残酷的,可对于日益猖狂的台独势力,我国在提倡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冒着战争的危险,声称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二)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人生 体验 词二首 练习题 苏教版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