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试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反映出商代A. 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 王权的自我神化C. 商朝人崇信鬼神D.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答案】B【解析】题干并未体现天干地支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状况,排除 A;以天干为名,体现商代君王对王权的自我神化,说明商朝统治中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故 B 项正确;C 项反映的是材料的表面现象,排除 C 项;题干主要反映商代君王对
2、王权的自我神化,并未涉及经济与文化方面的情况,故 D 项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商朝时期政治的特点之一是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决策,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题干中以天干为名,体现了商代君王对王权的自我神化。2.左传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进入仕途) ,人臣隶圉免(服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由民) ”。春秋时期这些现象的流行A. 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B. 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表现C. 是军功爵制实行的开端D. 说明郡辖县的行政建制日趋普遍【答案】A【解析】2材料“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
3、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可以看出,以军功作为封赏的标准,打破了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的分封制,这种做法有利于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故 A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新的生产方式,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军功爵制的开端和商鞅变法有关,选项 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春秋时期地方制度仍以分封制为主,选项 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4、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实现最高权力转移的制度,而材料描述现象属奴隶社会时期,故 A 项错误;西周形成了天下一统的观念,得益于分封制对国家的管理,与材料“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相符,故 B 项正确;宗法制的原则主要适用于家族内部,而非不同家族之间,故 C 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始于封建社会时期,故 D 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4.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 。其思想主张A. 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B. 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 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 得到广大人民的
5、拥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儒家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以“君王受命于天”作为的理论前提其目的为提供加强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故 C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强3调的是强化君主专制,没有体现出民本思想,故 A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目的5.唐初进士只考时务策一门,高宗时增加贴经和杂文(文字写作)对策,开元、天宝年间又增加“诗赋取士” 。安史之乱后,要看文章内容如何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变化说明科举制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B.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C. 促进了政治的发展
6、历程D.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答案】B【解析】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所以唐朝统治者面临如何挽救统治的问题。由材料“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 ,说明科举制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故选 B;材料没有涉及科举考试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排除 A;科举制没有挽救唐王朝的灭亡,排除 C;材料没有体现科举应试的身份,排除 D。点睛:政治制度的变迁要有材料找出变迁之所在,由材料找出变迁之原因。本题是例举科举制度的调整,调整的角度要结合材料“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 ,结合材料容易判断选 B。ACD 不符合材料,排除。6.唐朝中期,学者杜佑在通典中说:“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
7、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是以食货为之首。 ”材料反映出唐朝亟需变革的社会问题是A. 改革财政制度整顿经济B. 藩镇割据导致边患不断C. 教化不修动摇封建秩序D. 重农抑商阻碍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是以食货为之首”可知,反映的是政教风化的根本,在于使百姓丰衣足食,由此可知,唐朝亟需变革的社会问题是改革财政制度整顿经济,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藩镇割据导致边患不断信息,B 错误。教化不修显然不4会动摇封建秩序,C 错误。材料没有提及重农抑商政策,D 错误。7.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 ,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
8、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这种变化有助于A. 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 B. 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 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 D. 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北宋职官体制的调整, “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是根据现实需要为提高效率而调整的,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北宋是皇帝决策而非集体决策,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崇文抑武的信息,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而非分化事权,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8.宋刑律的律文内容基本上承袭了唐律 ,但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宋朝立法史上出现了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的情况。这主要说明宋代
9、A. 法律内容更加丰富B.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C. 立法部门权力削弱D. 执法的随意性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 、 “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敕令属于君主的命令,材料反映了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强化,故 B 项正确;敕令不属于法律,故材料不能说明法律内容更加丰富,故 A 项错误;“以敕代律”不能说明法律的消亡,也不能说明立法部门权力削弱,故 C 项错误;敕令也不都是随意的命令,故材料不能反映执法的随意性加强,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的含义和特点,敕令属于君主的命令,敕令不属于法律, “敕律并行”和“
10、以敕代律”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据此即可正确判断。9.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5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 “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的功能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们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故 B 正确。研究天人关系,属于董仲舒思想,故 A 排除。认识自然发展规律,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故 C 排除。关
11、心社会进步为前提,只符合“齐家平天下”的功能论,故 D 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特点10.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在前一关系上的主张是A. 君轻民贵B. 君主受命于天C. 制天命而用之D. 天下为主君为客【答案】C【解析】荀子主张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故 C 项正确;其他三项均是君民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11.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
12、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B.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C. 农产品商品化加速D.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答案】A【解析】据题干中“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可以得出此地6农业发展让位于手工业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进行描述,故 B 项排除;据材料中“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描述了手工业发展的状况,与农业的商品化无关,故 C 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在当时,虽然手工业发达,但生产方式没有明显的变化,故 D 项排除
13、。点晴:解题紧扣两宋、明清时期江浙粮食供应情况的变化,结合经济结构的转型分析归纳即可。12.明代姚公子传中写道:“千年田土八百翁”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王朝更替频繁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农民起义的破坏D. 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千年田土八百翁”说明土地所有权经常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造成的,故 D 项正确;ABC 项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13.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
14、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 生产力的发展B. 粮食产量增加剩余了一定的劳动力C. 劳动力专业化出现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体现了生产力发展中的具体要素即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出现了劳动力专业化,故 C 项正确。A 项说法不具体,范围太大,且材料只涉及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信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粮食产量增加剩余了一定的劳动力,而是强调劳动力专业化出现,排除 B。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排除 D。714.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
15、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A. 抗清斗争高涨B. 社会相对安定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经济因素,C正确。抗清斗争是为了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建立汉人的统治,并不是产生民主思想的原因,A 错误。明朝末年社会吏治腐败,清朝初年“反清复明”斗争不断,社会并不安定,阶级矛盾严重,B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原因。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本题结合明清之际的社会背景,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5.棉纺织业在明代成为小农家庭不可或缺、仅次于农业的副业
16、生产,而且产量大、销路广。当时的民营手工业采用雇佣劳动,甚至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明代手工业技术进步B.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 明政府对经济的重视D.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 “民营手工业采用雇佣劳动,甚至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主要是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D 正确。明代手工业技术进步与雇佣没有明显的关系,雇佣的出现最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的需求大,A 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没有松动,B 错误。明政府对经济的重视不是主要原因,C 错误。16.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
17、究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下列学术著作中属于“实学”范畴的是A. 论语集注B. 道德经真义C. 孟子集注8D. 本草纲目【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实学是指为现实社会服务, 本草纲目属于医药学,服务于现实民众需要,故 D 正确;A、C 属于儒家著作和言论,B 属于道家著作,均不服务现实需要,排除。17.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来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 ” “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 ”主要是因为其A. 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业压力B. 直接加强了中西方科技、思想、文化交流C. 推动了中国农产品出口,有利于中国近代化D. 使鸦片贸易公开
18、化,加快中西方货币交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积极影响。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便利列强对华倾销商品,A 错;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并非主动打开过门去与西方交流,B 错;鸦片贸易公开化明显是对中国的破坏影响,属于灾难的内容,D 错;鸦片战争后,列强倾销商品,采购原料,推动了中国农产品出口,有利于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从而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影响18.1850 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 。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
19、因是A. 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B.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C.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D. 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美国货在中国并不畅销,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经济的抵制,所以答案选 B。由材料不能得出美9国商品盲目输出,排除 A;1850 年中国已经被迫门户开放了,所以 C 不符合史实;D 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所以排除。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名师点睛】一般来说,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实质等这类型的题的思考角度都要从经济角度入手。这是因为经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兰州市 市区 2018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