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辛亥革命同步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辛亥革命同步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辛亥革命同步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辛亥革命同步练习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标志中国延续两千余年封建帝制覆灭的事件是(A)武昌起义爆发(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皇族内阁解散2 窃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北洋军阀头领是(A)李鸿章(B)袁世凯(C)张作霖(D)段琪瑞3 1913 年 3 月,袁世凯派人暗杀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著名人物是(A)孙中山(B)宋教仁(C)黎元洪(D)黄兴4 1917 年 6 月,率“ 辫子军 ”北上,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的是(A)袁世凯(B)黎元洪(C)张
2、勋(D)段祺瑞5 1914 年 7 月,孙中山在东成立了(A)中国同盟会(B)兴中会(C)中国国民党(D)中华革命党6 挫败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的运动是(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7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A)民族危机加深(B)社会矛盾激化(C)清末 “新政” 破产(D)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的壮大8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A)农民阶级(B)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C)工人阶级(D)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9 晚清
3、政府实行“ 新政” 的目的是(A)取得外国列强信任(B)平息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怨(C)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D)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10 清末“新政 ”的主要内容包括(A)改革官制,整顿吏治(B)改革兵制,训练新军(C)改革学制,提倡新学(D)奖励工商,兴办实业11 1902 年至 1911 年,在我国发生的爱国运动主要有(A)拒俄运动(B)收回利权运动(C)保路运动(D)抵制美货运动12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A)组建了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政党(B)建立了中华民国(C)提出了比较系统的革命纲领(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3 辛亥革命的局
4、限性主要包括(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B)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C)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D)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14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主要表现在(A)大力扩充军队,剥夺人民民主政治权利(B)毁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投靠帝国主义(D)公然进行帝制复辟活动15 为了投靠帝国主义,袁世凯的卖国行为表现在(A)签订“善后大借款 ”合同(B)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C)进行 “西原借款”(D)大肆进行尊孔复古16 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中依靠的西南军阀是(A)陆荣廷(B)陈炯明(C)昊佩孚(D)唐继尧17 辛亥革命失败后
5、,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包括(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8 武昌起义后,中国革命出现何种复杂情况?19 如何认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及其局限性?20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1 袁世凯是如何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四、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22 试论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23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24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25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26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辛亥
6、革命果实进行了哪些斗争?27 试述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辛亥革命同步练习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
7、选或未选均无分。7 【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8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9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0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1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2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3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4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5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6 【正确答案】 A,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7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三、简
8、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8 【正确答案】 (1)在武昌起义和各省政权更迭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表现出了革命性和勇敢精神,又暴露出了软弱性和妥协态度。各省独立的政权出现了复杂的情况。(2)革命党人主动把权力让给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政权被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篡夺;在一些省份,旧官僚和立宪派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有的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这些人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3)这说明,革命虽然发展很快,但基础并不牢固,内外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9 【正确答案】 (1)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
9、控制着这个政权。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第二,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如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垦殖事业等;宣布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买卖人口、废除奴婢,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等;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孔教育,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各种教科书等。(2)南京临时政府局限性表现在:一是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
10、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0 【正确答案】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而“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1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1 【正确答案】 (1)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以武力压迫革命派,帝国主义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外交使团以及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大造“非袁莫属”的舆论。清政府被迫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一些革命党人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中华民国大总统。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不得不表示同意让位。(2)袁世凯得到许诺后,加紧“逼宫” 。1912 年 2月 12 日,清帝退位。2 月 13 日
12、,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也提出辞呈。2 月15 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防止袁世凯专制,提出奠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临时约法等条件,但都没有实现。3 月 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 月 1 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四、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22 【正确答案】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之所以在 20 世纪初的中国发生,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的。(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竭力扩展在华经济势
13、力。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清政府既要对外赔款,又要对内搞“新政” ,开销巨大,人民负担沉重,激起了民众的普遍反抗。从 1902 年至 1911 年,各地民变多达 1300 余起,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在这些运动中,中国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角色。全国性的民变和爱国运动预示着一场大的风暴就要来临了。(2)清末“ 新政”及其破产。为了平息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怨,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清王朝于 1901 年宣布实行“新政”。1906
14、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 年又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制定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但又规定了 9 年的预备立宪期限。但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清政府又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速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并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1911 年 5 月,责任内阁成立,被讥为“ 皇族内阁”。这不仅引起立宪派不满,而且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汉族官僚同满族官僚的矛盾。清政府流入了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3)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的发展壮大。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 20 世纪初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相联系的
15、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深感民族危难的加深,在群众斗争的推动下,走向了清政府的对立面,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1)1905 年 11 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在社会上产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辛亥革命 同步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