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卷.doc
《2011届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据通志载: “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为宋景公所灭 D郡县制 答案: A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 “威严庄重 ”,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 “清新 ”,汉的 “凝重 ”,六朝的 “清瘦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元的 “粗壮豪放 ”,明的 “敦厚繁丽 ”,清的 “纤巧 ”。这里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清新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
2、宗法制、 “百家争鸣 ”、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 “罢黜百家 ”、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经世致用 ”思想 D宗法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答案: D 辛亥革命 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答案: A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 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 “我之廉价工人,彼(日
3、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秘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 ,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认为解决这种态势采取的有效方法应是 A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日货 B拒绝同西方国家进行商业贸易 C加大向西方学习的力度、引进科技 D进行民主革命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答案: D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 “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日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 。造成 “服若干剂未
4、见转机 ”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该 “药方 ”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 “天朝上国 ”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答案: D “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材料所论述的赋税改革指的是 A一条鞭法 B更名田 C摊丁入亩 D纳庸代役 答案:应为 C摊丁入亩 “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远在 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 ”英国生物学
5、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名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答案: B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是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B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 C “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 D “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 ” 答案: D 都城纪胜记载: “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 ”梦梁录记载: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以上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 答案: C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 “在唐代,科举考
6、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答案: D 宋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之一,商业在农业、手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下列表述不符合宋代的是 A草市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B海外贸易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D庙会集市商贾云集,百货杂陈 答案: B 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A B
7、 C D 答案: C 综合题 ( 18分) 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准则和规范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阅读材料: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 “礼 ”治国的制度体系。 “礼 ”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 “礼不下庶人 ”。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 “礼崩乐坏 ”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何怀宏世袭社会 材料二 民本、法也。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 君书 画策第十八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云南省 昆明 中高 第二次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