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二 12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儒家经典强调: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 ) A民本思想 B礼治为先 C立法并重 D仁政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儒家经典强调统治者好礼、好义、好信,结合所学能判断出这是儒家的仁政思想的精华所以本题选 D,A、 B、 C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不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仁政。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 1865年
2、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推动中国近代化 C实行民主政治 D启蒙与救亡并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维护清朝统治;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同外国商战;章太炎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梁启
3、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 A项仅反映李鸿章、郑观应的观点, C项仅是章太炎和梁启超的思想, D项不符合四人主张。近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社会思想理性化, B项全面反映了表中不同人物的共同思想倾向。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向西方学习 近代化。 “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 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 ”,诗云 “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 ”。这种 “西学中源说 ”的解释目的在于 ( ) A反对学习西方 B为变法作解释 C宣传中体西用 D维护中华文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说西方技艺领先其
4、实源于中华,中华自己就有的东西,还用学习别人的嘛,这是反对学习西方。 所以本题选 A,B、 C、 D与材料意思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西学东渐 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 1920 年,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写道: “一 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 科学先生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 材料表明梁启超的态度是 ( ) A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C阻止西方科学
5、在中国传播 D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 图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 科学先生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 ” 可以分析出梁启超认为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就是一场大梦,对此持质疑态度,所以本题选 B,A、 C、 D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梁启超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C民族主义思想 已影响到民众 D民族区域
6、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 “剪掉辫子反朝廷 ”“中国岂是鞑子的 ”等信息可知当时反清的斗争日益高涨,这符合民族主义的内涵,故 C项正确;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王朝,故A项错误; B和 D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新三民主义指出: “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 ”这一观点在当时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 性 B加快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程 C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D促进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答案: C
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说明新三民主义将民生主义与照顾工农的政策相结合,必将调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参与国民大革命。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为 C。 A、 B两项不是最主要的影响; D拔高了新三民主义的作用。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1920年 8月,上海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堪称 “红色中华第一书 ”,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 9月重版。至 1926年 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 17版。这表明当时 ( ) 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 B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8、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D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就已经接触了社会主义; B项错在普遍一词;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多次印行,可以看出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所以本题选 C,D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后广泛传播。 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在毛泽东一书中把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划分为下表中的四个阶段 ,下列相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 时期 阶段 关键词 重大事件 五四运动以前 探索时期 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 新文
9、化运动 五四运动至大革命时期 形成时期 马克思主义者 国民革命运动 大革命失败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成熟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至 1976年 曲折时期 无产阶级文化 文化大革命 A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毛泽东是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D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在文化领域的大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 B是错误的,五四运动后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
10、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是错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 性; D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是指 1966年 5月至 1976年 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所以答案:选 A。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坚持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是社会主义以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提出的客观要求 ”。这里 “客观要求 ”指的是 ( ) A实现 “科教兴国 ”战略 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发展科技文化 D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11、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 B是错误的,五四运动后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是错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D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是指 1966年 5月至 1976年 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所以答案:选 A。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992年 4月 8日,一九九二年春邓小平与深圳一 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
12、是因为该书 (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C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D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描写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史实 ,A是中共十四大的成果 ,不符合题意。 C、 D不是南方谈话的内容 ,不符合题意。而南方谈话提出了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等 ,进一步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 ,从而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所以本题选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南方谈话。 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
13、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 ) A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B路线的拨乱反正工作基本完成 C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恢复高考的时间是 1977 年,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改革开放都在是 1978 年开始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是在 1982年,故本题排除 A、 B、 D,应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恢复高考。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 ”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 ) A我国
14、工业化建设成就 B “双百 ”方针的执行情况 C改革开放的实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庆精神和 “两弹一星 ”精神反映的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业化设备落后人 们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凸显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他们共同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这一宏大历史主题,所以答案:选 D, A项表述不够准确, B、 C两项说法过于片面。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 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
15、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D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数国民 ”是为民众, “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是为觉悟,由此可以选出 C。 A和 B在题干中无从体现,可排除; D同样没有体现,而且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对应的是孙中山等革命派,而不是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16、的根本出发点。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 而仅掇拾泰西皮毛 遂乃自足。 ”上述言论应当是 (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D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 “不知政治之本原 而仅摭拾泰西皮毛 ”批评的是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知道西方强大的根本在于政治制度。这说明了此派已经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 A、B、 D与材料情景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维新变法 维新派对洋务派中体西
17、用的批评。 “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 )这一观点 ( ) A肯定董仲舒的 “天人感应 ”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 “独尊儒术 ”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 “大一统 ”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 “三纲五常 ”学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首先可以判断出作者的否定态度。排除 A、 B项。 D中董仲舒系统论证了 “三纲五常 ”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它们中具有积极成分,也有不良成分。 “三纲五常 ”即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18、,主要涉及道德方面,与题干不符。董仲舒的 “大一统 ”学说形成了单一的思想,很好地体现了统治者的利益,但也束缚了人们的头脑,形成了封闭、保守、落后等民族性格。所以本题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 董仲舒思想。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 “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C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D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学生一是要注意时间:魏晋时期;一是要理解此人提出 “父子之亲 ”、 “君臣之义 ”
19、、 “夫妇之和 ”、 “友朋之信 ”这些主张属于儒家思想,题干反映了佛儒矛盾。所以本题选 B,A、 C、 D不符合材料解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 儒学 与佛教的冲突。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 “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 “慎思明辨 ” C劝导百姓遵循一种 “理性 ”的社会秩序 D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 “天理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可看出,朱熹所强调的生活方式是较为理
20、性的。而朱熹的观点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 理 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 所以正确答案:是 C。A材料中没有体现, B没有全面体现材料, D与材料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朱熹。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 A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B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了明末清初
21、三大思想家能够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所以本题选 B, A、 C、 D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的思想 反省君主专制。 有学者认为 “16至 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 “新的经济形态微弱 ”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 “时代性的缺陷 ”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C “先天不足 ”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D “中世纪末期的产物 ”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
22、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新的经济形态 ”是指明中后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 “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 ”是指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并未提出全新和系统的资本主义社会革新方案,他们依旧是在儒家思想的范畴下提出修补封建社会的弊病,这是由 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力量还不够强大难以冲破封建专制统治的牢固社会基础,所以 C项说法最符合题意, 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明代中国商品经济发达才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不仅提出了社会革新方案而且也对以后的社会启蒙起到积极促进作
23、用。故本题答案: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的思想 明末清初思想的背景和影响。 古代中国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 “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 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B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并转化为巨大生产力 C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D古代中国在科技发明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可知并结合 “法兰西人的手 ”可以看出 A欧洲人吸收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湖北 襄阳 市四校高二 12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