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第三次质检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第三次质检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第三次质检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衡阳八中 2017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检试卷地理(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三年级实验班第三次质检试卷,分两卷。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 15 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 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 选择题在每题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在位于珠江河口的广州市中心南越国宫署遗址约 0.15 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发掘有历代古井 600 多口。其中最
2、深的一口南越古井,深达 143 米,井口比现在的地面低了 4 米,开发成景点后,插入了四根沿着井壁伸入到水中连接抽水机的水管。古井井壁大多用砖石砌成,井壁外用纯净的山冈土夯打结实,井底放置凿有圆孔的石板,石板下铺有厚约 8 厘米的细沙。请回答下列各题。1. 与内地相比,广州古代重视挖井的主要原因还包括A. 珠江水常带苦咸味 B. 地表水缺乏C. 地下水使用方便 D. 挖井技术成熟2. 左图中的水管的作用是A. 抽取井水利用 B. 抽水防止井水外溢C. 作为观赏功能 D. 注水防止井水干涸3. 有关古井的叙述合理的是A. 井壁外用纯净的山冈土夯打结实主要是防止井水渗出B. 井壁用砖石砌成主要是为
3、了方便攀爬- 2 -C. 井底石板上的圆孔主要是为了减轻井底压力D. 井底石板下面细沙的作用是过滤污染【答案】1. A 2. B 3. D【解析】1. 广州位于珠三角地区,降水丰富,地表水丰富,广州发现了南越古井,深达 143 米,井口比现在的地面低了 4 米,与内地相比,广州古代重视挖井的主要原因珠江水常带苦咸味,所以 A 正确。2. 阅读材料可知,南越古井,深达 143 米,井口比现在的地面低了 4 米,开发成景点后,插入了四根沿着井壁伸入到水中连接抽水机的水管,水管的主要作用是抽水防止井水外溢,所以 B 正确。3.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井壁外用纯净的山冈土夯打结实主要是防止
4、井水下渗,井壁用砖石砌成主要是安全,井底石板下面细沙的作用是过滤污染,所以 D 正确。台湾学界,把迁移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 “紫蝶幽谷”均分布在.A. 南部沿海地区 B. 山脉南段两侧的低海拔地区C. 高山峡谷地区 D.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区5. 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A. 背风温暖 B. 人烟稀少 C. 降水丰富 D. 花蜜充足6. 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于A. 1 月下旬 B. 9 月中旬 C. 3 月中旬 D. 5 月下旬【答案】4. B 5. A 6. C【解析】试题分析:4. 从图中可以看出,紫蝶幽谷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南
5、部山脉两侧地区,海拔高度大约在 100- 3 -米左右,地势较低,所以 B 正确。5. 从图中可以看出,紫蝶幽谷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南部山脉两侧地区,海拔高度大约在 100米左右,地势低、人口较多,而且所在山谷均背向冬季风,较为温暖,利于越冬,所以 C 正确。6.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紫斑蝶冬季在南部越冬,以避寒冷,所以应该春季北迁,秋季南迁,1 月下旬在冬季、5 月下旬在夏季,所以 D 正确。【知识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下图是欧洲某地区的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示意图,该地区低地农田两年轮种,台地主要种植橄榄,牧民夏季上山放牧高蛋白丰富的山羊和绵羊。据此完成下面小
6、题。7. 影响该地区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光照强度 B. 土壤类型 C. 气温变化 D. 水分变化8. 在该地区山地,以放牧蛋白质丰富、脂肪少的山羊、绵羊为主,其理由是( )A. 山地地势太低,水草不丰富 B. 山区较寒冷,羊御寒能力强C. 山区地势陡峭,羊攀移能力强 D. 山区传染病多,羊抵抗能力强【答案】7. C 8. D【解析】7. 牧民夏季上山放牧高蛋白丰富的山羊和绵羊,说明由于冬季山上气温太低,冰雪覆盖,所以选择在夏季上山放牧,所以影响该地区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温。8.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以放牧蛋白质丰富、脂肪少的山羊、绵羊为主,脂肪少的山羊、绵羊不利于御寒,
7、山区海拔高,地势陡峭,羊攀移能力强,高山人类活动少,传染病少,所以选 D。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 30 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 4 -有趣的八卦形态。下图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和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与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A. 水源丰富 B. 水灾多发 C. 水运便利 D. 耕地充足10. 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A. 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 B. 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C. 村落选址在近似圆
8、形的小山岗上 D. 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11. 近 20 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A. 年降水量减少 B. 台风登陆减少C. 防灾意识增强 D. 堤防趋于完备【答案】9. B 10. C 11. D【解析】9. 由图甲可知,北岸多高地,而南岸多低洼地,更容易有水灾,所以南岸村落要修建八卦形态的道路与排水系统,防御洪灾,故选 B。10. 由图乙遥感图片可知,排水系统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散开的放射状,为排水顺畅,该地应该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C 对。该地容易有洪涝灾害,因此设置“八卦村”排水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排水而不是蓄水,村落在小盆地内,中心也是容
9、易积水,AD 错;道路如果全部都是与排水系统并行,那么道路从中间向四周交通方便但是环形交通不便,B 错。故选C。11. “八卦村”的形成是为了治水,而形态逐渐瓦解,说明水灾问题有其他方式得以控制,选择河流堤坝防御趋于完善更加合适,D 选项正确;A、B 选项不符合实际情况;古代设置八卦村就是因为有较强的防灾意识,C 错。故选 D。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 3475 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 3767 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 5 -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 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
10、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A. 1、2 月 B. 4、5 月 C. 7、8 月 D. 10、11 月13. 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A. 落叶阔叶林之下 B. 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C. 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 高山灌丛草甸之上14. 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 气温的日变化 B. 气温的季节变化C. 降水的日变化 D. 降水的季节变化【答案】12. C 13. D 14. A【解析】12. 由材料可知,鳌太线旅游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积雪,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夏季气温高,积雪较薄,有利于徒步旅
11、行,其他季节积雪厚度大,且山顶气温低,气候寒冷,容易冻伤等,故选 C。13. 石海出现在穿越鳌太线过程中,其海拔高度在 3475-3767 米之间,对照太白山北坡植被垂直分布图,石海应当位于高山灌丛草甸之上,故选 D。14. 石海存在裂隙,在水分冻结膨胀情况下,岩石破裂成很多小块,或者因温度变化,组成岩石的矿物不均一,热涨冷缩,造成岩石破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大小不等的棱角状岩块及岩屑,在地形平缓的条件下,大多岩屑在原地残留下来,形成碎石覆盖地面,这就是石海。所以石海的形成与气温的日变化有关,故选 A。2016 年国务院同意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方案 ,提出做好南京江
12、北新区规划建设的要求,天际线是西方城市规划学者定型的理念,它是城市里面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又称城市的全境,下图为南京 20002012 年城市天际线变化示意图,读图,- 6 -完成下列各题。15. 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发的最大优势是A. 资源丰富 B. 土地成本低 C. 交通便利 D. 科技力量雄厚16. 为增强南京市中心区对城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南京市亟需加强的是A. 市场开拓 B. 产业调整 C. 交通建设 D. 环境保护17. 据图判断 20002012 年南京城区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A. 西南 B. 东北 C. 西北 D. 东南【答案】15. B 16. C 17. A【解析】15.
13、南京市江北新区位于长江以北地区,原来是郊区农村地区,开发程度低,土地面积大,因而土地成本低是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发的最大优势。16. 江北新区位于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宽阔的河道影响其与南京中心区的联系,所以为增强南京市中心区对城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南京市亟需加强的是交通建设。17. 根据南京 2000-2012 年城市天际线变化,在南京的城西和城南方向,天际线增高明显,所以南京城区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西南方向。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 30C 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
14、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 “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 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C. 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 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7 -19. “冷岛效应”能A. 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 B. 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C. 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 D. 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答案】18. B 19. B【解析】18. 根据材料提示,由于绿洲、湖泊上空,形
15、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可知是由于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导致形成绿洲、湖泊空气中热量的差异。所以“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19. “冷岛效应”导致绿洲湖泊气温偏低,抑制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减缓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 ,水汽蒸发量减少,绿洲土壤相对湿润,有利于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读下图“某沿海城市附近预计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线图” ,回答下列各题。20. 海平面上升后,最有可能形成海蚀崖地貌的是图中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衡阳市 第八 中学 2017 届高三 地理 第三次 质检 试题 实验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