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4岳麓版必修3.ppt
《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4岳麓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4岳麓版必修3.ppt(6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探究:什么是百家争鸣?,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及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稷下学宫,稷下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 1.经济: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 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
2、侯争霸;各国变法改革分封、宗法、礼乐制崩溃; 3.思想文化上: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士人讲学,促进文化觉醒。4.阶级上:“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学以致用】,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 A; B; C; D;,D,2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使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大变革 C统治者重视利用各家思想维护统治 D政治局面的安定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B,孟子小档案,战国,鲁国,1.仁政 (核心) 2.性善论 3.义利观,孟子 “亚圣”,孟子的主张:,1.政
3、治主张:仁政学说(核心),3.伦理观:人性本善(仁、义、礼、智),4.义利观:养浩然之气,2.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孟子的思想主张:,材料一:“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政,重民 、民本思想),材料三: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性本善思想),材料四: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
4、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养浩然之气思想),孟 子 的 重 义 轻 利 思 想-义利观,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生冲突。,重义轻利:,孟子提倡“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重义轻利。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四书”是对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孟庙亚圣殿(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孟子,【学以致用】,3.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 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 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站在平民立场
5、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 A B C D,A,4下列言论是孟子思想的体现的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制天命而用之” “人之初,性本善” A B C D,B,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著作有荀子。,思想体系庞杂,被视 为异端、战国百家思 想的集大成者。 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 的影响。,荀子的思想(唯物主义者),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伦理观:性恶论(后天教育),4.治国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王霸兼用,王道为主) (儒家异端),2.制天命而用之(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的“性恶论”,荀子对
6、君民关系的认识,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学以致用,5荀子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言论反映的是 A荀子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荀子反对暴政,主张实行开明统治 C荀子的哲学思想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D荀子认识到人可以改造自然,A,学以致用,6荀子的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以上言论表达的思想是 A“性善论”思想 B“性恶论”思想 C教育能改变人的本性 D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
7、的影响,D,学以致用,7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命题,突出地体现了他 (1)“性恶论”的主张 (2)礼法并施的政治主张 (3)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4)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A、(1)(2) B、(3)(4) C、(2)(3)(4) D、(1)(2)(3)(4),B,学以致用,8.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
8、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A,二 墨子和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1.“兼爱”、“非攻”(核心),4.“尚贤”、“尚同”,2.“尚力”,3.“节用”、“节葬”,3、墨子思想的影响,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战国后,不再受人们重视。,墨子的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呢?,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 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小生产者产生,墨家学派 思想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 战国以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学以致用,9儒、墨两家在战国百家中最具实力,其主要原因是 ( ) A统治者的重用和推广 B两家的主张适应了战国的形势 C两家的主张具有系统性 D两家
9、主张得到小生产者的拥护,D,学以致用,10对墨子的“兼爱”思想叙述正确的是 A、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B、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无等级差别的爱 C、墨子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D、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无差异,B,学以致用,11.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 曰: “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思想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谈论的问题不同 D、两人有矛盾,B,(1)“齐物”,(2)逍遥的人生态度 (“无所恃”),(3)天与人“不相胜”,三、生命的超越庄子和道家,1、庄子:战国时代宋国人,名周,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
10、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后人称他为庄子,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2、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 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鲁迅先生曾以“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来评价庄子,时至今日,照样无人能先,这正是庄子的魅力所在。,郭沫若在鲁迅与庄子一文中高度赞扬庄子说:“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
11、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 李白称赞庄子的文章说“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大鹏赋),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齐物”“逍遥”“无所恃”,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 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高 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古代 思想 宝库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课件 岳麓版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