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课时规范练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课时规范练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课时规范练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规范练 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2018 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5)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百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当时的自由讲学( )A.均主张社会转型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C.否定了传统观念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答案 D解析 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并不全都主张社会转型,故 A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齐国设置稷下学宫容纳学者自由讲学,说明齐国对自由讲学的支持,但不能体现各诸侯国均支持自由讲学,故 B 项错误;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并不全都否定传统观念,故 C 项错误;春秋后
2、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故 D 项正确。2.(2018 河南中原名校第三次质量考评,2)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冉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反映出孔子( )A.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B.强调民本为治国之本C.对弟子教育存在缺陷D.具有定的爱民精神答案 D解析 材料中孔子反对他的学生冉求帮助富人搜刮民众财富,并没有对统治者提出仁政的要求,故 A项错误;材料是孔子对其学生的批评,没有要求统治者以民为本,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推断冉求的行为是孔子教育缺陷导致的,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孔子反对他的学生冉求帮助富人
3、搜刮民众财富,这反映出孔子关心民众疾苦,具有一定的爱民精神,故 D 项正确。3.(2018 广东揭阳期末,24)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的论述,说明 ( )A.孟子强调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B.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C.孟子认为臣子应该尊重和劝谏君主D.君主地位尊贵,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答案 B解析 由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可知孟子并不主张臣子绝对服从君主,故 A 项错误;由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及“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知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君主不爱护臣子,臣子也可以不
4、拥护君主,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体现了孟子认为臣子应该劝谏君主,但在君主不听的情况下臣子可以投奔他主,因而孟子并不认为臣子应该始终尊重君主,故 C 项错误;D 项明显不符合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故错误。24.(2018 辽宁沈阳一模,1)荀子儒效中勾画了一条匹夫登庸的道路,即“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这条道路( )A.为官僚政治实现提供途径B.为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C.认为治国应实行礼法并施D.是对孔子正名思想的继承答案 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荀子主张通过学习而入仕,进而改变命运,这就为官僚政治的实现提供了途径,
5、A 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无法体现为建立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B 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礼法并施”,C 项错误;孔子正名思想说明要遵从礼法,使名副其实,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2018 河北衡水一中分科综合考试,2)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A.意图复辟西周贵族政治B.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未能顺应当时政治需要D.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答案 C解析 “先王之道”是儒家所津津乐道的,不等于儒家主张复辟西周贵族政治,故 A 项错
6、误;儒家的“先王之道”和“三代”说教主要是就社会的政治构想而言的,不属于社会道德水平方面,故 B 项错误;题干认为“先王之道”无力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三代”说教是“迂阔而不懂世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倡导的“先王之道”和“三代”说教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局势,即其主张没有能够顺应当时政治需要,故 C 项正确;题干中有学者指出“先王之道”无力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三代”说教是“迂阔而不懂世事”,可见该学者对这一时期儒家的主张持否定态度,故 D 项错误。6.(2018 北京昌平期末,1)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国思想。下列选项属于道家提出的是 ( )A.“为政以德,
7、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D.“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答案 B解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属于儒家思想,故 A 项错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属于道家思想,故 B 项正确;“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属于墨家思想,故 C 项错误;“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是法家的法治思想,故 D 项错误。7.(2018 黑龙江哈三中第二次验收考试,8)庄子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
8、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与此意相符的是( )A.万物齐一 B.超然旁观3C.鄙视权威 D.顺应自然答案 D解析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天道自然无为思想,他认为“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即主张无为,顺应自然,故 D 项正确。万物齐一、超然旁观、鄙视权威都不符合题意,故 A、B、C 三项错误。8.(2018 山西五校期中,1)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今有美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该思想家意在强调 ( )A.后世必然超过前世 B.人生来本性是恶的C.小国寡民社会的优点 D.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答案 A解析 根据
9、材料有“美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可知该思想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后世必然超过前代,故 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人性问题,儒家的荀子主张性恶论,故 B 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如何看待古今政治问题,与小国寡民无关,故 C 项错误;孔子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崇尚德政、古代先贤,故 D 项错误。9.(2018 河南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2)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法者所以爱民”“以刑去刑”“至德复立”。这表明商鞅在思想上( )A.坚持“礼法”并重 B.强调“轻罪重罚”C.认为圣君行仁义于天下 D.与儒家思想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古代 中国 科技 文艺 课时 规范 春秋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3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