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1“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 “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 “对呀,要不然,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 ”这主要说明孔子主张 (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得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反映的是孔子 “礼 ”的思想, AC项题干无从反映, B项正确; D项是包含在 B项中, B项更恰当。 考点:孔子的思想主张
2、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 “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 ”“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思想是顺其自然,放弃一切差别观念,进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以及矛盾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应是道家思想。 B项正确。 考点:道家思想 点评:本题通过现实生活的实例考查道思想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与其 “贵贱有序 ”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罔
3、D知之为知之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政治上,孔子主张 “贵贱有序 ”,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而教育上却主张 “有教无类 ”,认为不分社会等级,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 ACD项是孔子教育思想,但不符题意, B项正确。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孔子的思想有进步性,也有保守性,应一分为二的看待。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 鸣 ”产生的影响有 ( ) 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学在民间 ”取代了 “学在官府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私学的兴起,出现了 “学在民间 ”的现象,
4、但并没有取代 “学在官府 ”,故 不正确,排除含 的 B、 D两项;儒学在战国时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还未成为主流思想,故 不正确,排除 A项。故选 C项。 考点:百家争鸣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下图是 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图案,它们传递出丰富的和谐主题。下列思想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 A仁者爱人 B人之性恶 C人性本善 D以人为本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抓住题干 “和谐主题 ”的关键信息,依据教材知识可知, “人之性恶 ”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故 B项正确。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儒家思想的
5、考查可从现实意义角度切入。 “仁眇 (mio)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 ,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 ”这段言论应出自于战国时期的 (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分析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仁 ”“义 ”“王道 ”,可知与儒学有关,庄子是道家,韩非子是法家, CD项排除;荀子主张 “仁义 ”“王道 ”, A项排除,故选 B项。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孟子与荀子都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但两者之间的思想主张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6、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 “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 ( ) A儒家的 “仁政 ”思想 B墨家的 “兼爱 ”思想 C法家的 “刑不避大夫 ”思想 D荀子的 “性恶论 ”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孟子之语反映其主张尊卑有别,批判的 “某家 ”其思想显然是 “尊卑无别 ”。墨家主张 “兼爱 ”的平等思想,是无阶级差别的,故 B项正确。 考点:墨家思想 点评:本题通过儒家流派对墨家思想的批判来考查对黑家兼爱思想的准确理解,儒家与墨家思想的不同点,考点也可以从相同点角度 考查。 由央视百家讲坛通过讲述论语 心得走出并迅速蹿红的北京师范
7、大学于丹教授,一方面她的讲座得到大众热烈欢迎,书也成为极度走俏的畅销书。于丹成为时代超女,从根本上看是得益于 ( ) A显赫的学术地位 B口若悬河的口才 C把历史知识通俗化 D儒家思想的魅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要求从 “根本上 ”,由于讲述的内容贯穿着孔子的智慧及儒家思想的精华,凸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A项不符合题意; B项 “口若悬河 ”说法错误; C项 “历史知识 ”说法错误; D项正确。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儒家思想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遭遇冷遇,但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一。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 “拿自己的短处和
8、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 ”的观点体现了一种 “知足常乐 ”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 A孟子 “民贵君轻 ”的儒家思想 B老子 “清静无为 ”的道家思想 C韩非子 “严刑峻法 ”的法家思想 D荀子 “人之性恶 ”的儒家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CD项未能从题干中反映; “知足常乐 ”即不过多追求难以得到的东西,不做无谓的攀比,形象的表现就是剧中人老大的幸福观, “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 ”与之最接近的思想是老子 “清静无为 ”的道家思想。故 B项正确。 考点:道家思想 点评:老子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1.1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形成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