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7分) 【小题 1】写出与 “长城 ”有关的两个民间故事名称。 ( 2分) 【小题 2】这两年游览八达岭长城的人数激增,长城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八达岭长城管理处征集保护长城的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则。( 2分)_ _ 【小题 3】学习 “长城 ”专题后,班委会决定举行 “我心中的长城 ”主题班会活动,如果你是主持人,活动开始要说一段简要的开场白,你会怎么说?( 3分) 答案:【小题 1】如:孟姜女哭长城定城砖的传说冰道运石山羊驮砖等。( 2分) 【小题 2】如:爱我中华,护我长城!满腔热情
2、爱中华,众志成城护长城。保护中华巨龙,弘扬民族精神。( 2分) 【小题 3】示例:同学们,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长城,是我们悠久历史的见证。不同的人对长城的看法也不尽一样。今天,班委会决定举行 “我心中的长城 ”主题班会活动,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积累,注意 “民间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定城砖的传说冰道运石山羊驮砖 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围绕 “保护长城 ”“长城精神 ”写出标语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3】 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要有称呼,对长城的认识或评价,突出班会 “长城精神 ”主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择题 下列加点的 成语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 2分) ( ) A母亲讲故事 娓娓动听 ,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然愁眉双锁。 B导游 轻描淡写 地告诉我们,遇到野象 没什么,最多回头跑上 50米,大象就不会再追了。 C国庆期间,我和几个好朋友一起游玩水上森林公园,尽情享受 天伦之乐 。 D尽管修造长城也具有保卫人们 安居乐业 的目的,但是人民对长城还是有诉不完的怨恨。 答案: C 试题分析: 天伦之乐 :天伦 :旧指父子、兄弟等
4、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用在这里不合适。 考点:理解常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2分) ( ) A通过开展 “国家卫生城市 ”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B能否彻底治理行人闯红灯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张继科夺得新塑料球时代首个男单冠军的原因,是他长期科学训练的结果。 D我们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 “希望工程 ”献爱心。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 语病类型的分析, 常见的 语病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
5、常见的语病类型。 B项:两面对一面,把 “能否 ”去, C项:重复,把 “的原因 ”去掉。 D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最后加“的号召 ”。 考点:辨 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汪宗俊揭开冬虫夏草之谜,回答后面小题。( 10分) 您见过冬虫夏草么?它的形态异常奇特,既像动物又像植物。说它是植物吧!它的根部分明是条虫,有着红色的头和嘴,还有八对整齐的脚;说它是动物吧!在虫的头部却长出了一株小草,每逢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时,此草迅速生长钻出地面。尽管它没有繁茂的枝叶,也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而只是一根紫红死的小棒,却能亭亭玉立在崇山峻岭的植物群落之中,迎风招展,楚楚动人,这
6、样为它传奇式的身世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医药学家为了 揭开冬虫夏草之谜,不辞辛劳,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进行实地考察与潜心研究,终于发现,它竟是一桩 “真菌杀虫、冒名顶替的谋杀案 ”,通过缜密取证侦破,做出了公判。 原来,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四五千米的高山雪线和峡谷地带,昼夜温差大、冰冻时间长,生活着一种抵御严寒极强的昆虫,名叫虫蝙蝠蛾。它的身上长满花斑,乍看酷似美丽的蝴蝶,每逢春暖花开季节,它们翩翩起舞,寻找配偶,雌蛾产卵土中后悄然死去。虫卵经过一个月左右,蜕皮变成幼虫,为了取食和活动的需要营造了深约 20厘米的隧道,以后长得又白又胖地在冰土层中越冬。此时一种真 菌的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
7、飞扬,纷纷撒落在地上,随雨水渗至土中。一旦遇到蛰居在地下过冬的蝙蝠蛾幼虫,便施展出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战术,进入虫体,吸取营养,萌发菌丝,过着悠然自得的寄生生活。而幼虫则被折磨得烦躁不安,死去活来,拼命用头部向上顶,企图挣扎解脱出来,但离地面 3-4厘米处就一命呜呼了。然而,寄生菌继续繁衍生息,翌年春末夏初,从表面看一条幼虫像老蚕,实际上它们早已被蚕食殆尽,只剩下一具具可怜的躯壳。隐藏在里面的真菌趁气温升高之际,便从幼虫的头部伸将出来,破土而出,真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从铁扇公主的头顶上 穿出似的。但这根微型金箍棒仅有 4-11 厘米长,上部稍膨大,呈椭圆形,显紫红色,且长出一些小球体,里面多长
8、着更多的小孙悟空,即真菌的子囊孢子,待它们成熟后,又继续祖辈的衣钵,代代相传,繁衍子孙,这样便不断地产生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的变化是这样奇特,其神奇的功效也非常之多,它不但对人体各种脏器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还具有某些直接抗病功能。早在 1757年的本草从新中就有 “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 ”的记载。 冬虫夏草这一奇特的高原精灵因功效卓著,而采集又特别困难,所以愈觉珍贵,身价百倍。素有 “药中黄金 ”、 “天下第一草 ”的美称。 【小题 1】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冬虫夏草的 “奇特 ”。( 3分) 【小题 2】 “隐藏在里面的真菌趁气温升高之际,便从幼虫的头部
9、伸将出来,破土而出,真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从铁扇公主的头顶上穿出似的。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分 【小题 3】清代药物学著作本草从新中说:冬虫夏草若夏天不摘取,到冬天又会变成虫。读完本文后,你觉得这种说法科学吗?为什么?( 3分) 答案:【小题 1】( 1)形态奇特;( 2)冬虫夏草的变化奇特;( 3)具有神奇的功效。( 3分,每点 1分) 【小题 2】打比方,将真菌从幼虫的头部钻出的行为比作 “孙悟空的金箍棒从铁扇公主的头顶上穿出 ”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真菌奇特的生长变化过程,让读者更容易想像并理解这种生长过程。( 4分,说明方法 1分,作用 3分) 【小题
10、3】不科学。冬虫夏草属菌类,不可能变为虫(或冬虫夏草菌进入虫体,吸取营养,萌发菌丝,几个月后,幼虫早已被蚕食殆尽,只剩下一具具可怜的躯壳,不可能复活)。( 3分,主要意思对即可,判断错误不得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把握关键词语,注意概括冬虫夏草 的 “奇特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
11、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晰。( 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 确,更具体。( 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 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
12、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文中观点,可知,这种说法不对,然后写出理由即可。冬虫夏草菌进入虫体,吸取营养,萌发菌丝,几个月后,幼虫早已被蚕食殆尽,只剩下一具具可怜的躯壳,不可能复活。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冯骥才的小雨入端午一文,回答后面小题。( 20分) 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 “心居 ”,身闲气舒,意定神足。我这心居,不是斋号,乃是在阳台一角搭个棚屋,屋里屋外栽些花草藤蔓
13、,屋间放置老家的绿茶、好吃的零食、有弹性的藤椅和心爱的木狮铁佛陶罐石砚等。这是一己的私人角落。平日在外边跑累了,回来坐在这里聚聚气力,抑或有什么未了的思考,便到这里舒展一下脑袋里的翅膀。 今日,我特意在那个木雕花架上挂了几件艳丽五彩的小物件 丝线粽子。这种端午特有的吉祥小品,给花架上青翠又蓬松的蜈蚣草一衬,端午的气息油然而生。其实,过这种古老的节日,不必太刻意表达什么深 刻的精神内涵,随性而自然地享受一下传统情味就是了。 小雨从昨晚就来到我的城市里,此刻依旧未走。 雨太小,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却见屋外边绿叶被雨点敲得一动一动。 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地想起一件相关的老事: 念小
14、学的时候,每逢端午佳节,都是班上同学们缠丝线粽子的一次热潮。大家先用硬纸叠成小小的粽子壳,然后使五彩丝线一道道缠起来,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颜色,最后缠成一个个五彩纷呈却各不相同的小粽子来。这原本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种节日手工,由于大家喜爱,课间休息时也缠,下课后不回家还缠。丝线粽子最大 的魅力是,颜色完全任由自己搭配,所以每个人都想缠出一个特别又好看的丝线粽子,向别人显摆。于是,弄得教室满地都是彩色线头,做卫生可就费劲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线头一扫全绕在扫帚上,得使好大劲才能摘干净。 缠粽子的丝线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那时代母亲们在家都做针线,各色丝线家家都有,关键看谁配色好,想法出奇。 我的班上
15、有一个女生,叫徐又芳 那时的孩子名字都是三个字,大概与家族的字辈有关。记得她个子高,短发,衣着很旧,据说她家里穷,家里没有好看的丝线,就从地上拾别人扔的线头来缠,可是她心细手巧, 虽然拾的线头 很短,但缠出的粽子反而色彩十分复杂和丰富,斑斓又精细,超过了所有的人 。我向她借一个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也连连称赞说,这种缠法要每缠一道线换一个颜色,太难了。我说她的线都很短,只能缠一道,因为她的线是从地上拾的。母亲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便用一个木线轴缠了各色的丝线,叫我带给她。 要命的是那时我太不懂事。丰子恺说 :“孩子的目光是直线的。 ”其实孩子的一切都是直线的。转天我到班上,把线轴给她,真心对她说
16、:“我母亲说你太可怜了,叫我把这线给你。 ” 我以为她会高兴,谁料她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只说一句 :“我不要! ”似乎很生气,转身就走,从此便不大搭理我了,一直到小学毕业各自东西,以后再没有见到她。这个带着对我的误解却无法接受我歉意的女孩如今在哪里? 我当时不明白她何以会那样气愤,后来明白了:别人的自尊是决不能伤害的。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伤人自尊,那会是一种很深的伤害。 这事过了差不多六十年。虽然平时不会记起,但每逢端午悬挂丝线粽子时都会想起来。原来它深深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里,一年一度提醒着我。 写到此处,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外边的朱花碧草像洗过澡一样鲜亮。 【小题 1】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
17、 段划线句子。( 4分) 【小 题 2】简析第 段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4分) 【小题 3】情结,指深藏萦绕心底的感情。结合文章,说说作者 “端午的情结 ”具体指什么。( 3分) 【小题 4】当年 “我 ”送徐又芳丝线原本是善意的举动,且 “真心 ”对她说话的,为什么却对她造成了伤害?( 4分) 【小题 5】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再现当年送徐又芳丝线的情景,为了让徐又芳能欣然接受,请为文中的 “我 ”设计一段得体的话。( 5分) 答案:【小题 1】一个 “敲 ”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细腻地)描绘了小雨似有若无的特点,营造了和谐安宁的氛围,烘托了作者悠闲惬意的心境,也勾起 了作者对往事的回
18、忆。( 4分) 【小题 2】划线句内容上写出徐又芳缠的丝线粽子斑斓又精细的特点,突出表现她 “心细手巧 ”,也写出了 “我 ”对徐又芳的赞赏和钦佩;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母亲看了连连称赞,了解其家境后决定送她各色丝线做铺垫。( 4分) 【小题 3】 对少年往事的难忘; 曾经不经意伤人自尊的愧疚; 没有机会澄清误会和表达歉意的遗憾。( 3分) 【小题 4】答案:示例:徐又芳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子,她虽然家贫,但不愿接受别人的怜悯施舍,用捡来的线头缠出最好看的丝线粽子,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赞扬。 “我 ”不 仅没有赞扬她心细手巧,反而用 “你太可怜了 ”作为送丝线的理由,深深伤害了徐又
19、芳的自尊。( 4分,紧扣文章内容分析原因即可) 【小题 5】示例:徐又芳同学:你好!你缠的丝线粽子非常漂亮,我很喜欢。昨天我带回家让我母亲看了,她也连连称赞呢!我们家有很多彩线,我妈妈让我捎一些给你,好让你缠出更多更好看的丝线粽子。(共 5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从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敲 ”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细腻地)描绘了小雨似有若无的特点,营造了和谐安宁的氛围,烘托了作者悠闲惬意的 心境,也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
20、子的理解,要从两方面分析,一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做铺垫等作用;二内容上的作用,结合具体文章分析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情结,指深藏心底的感情。结合文章,作者 “端午的情结 ”具体指 对往事的难忘 曾经不经意伤人自尊的愧疚 没有机会澄清误会和表达歉意的遗憾。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当年 “我 ”送徐又芳丝线原本是善意的举动,却对她造成了伤害是因为徐又芳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子,她虽然家贫,但不愿接受别人的怜悯施舍,用捡来的线头缠出最好看的丝线粽子,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他
21、人的赞扬。“我 ”不仅没有赞扬她心细手巧,反而用 “你太可怜了 ”作为送丝线的理由,深深伤害了徐又芳的自尊。由此我感悟到,只有顾及别人的感受,采取恰当的方式,善意才容易被他人接受。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说话要有称呼,有赞美的话,态 度比较诚恳,言之成文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朱佩娴的 “善的友爱 ”更持久一文,回答后面小题。( 10分) 一位哲人曾把友爱分为三种: “有用的友爱 ”“快乐的友爱 ”“善的友爱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互相友爱,主要出于三种原因:一
22、是能够从对方身上得到好处,这就是 “有用的友爱 ”;二是对方能够为自己带来快乐,比如人们愿意同幽默的人相处,是因为这个人能够带来快乐,这就是 “快乐的友爱 ”;三是基于一种善良的愿望,希望对方好而形成的友爱,这就是 “善的友爱 ”。从一定意义上说,友善就是 “善的友爱 ”,它源自人们对善的追求,传递的是平等、尊重和互助。 稍加分析就不难理解, “善的友爱 ”比 “有用的友爱 ”“快乐的友爱 ”更值得倡导。有用或快乐 都很难持久:当一方不再能为另一方带来好处或快乐时,这种友爱就容易破裂。而 “善的友爱 ”是基于希望对方好的利他精神,这种精神基于理性认知和自觉,能促使人与人之间建立持久、稳定的友好
23、关系。因此, “善的友爱 ”更稳定、更持久,更值得人们去追求。 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就 “路人跌倒扶不扶 ”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问一下自己:如果跌倒的人是我的亲人,我会扶吗?如果跌倒的人是我的客户,我会扶吗?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 “扶 ”。因为扶亲人是亲情使然,扶客户可能会带来好处。但 是,如果跌倒的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会扶吗?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人就纠结了。因为有 “扶路人反被讹 ”的案例在先,人们就会想:扶他不一定会带来好处,反而可能带来麻烦和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到毫不犹豫帮扶的人,一定有利他精神在作支撑。在这里,选择 “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 兴化 三校八 年级 上学 期期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