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淮阴师院附属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淮阴师院附属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淮阴师院附属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淮阴师院附属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语文用文字把五彩班斓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四季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科学世界令人心驰神往,美好情感让人感动回味。一个疑问提出,一句妙语解读,都会带给我们快乐和收获。让我们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奇妙的语文天地,去探寻无尽的宝藏,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墨化中接受美的熏陶。 【小题 1】给文段中划线字注音。 旷: 藏: 【小题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答案: 【小题 1】旷: kung 藏: zng 【小题 1】 “班 ”改为 “斑 ” “墨
2、”改为 “默 ” 试题分析: “旷 ”,读为 “kung”,不能读为 “gung”; “藏 ”为多音字, “宝藏 ”中的“藏 ”读为 “zng”, “收藏 ”中的 “藏 ”读为 “cng”。 “五彩斑斓 ”中的 “斑 ”的意思为 “各种颜色交杂在一起 ”,不能写成读 “bn”的一些 同音字; “潜移默化 ”中 “默 ”的意思为 “暗中的 ”,不能写成读 “m”的其他的一些同音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与书写能力。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书写是考试常考的题型,这要要求学生平时就要 注意积累,因为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
3、积累,阶段总结等。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虽然我们很渺小,但是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 “我很重要 ”。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度晚年的保障;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的对象。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 “我很重要 ”。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来,对着我们这颗无 数美丽星球上的生灵, 响亮地宣布 我很重要! 修改 : 修改 : 答案: 去掉 “应该 ”或 “必须 ”( 2 分) 将 “无数 ”调到 “生灵 ”前面。( 2 分) 试题分析:(
4、1)用词重复,去掉 “应该 ”或 “必须 ”。( 2)语序不当,将 “无数 ”调到 “生灵 ”的前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 个方面的语病。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20分) 雪地烤红薯 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
5、有点慌。 ( A) 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 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 秤盘,拉起提绳。 “啪 ”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 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
6、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 “这能比得上烤红薯? ”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 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 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 “卖烤红薯! ”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 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 “烤红薯白送 !”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转身朝男人走
7、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 “烤红薯白送? ” 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 挑边问长脖子少年: “你们宿舍几个人? ”长脖子少年说: “四个。 ”男人接着问: “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 ”长脖子少年说: “不错。 ”男人说: “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 ”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 天渐渐黑下来。( B) 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
8、。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 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 ,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 “都烤糊了。 ”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
9、涩与甘甜。 长脖子少年突然说: “你和卖烤红薯那个人长得很像。 ”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 (选自知识窗 2011年第 1期,有删改) 【小题 1】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 4分) 手忙脚乱烤红薯 高声吆喝送红薯 【小题 2】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 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4分) 【小题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A第 段儿子 “边笑边喝着可乐 ”中 “笑 ”字,反映了儿子对烤红薯的不屑一顾。 B第 段男人 “眼睛盯住校门 ”中 “盯 ”字,表现他盼着有人来买红薯,更盼见到儿子。 C第 段平头少年 “拽了拽 ”长脖子少年的
10、胳膊,是不想让长脖子少年走近男人。 D第 段男人说 “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 ”,可见男人对这些孩子关爱有加,很大方。 【小题 4】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分) (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小题 5】第 段 “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烤红薯的微涩与甘甜。 ”中的 “微涩 ”和“甘甜 ”意蕴丰富,平头少年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不少于 60字。( 4分) 。 答案: 【小题 1】打起精神称(卖)红薯 不声不响吃红薯(每空 2分) 【小题 1】在生活上关爱儿子,如白送并
11、多给长脖子少年几个烤红薯,是想让儿子吃上烤红薯;在精神上尊重、宽容儿子,顾及儿子的自尊,没有与儿子相认。(每点 2分,意对即可) 【小题 1】 D( 4分) 【小题 1】暗示时间的推移;交待天气变得更冷;烘托人物失落、苦涩的心情;营造苍凉凝重的氛围。 【小题 1】略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的线索人物为 “卖红薯的男人 ”,故事情节也是围绕此人展开。开端:男人手忙脚乱烤红薯;发展:男人称红薯;高潮:男人送红薯;结局:男人不声不响吃红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情节的能力。 点评:梳理文章的情节,小说的情节都是围绕人物的描写展开故事情节的,按照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来梳理即可
12、。 【小题 1】试题分析: “儿子考上重点中学,满足孩子吃洋快餐的 要求 “体现出他对儿子的关爱; “大雪天站在校外为了孩子能吃到那甘甜的红薯宁愿受冻 ”可以体现出对儿子的关爱; “儿子从眼前走过,没有前去相认,反而叫人带红薯给儿子 ”体现了对儿子的尊重以及关爱; “儿子没有叫他,他只是默默的离开 ”体现了他的宽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的内容,先要浏览文章的内容,了解大意之后,锁定文章中对父亲的描写的语句来概括父爱的语句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男人白送红薯甚至多送几个给那个高脖子的男孩子的原因是他的儿子也在那个宿舍里,多送几个,他的孩子就能品尝到烤 红
13、薯的甘甜,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文主要表现父亲对孩子那份深层的爱,可孩子却不能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的一切做法均为了自己的儿子,所以,白送红薯,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谈不上 “大方 ”。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特别表现在 “雪 ”的描写上。这里 “雪 ”的描写,渲染出天气的寒冷,烘托出男人苦涩的心情,同时还暗示了故事的结局。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点评: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有:( 1)渲染气氛,( 2)烘托人物的心情,( 3)推动情节的发展,( 4)暗示故事的结局。具体作用,还要根据文
14、章的内容做具体的分析。 【小题 1】试题分析:男孩子品尝着那甘甜的烤红薯却有意思苦涩,原因是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当他在黑暗中,可能回想:天气那么寒冷,爸爸辛苦卖红薯赚钱供我读书,我看到父亲没有帮他甚至假装不认识他,真是太不孝了。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烤红薯,这分明是父亲对我一片沉甸甸的爱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 点评: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要结合文章中的具体情节来揣摩。如本文中的儿子,见到父亲之后,却故意离开,内心定然会很愧 疚,所以,在黑暗中,内心的情感定然会很复杂的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20分)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
15、声无息地蛰伏着,除了枝条日甚一日的蓬勃,别无吐蕾开花的迹象。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再次走上阳台,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 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
16、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里,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它的 花蕊是金黄色的,沾满了细密的颗粒,每一粒花粉都在传递着温馨呢喃的低语。那橄榄形的花苞渐渐变得蓬松而圆融,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更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 “她 ”便欣喜地
17、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 “她 ”知道这是自己多 年来一直期盼的一次公开演出,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虽然是初次登台,但是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 “她 ”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使得“她 ”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绝美。 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她 ”悄然无声地一边舞着,一边用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尽情演绎着生命的辉煌,挥洒着成功的芳香。 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 “她 ”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 “她 ”用修长的指尖梳 理着
18、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 “她 ”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 “她 ”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 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 “她 ”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艺术和生命的真谛。 我很久很久地凝望着它,满怀歉意地观赏着昙花从帷幕拉开、尽情绽放到舞台定格的全部过程。 “昙花一现 ”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偶然的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给予我新的启示。 那个傍晚的阳台,那一场绝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幸运的陪伴者。想起我多年来对昙花的冷落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淮安 淮阴 师院 附属中学 初一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