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吉林省镇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吉林省镇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吉林省镇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吉林省镇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 2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问题。 【小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小题 2】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A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小题 3】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2、D 【小题 3】 D 试题: 【小题 1】甲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二者以 8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甲区域降水较少。 【小题 2】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为主,分布较为分散。但这里的土壤经过人们长期耕种已经形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水稻土。 【小题 3】由图可知,丁省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丙省为山东省。与丙省相比,丁省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较落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小。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3、 D钢铁工业 【小题 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该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 A。 【小题 2】该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在当地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已经逐渐丧失,所以才会移出原地去发展中国家或者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A极密 B密 C中密
4、 D稀疏 答案: C 试题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宜采用中密的防护林。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 、 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小题 2】以下属于阶段 工业发展特
5、点的是( )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小题 3】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 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小题 4】下面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 A小商品经营 个体私营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C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 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国有大中型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 【小题 5】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6、的措施正确的是:( ) 加强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轻工业 建设城市新区 加强规划与管理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4】 C 【小题 5】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20世纪 70、 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发展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而工业产值低,变化小; 90 年代后,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高,变化大。 【小题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外商投资规模不大,工业附加值增长较慢。此阶段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故选 A。 【小题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第二阶段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开
7、放范围的扩大、当地劳动成本提升导致的产业结构升级、发达国家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等,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缺点是矿产资源缺乏。 【小题 4】小商品经营 个体私营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为温州模式;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为长江三角洲模式;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国有大中型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为辽中南城市发展模式;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工 业化 城市化为珠江三角洲模式。 【小题 5】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就是轻工业结构,现在主要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其区域发展带来的城市化问题解决应该考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因为当地人地关系紧张,不适合走扩建新区的道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8、下图为 “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 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 A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小题 2】关于图示农业基地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淡化农业土地开发,使该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综合工业基地 A B C D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
9、图示的地形海拔分布、年降水量分布及距海远近可以判断该地为东北地区,其中 为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 为大兴安岭,为我国主要的林业 基地; 为东北平原,是主要的农耕区,且位于北方,以旱地为主; 为小兴安岭,为我国主要的林业基地。据此可以判断。 【小题 2】东北地区应加强黑土培肥和沼泽土的保护,故 错误;从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而言,应努力提高单产及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区域地理、气候特征、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等。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
10、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小题 2】城市 P(宜春)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小题 3】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平原为三江平原,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三江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最大优势是土壤肥沃,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人
11、均生产粮食多,商品率高。 【小题 2】一般家具厂为了运送方便且保护家具,大多选址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接近市场的地方。但宜春家具厂生产的是实木家具,其原材料 -木材,来自于东北林区,所以,宜春家具厂选址的因素是接近原料地。 【小题 3】三江平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以国营农场方式经营,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由于这里地广人稀,其粮食商品率较高。 B错。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区域地理。 图为 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 想位置是( ) A a处 B b处 C c
12、处 D d处 【小题 2】 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河流水能丰富地区往往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修筑大坝应选择在水能丰富的地方。由图可知, c处落差大,且有支流汇入,水量大,适宜建坝。 【小题 2】森林的生态功能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不同地域体现的功能不同。在河流流域植树造林的生态功能更多体现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 2011年定为国
13、际森林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目前全球每年约有 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 括( ) 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 B C D 【小题 2】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目前全球森林锐减而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出现这一变化的最关键因素并非来自自然,而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包括毁林开荒耕
14、种、滥伐林木、房屋建筑、城市化建设取材基建等。 【小题 2】对于森林这种可再生资源,我们的开发应该以保护其更新环境为前提,既不能过度开采,也不必封杀对其的利用,要用养结合,即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自然更新与人工培育相结合,开发注意延长产业链,加强综合利用。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读 “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 ”,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 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A库布齐 沙漠 B土默川平原 C呼和浩特市 D阴山山脉 【小题 2】河套平原从 “地固泽卤,不生五谷 ”发展成为 “塞外粮仓 ”主要是由于该地( ) A地质条件稳定 B年降水量增多 C灌溉条件改善 D黄河水量减少 【
15、小题 3】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湿地破坏 B森林锐减 C水土流失 D土壤盐渍化 【小题 4】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海拔 C水 D热量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D 试题分析 : 【小题 1】自然分区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而行政分区则界限明确,呼和浩特市属于行政分区。 【小题 2】河套平原地处西北地区,降水少,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为水源,从 “地固泽卤,不生五谷 ”到 “塞外粮仓 ”一定是灌溉条件得到了解决或者改善。 【小题 3】由于河套平原所处位置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吉林省 镇赉 中高 学期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