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新疆乌鲁木齐卷)语文(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新疆乌鲁木齐卷)语文(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新疆乌鲁木齐卷)语文(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新疆乌鲁木齐卷)语文(带解析) 其他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乡村雪后的月夜,天地银银的,这应该称作为白夜。 , ,也是一层的白。那远处的积雪, , ,多么精致。天上地上,整个的融成了白白银银的世界。 A雪上有点幽幽的月光村里的石桥上覆盖着雪树林间的积雪柴垛上的积雪 B雪上有点幽幽的月光村里的石桥上覆盖着雪柴垛上的积雪树林间的积雪 C村里的石桥上覆盖着雪雪上有点幽幽的月光柴垛上的积雪树林间的积雪 D村里的石桥上覆盖着雪雪上有点幽幽的月光树林间的积雪柴垛上的积雪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也是一层的白 ”可知前面已提到白色,雪是白的,雪上的月光
2、也是白的,因此从 C、 D中选。根据 “那远处的积雪 ”知是由远及近的描述,所以先看到的是大概,故选 D项。也可以把各个词语放到空中读一读,看哪一项的词语更通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能力。 点评:整体感知语句,分析语句所写内容,注意前后语句中的标志性词语以及语句间的照应,根据这些加以选择。选好之后,还要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再检查一下,是哪个地方 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12分 ) 材料一:今年 6月 5日是第 42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的主题是 “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我国确定的主题是 “同呼吸,共奋斗
3、 ”。 材料二:据统计: 年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共计 292天 ,达标率80。优良天数比 2011年增加 16天,三级以上污染天数比 2011年减少 15天,刷新了 17年来优良天数的记录。 2013年前五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 材料三: 2012 年, 乌鲁木齐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共 224 个点、 224 平方公里 ,平均等效声级为 54 3分贝。 材料四:目前,乌拉泊水库水质状况为 “优 ”,满足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水质功能要求。 全市以地下水和地表水为水源的 8个水厂中有 6个水源达标, 2个不达标 。 材料五:最新监测显示,柴窝堡湖的水质属劣
4、 V类水质,不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水质要求,红雁池水库水质为 类轻度污染水质,可以满足一般工业用水的水质功能要求。水磨河联丰桥、米泉桥河段均属劣 V类水质,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用水区的功能要求。 材料六:据了解,今年起乌鲁木齐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对二氧化碳和可 吸入颗粒物浓度限值大幅收紧,同时新增 PM2.5、臭氧以及一氧化碳三项评价指标, 空气质量达标难度大大增强 。 【小题 1】从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看,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请提取关键词。 (3分 ) 【小题 2】请用两句话概括乌鲁木齐环境现状的主要特点 (不要超过 l6 个字 )。 (3分 ) 【小题 3】以上材料中四个画线的句子
5、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6分 ) 答案: 【小题 1】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级。 (3分 ) 【小题 2】空气质量尚好,水质喜忧参半。 (3分,答对一点得 1分,答对两点得 3分 ) 【小题 3】 在 “优良 ”和 “天数 ”之间加 “的 ”。 “增强 ”改为 “提高 ”或 “增加 ” 试题分析:审题后要确定答案:范围和思路,第一个小题的答案:应到二至六个材料中提取。第二个小题根据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可知,空气质量尚好,水质有喜有忧。第三个小题,仔细读这四个句子,可怪现一和四句存在问题。第一句, “优良 ”为形容词不可直接放于名词前,否则语句不通顺,表意不明确。第四个句子, “难
6、度 ”不应用 “增强 ”来修饰,应改为 “增加、提高 ”等。 考点: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点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要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实践知识并学到解决问题的本领。本题首先要理解学生们反映的情况,然后再针对学生反映的情况想出相应的对策即可。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 (b)涎水 (xin)深恶痛疾 (w)沥尽心血 (xu) B号召 (zho) 躯壳 (qio)玲珑剔透 (t)繁弦急管 (xin) C哺育 (b)殷红 (yn)锲而不舍 (qi)九曲连环 (q) D露怯 (qi)伺机 (s)叱咤风云 (ch)
7、果实累累 (1i) 答案: B 试题分析: “譬、召、怯、咤 ”都是常见易读错的汉字,其中 “咤、譬 ”字易读错声母。 “曲、壳 ”为多音字,注音时应注意与之搭配的字,即放在词中正确拼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我们平时要经常把积累的内容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糟蹋诬告通宵达旦一泄千里 B震撼遐想委 屈求全物竞天择 C诀别幅射月明风清情有可原 D争辩通缉锐不可当迫不及待 答案: D 试题分
8、析: A一泄千里 -一泻千里 B幅射 -辐射 C狼籍 狼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香港维多利亚港口展出的 “大黄鸭 ”勾起了芸芸众生们的童年怀旧情结,引起广泛关注,不少内地游客还专程赶往维港一睹 “大黄鸭 ”的风采。 B最近,央视现场直播了新疆鄯善地区的海市蜃楼奇观,茫茫沙漠中忽然出现了绿树成阴、河流清澈
9、的景象,转瞬之间又戛然而止,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 C自安倍再次担任日本首相以来,鼓励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争端,企图修改和平宪法 这些行径之卑劣比起他的某些前任来真是有过之无不及。 D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不少评论家反复研读他的作品,认真筛选,断章取义,力求用最新鲜最精华的材料来论 证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芸芸众生,指众多的平凡人,与后面的 “们 ”重复。 B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使用对象不当。 D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孤立的选取其中的一段,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所学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出现较多
10、的词语、成语、俗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平时要在积累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俗语要进行比较、积累。 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零丁洋 稼轩词编年笺注 文天祥 宋代 B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 吴敬梓 清代 C孔乙己 呐喊 鲁迅 现代 D丑小鸭 童话 安徒生 丹麦 答案: A 试题分析: “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稼轩词编年笺注的作者是辛弃疾。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主题,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要心中有数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
11、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兴趣与人生 冯友兰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他并非欲成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他并非欲成一画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 “世间名利恭敬 ”。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他做某种事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 当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一类的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
12、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我们若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亦以为这种生活是快乐的,亦可以说是理想的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若打破这些,就取消了社会的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人亦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说快乐地生活。道家以为,无为的生 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中,因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亦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人可以完全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
13、是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所感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事都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而实在是他对于蒙头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 “各得其所 ”,真是再好没有的 。或者可以问: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 人人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死 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有许多人对于蒙头大睡不感兴趣,如叫他终日蒙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这些人如没有事做,反觉烦闷。所以有些人要 “消闲
14、”。所以要消闲者,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而闲人则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显然是不容易 使人感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没有人做。在社会里,至少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做些我们所不感兴趣的事。这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兴趣,但亦必须做之。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社会都有一种起码的责任。这种起码的责任,不见得是每个人皆感兴趣的。所以,主张人皆随其兴趣去做的极端说法,如道家所说,是不可行的。
15、不过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极端的,则是可行的。这种说法在相当范围内,我们不能不说是真理。 (摘自读者 2013年第 l0 期 ) 【小题 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概括正确 的一项是 A儿时的游戏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一部分,人的理想生活,就应是这种快乐的生活。 B兴趣是成功的起点,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应该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C每个人都要对赖以生存的社会负责,所以都要做些可能不感兴趣但又必须做的事。 D个人的兴趣应该服从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小题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道家理论的一项是 A人都是生活在某种社会中的,若没有社会,人就无法生活,更不用说快乐地生活。 B人
16、在社会中生活,总会受到各种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不能完全拥 有快乐的生活。 C如果没有社会制度,无论小孩还是大人就都能快乐的生活,所以应取消社会制度。 D人皆有兴趣但各不相同,如果每个人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那么天下事皆有人做。 【小题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围绕兴趣与人生的话题,从小孩子的游戏引出道家对理想生活的认识。分析了道家思想的局限性与合理性,提出了自己关于兴趣与人生的看法。 B文章大体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先论述人的兴趣的特点及种类,后半部分集中阐述人生的意义以及与兴趣的关系,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C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在白话中自然融入一些文言词语,简洁明了,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新疆乌鲁木齐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