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pptx
《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pptx(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一、碳的单质 1.碳单质的存在形式 碳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 2.金刚石与石墨的比较,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3.木炭和活性炭 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吸附剂,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中的色素,消除异味和吸收有毒气体。 4.C60 (1)构成:C60由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稳定。 (2)用途:主要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在常
2、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 2.可燃性,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3.还原性 (1)与CuO反应。,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3)应用。 用于冶金工业。如焦炭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的反应为2Fe2O3+3C 4Fe+3CO2。,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三、二氧化碳 1.CO2的性质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2.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用途。 用于灭火: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
3、密度比空气的大;作制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光合作用的原料;化工原料;气体肥料。 (2)温室效应。 成因:大气中的CO2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地球变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CO2、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危害: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缓解措施: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3.CO2的制取 (1)工业制法。(2)实验室制
4、法。,注意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中,不能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这是因为H2SO4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4,它会覆盖在CaCO3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若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会导致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混入产生的CO2气体中,使制得的CO2气体不纯。,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制取装置。 实验室常用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如图所示。,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四、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综合探究 1.气体发生装置 一般根据反应条件(是否加热、加催化剂等)和反应物状态(固体与固体反应、固体与液体反应或液体与液体反应等)设计发生
5、装置,如下图所示:,(1)固+固 制气体,可选用图A的装置。可制取O2等气体。 (2)固+液 制气体,可选用图B或C的装置。可制取O2、H2、CO2等气体。,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2.气体收集装置 一般根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设计收集装置,如图所示:,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 (1)可燃性:纯净的CO在空气中点燃时,能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 (2)还原性:CO还原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 (3)剧毒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
6、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体内缺氧,甚至危及生命。,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3.用途 作燃料、冶炼金属。 4.CO、CO2的鉴别方法 (1)用澄清石灰水: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不与石灰水等碱溶液反应。 (2)用点燃法:CO能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而CO2不能燃烧。 (3)用灼热的CuO和澄清石灰水:CO能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红色固体,且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而CO2则不与CuO反应。 (4)用紫色石蕊溶液: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能产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而CO不能。,考点梳理,自主测试,一,二,三,四,五,六,六、气体混
7、合物成分分析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中,气体成分的分析(如H2、CO、CO2、H2O等)实验占很大的比重。 通常用无水CuSO4粉末检验H2O(气态)的存在,若白色CuSO4粉末变成蓝色,说明存在H2O(气态)。 用灼热的CuO粉末检验H2和CO,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有水珠生成,说明存在H2;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存在CO。(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前,必须干燥) CO2的存在对检验CO产生干扰,所以有时要先除去CO2且确认CO2已除尽,才能检验CO。,考点梳理,自主测试,1,2,3,4,5,6,7,8,1.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
8、其硬度都很大 B.CO2可用作燃料 C.CO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 解析: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较软的物质,故A错误;CO2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B错误;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金属的冶炼,故C正确;CO2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看到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原因是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使其变红,当加热红色的溶液时,又会看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原因是H2CO3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H2O和CO2,故D错误。 答案:C,考点梳理,自主测试,1,2,3,4,5,6,7,8,2
9、.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考点梳理,自主测试,1,2,3,4,5,6,7,8,解析: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正确;B.实验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C.碳在反应中与氧结合,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正确;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防止液体倒流引起试管炸裂,错误。 答案:D,考点梳理
10、,自主测试,1,2,3,4,5,6,7,8,3.某大学高分子系的课题组用石墨烯(由石墨制成)制造出了一种超轻物质“碳海绵”,刷新了超轻固体材料的世界纪录,也是目前吸油力最强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碳海绵”是一种化合物 B.“碳海绵”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C.“碳海绵”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解析:“碳海绵”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碳元素,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A项错误。 答案:A,考点梳理,自主测试,1,2,3,4,5,6,7,8,4.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CO2
11、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气体燃料 解析:二氧化碳既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C项错误。 答案:C,考点梳理,自主测试,1,2,3,4,5,6,7,8,5.如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考点梳理,自主测试,1,2,3,4,5,6,7,8,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 答案:C,考点梳理,自主测试,1,2,3,4,5,6,7,8,6.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括号内含有碳元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复习 优化 设计 第一 板块 基础知识 过关 第六 单元 氧化物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