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讲)(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讲)(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讲)(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02 古代中国的经济考向一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及其特点1.讲高考(1)考纲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的演进和主要的水利灌溉工程,同时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命题规律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也是必考内容。考查的内容有: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主要的水利灌溉技术和水利工程等;主要同手工业和商业混合考查,继续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较少出现材料题。例 1(2018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1)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
2、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 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 A 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 B、C 不正确。 4.讲方法对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考生在复习本考向时要注意细化知识点。特别注意耕作方式的变化,耕作技术的演进
3、,耕作工具的进步;同时注意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演变,即为先秦时期的井田制,北魏到唐的均田制;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和对黄河的治理等。在细化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宏观上把握知识点,2即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注意和今天的三农问题等社会热点相结合;总之考生在复习时要宏观、微观结合,经济和政治、思想文化相结合,整体上来把握本考向。全国卷对本考点命题切入点多集中于耕作方式演进、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特点、形成条件等,其中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近 5 年没有考题涉及,这就给 2017 年备考提供了方向。5.讲易错【题目 1】明朝人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记载:“华亭相(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
4、为贾。”徐光启文集载:“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材料反映当时A官商勾结现象严重B田庄手工业比较发达C大商人买田置地现象普遍D士大夫经商致富【错选】A【错因】考生对题干材料并未真正读懂和知识的再现时出现紊乱现象。【答案】D【解析】本题材料提到,“华亭相(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当时士大夫经商致富,因此选 D。ABC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反思】考生对古文
5、字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所致。考生平时要注意加强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训练。【题目 2】“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 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C、汉武帝时代的情况 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3考向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经济1.讲高考(1)考纲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命题规律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内容比较繁杂,但是是高考的必考和常考内容之一,考生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命题常以混合题的形式出现,题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考生在复习时注
6、意整体掌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全国卷在本考点命题几率要低于农业,角度多集中于三大经营类别、生产分工与区域化分布,一般要求记忆高,思维难度不大,背诵、记忆则是备考 2017 年高考的有效策略。例 1(2018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 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答案】A【解析】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
7、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 A 项正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 B 项错误;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故 D 项错误。4点睛: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及特点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通方式 劳动力 地 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无偿调用各类匠户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
8、工业最高水平私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私营主雇工 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农民自身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例 2(2018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4)4.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 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5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B点睛: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落实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
9、体现出高考考查“双基”的基本特点。“表明类”选择题的解题可转化为问题意识,如本题材料可转化为“为什么明朝君臣要把外国进献的长颈鹿当做麒麟”?这一方面说明明朝君臣孤陋寡闻,另一方面说明“天朝上国”的心态,用中国文化解读外国贡品。2.讲基础关键词:经营形态、手工工场、“市”、“坊”、“交子”、“商帮”、“工商业城镇”1手工业发展历程从先秦到秦汉形成与发展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发展与繁荣魏晋南北
10、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白瓷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6明清辉煌与滞后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2区域分布变化:受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丝织业分布变化最明显)。3.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A.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
11、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B.西汉前期: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C.隋唐时期:封建国家长期统一,政治安定,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都长安的城市建设表现出极高的水平。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D.北宋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 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
12、出现和宋词的发展。E.明朝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丁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玉米和甘薯,清代广泛推广;F.清朝前期: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大批城市产生。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3.讲典例【例 1】(2018 年北京卷文综历史 4)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时间 松江市镇数量1550 年以前
13、 5915511722 年 113717231861 年 16718621911 年 369 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 B. C. D. 【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仅凭市镇数量的上升不能得出商人地位上升,故错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故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7231861 年、18621911 年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大幅度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 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上海
14、等通商口岸有关,故正确。明显夸大了清政府和民国历届政府的作用,故错误。故选 B。 【点睛】图表类选择题一般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呈现,较直观地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历史的本质。解答该类试题要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趁热打铁】(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2)公元前 113 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答案】A【例 2】(2018 年江苏卷文综历史 1)1.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
15、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8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 A、C 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 B 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 D 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古代商业这一长效
16、热点,落实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变化类”的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关注材料中变化后的结果。由本题中“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的信息可判定答案。【趁热打铁】(2017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A B C D【答案】B4.讲方法9本考向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间以材料题。考生在复习时注意整体上把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以应对材料题。对于手工业的成就、商业中的不同时期的“市”的类型以及历代政府对其的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02 古代 中国 经济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