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17.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17.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 金刚石、石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金刚石、石墨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做电极;做滤毒剂;制作固体润滑剂;做燃料;制作装饰品;冶炼金属;制作染料。A B C D 3.如图所示 IIV 装置,可供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时选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 II、III 装置B 实验室用固体锌粒和稀硫酸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时可选用 I、IV 装置,气体从
2、b管口通入C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 I、IV 装置,气体从 b管口通入D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用 II、III 装置4.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 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 装置 II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C 装置 III、IV 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D 装置 V可以用于收集 H2、O 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 CO2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经检验装置气密性合格后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A 鸡蛋壳发
3、生了分解反应B 中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第步是多余的6.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7.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 CO2和 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A AB BC CD D8.甲乙是两名同学设计的这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3A 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 M处于关闭状态B 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C 甲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D 乙装置 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9.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4、10.实验室制备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时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长颈漏斗 B 锥形瓶 C 集气瓶 D 酒精灯11.利用图中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 用制取氧气 B 用制取二氧化碳C 用制取氧气 D 用制取二氧化碳12.如图是收集干燥气体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装置。由图中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 )4A AB BC CD D13.已知:CuO+2C 2Cu +C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CuO和 C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 1时,开始发生反应 B t 1和 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C c
5、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 d 是二氧化碳的质量1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15.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C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COCO 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 “CO 2CaCO 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CO 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5二、填空题 16.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6、(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填序号) 。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C. 它们都有毒 D. 它们都溶于水(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_。(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17.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金刚石硬度的是_(填序号,下同) ;利用石墨导电性的是_。A. 玻璃刻刀 B. 铅笔芯 C. 钻探机的钻头 D. 干电池的电极(2)炭雕(如下图)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能力。所以,炭雕即可以
7、美化居住环境,又可以净化室内空气。(3)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其化学反应为:3CO2+4NaC(金刚石)+2X,X 的化学式为_,反应涉及到的物质属于单质的为_(填化学式) 。18.会用化学眼光看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知识后应有的素质。结合下面材料填空。材料: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1)从化学物质类别看,CO 属于_(填“单质”或“化合物” ) ;(2)从应用化学用语角度, “CO燃烧”可表示为_。(3)从微观变化角度, “CO燃烧”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把下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61
8、9.C60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C 60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 。C 60这种物质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 )构成。C 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 (填“化学”或“物理” )性质。20.已知 A、B 为两种黑色粉末,D 为红色单质。A、 B、 C 、D 、E 、F 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1)B 的化学式为,D 的化学式为,F 与 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上述反应中 A 、F 都具有性。(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 C 、F 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
9、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填“相同”或“不同” ) 。三、实验与探究 21.已知木炭粉与某红棕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红棕色粉末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装置如下图所示。7(1)实验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2)实验中,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3)实验中通入纯净而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4)如果 3.2 g该红棕色粉末与碳充分反应,测得澄清石灰水增重 1.32 g,则该红棕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22.在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
10、一种无色气体。同学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1)如果推测此气体是二氧化碳,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2)若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_,收集装置应选用_(填序号) ;(3)如用下图中 F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由_端导入(填“a”或“b” ) 。2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 。(3)CuO 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 ;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 。8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金刚石
11、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其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答案】D【解析】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做滤毒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性质;制作固体润滑剂是利用了石墨具有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做燃料是利用了碳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制作装饰品,是利用了金刚石的折射和反射光的能力,属于物理性质;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制作染料是利用了炭黑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3.【答案】D【解析】因为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 A错误;实验室制取氢气用的药品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的,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从 b管进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六 单元 氧化物 检测 解析 新版 新人 201901172117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