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六校联考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湖南省浏阳市六校联考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浏阳市六校联考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南省浏阳市六校联考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时量: 9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金文中的“封”字写作澍, “邦”字写作蟒,意为植树为帜,划定疆界。其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内外服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分封制是封国建邦的意思,所以材料中的“封”和“邦”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分封制,故 C 项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禅让制和内外服制,所以选项 A B 均不符合题意,排余;“封” 和“邦”反映的分封制而非郡县制,故 D 项错误。2.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
2、,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通过分封,周王同姓、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西周的分封制A. 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B. 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统治C. 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D. 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答案】B【解析】【详解】分封制下,诸侯国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诸侯国君享有世袭统治权,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势力,故排除 AD。分封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故选 B;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也采用分封制的做法,排除 C。3.西周时,周公死后,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伯禽的诸弟在他的率领之下,才能参加祭祀周公的祭典。这体现的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
3、县制 D. 宗法制- 2 -【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时期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只有正妻所生第一子方可继承王位, “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正是宗法制内涵体现,D 正确。A 是原始社会首领继承制度。B 和 D 属于地方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分封制的基础是宗法制还是井田制内容 链接点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 经济 井田制、青铜时代集体耕作 文化 礼乐制度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宗法制也随之崩溃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
4、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 周王B. 鲁国国君C. 卿大夫D. 士【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下,周王是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土地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依此类推。因此,在鲁国宗法系统中,鲁国国君即为大宗。故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 B。5.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这位大臣
5、实际上主张A. 反对郡县制- 3 -B. 反对分封制C. 改革中央官制D. 建立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的,A 正确,B 错误;从所给的材料来看,是关于地方如何管理的问题,排除 CD。故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6.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下列哪个事件与此记载有关A. 打击匈奴B. 征服越族C. 平西南夷D. 修建长城【答案】A【解析】秦朝为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直道用于运输军队和战略
6、物资,A 正确;B 和 C 属于南方少数民族;D 与材料信息不符。7.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主要是A. 世袭B. 中央任命C. 恩荫D. 科举选拔【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秦朝没有科举。故 B 项正确;排除 ACD 三项。8.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A. 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4 -B. 设置三司,分割相权C.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 设立内阁,强化相权【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 A 正确;
7、宋朝设置三司,分割相权,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B;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C;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后没有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D 错误。9.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推行“崇文抑武” “强干弱枝”的国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王朝是A. 汉朝B. 唐朝C. 北宋D. 明朝【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推行“崇文抑武” “强干弱枝”的国策,实行“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朝代是北宋,故 C 项正确;汉朝、唐朝和明朝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BD 错误。10.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
8、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 派文臣做知州B. 设“三衙” ,收精兵C. 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 “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可知,宋太祖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以免地方官员拥兵作乱,故 A 项正确。设“三衙”将统兵权和- 5 -调兵权分立,与材料重文轻武不符,排除 B。C 项涉及财政问题,削弱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与材料重文轻武不符,排除。 “强干弱枝” 、 “守内虚外”是加强禁军、削弱厢军,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 D。11.古代中国某机构的职责是“统郡县,镇边鄙,
9、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这一机构是A. 刺史B. 中书省C. 理藩院D. 行中书省【答案】D【解析】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与都省(即中书省)为表里”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掌管所辖省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政事务。故答案为 D 项。刺史是针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官,排除 A 项;中书省是中央机构,元朝时期就是材料中的“都省” ,排除 B 项;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排除 C 项。12.下边是中国历代官称辞典中的一个辞条,依据辞条内容推断这一机构是A. 礼部B. 中书省C. 内阁D. 军机处【答案】C【
10、解析】【详解】根据“明朝始设” “协助皇帝办理政务,为皇帝顾问” ,结合所学可知,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阁臣协助皇帝办理政务,为皇帝顾问,故 C 正确;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礼部是- 6 -六部之一,A 不符合题意,排除;晋朝以后出现中书省,不符合“明朝始设” ,排除 B;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不符合“明朝始设” ,排除 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明朝始设” “协助皇帝办理政务,为皇帝顾问” ,联系所学明朝内阁设立的时间和内阁的实质分析解答。13.清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 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B. 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C.
11、 历史解释和历史叙述D. 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答案】A【解析】“清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属于历史叙述, “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针对军机处史实得出结论,故 A 项正确;B 项顺序颠倒,排除;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说明和解释,故 C 和 D 项错误。14.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的独裁专制,那么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其主要依据是A. 废除了宰相制度B. 官员管理规范化C. 内阁掌握决策权D. 根除了割据势力【答案】A【解析】明朝废除丞相,没有了宰相对皇权制约,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 A 正确;B 项
12、不能体现皇帝的专制独裁,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故 C 错误;D 项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也与题干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由一个皇帝的独裁专制,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联系所学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15.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 594 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以后第一件重大的改革就是拔除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品的土地无偿归还原- 7 -主,保障小块农地的水源;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因债务流落异邦的人,也都回来了。”材料中的“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贡献是A.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B.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C. 使雅
13、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 首创了陶片放逐法【答案】A【解析】“拔除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等字眼体现的是梭伦改革,而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所以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是克里斯提尼改革,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伯利克里,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首创了陶片放逐法的是克里斯提尼,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首先要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16.希腊
14、先哲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他建议惩处企图自杀的公民,因为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这说明古希腊( )A. 城邦很注重保护个人自由 B. 城邦公民间地位是平等的C. 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 D. 城邦不允许存在私有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 ,可知雅典并非保护个人自由,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城邦的整体作用,而不是强调公民之间的相互平等,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可知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故 C 项正确;依所学,城邦制度是建立在奴隶主经济基础上的,故 D 项错误。17.某历史课堂正在探究“古希腊民主政
15、治产生的原因” ,下列材料不能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A. 古希腊地理环境的材料B. 爱琴海地区贸易图C. 古希腊城邦的分布图D. 刻有被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8 -【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发达的海外贸易、城邦政治的形成、宽松的社会环境等,故 ABC 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刻有被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指的是陶片放逐法,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之一,故 D 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 D 项。18.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 习惯法的形成B.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 公民法的形成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订【答案】D【解析】罗马帝国
16、时期,查士丁尼时期颁布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故 D 正确;A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B 是第一部成文法;C 是按照适用范围不同划分法律。19.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C. 保护奴隶主的利益D. 注重维护公共利益【答案】D【解析】题干所给材料强调邻地间“应留空地五尺” 、 “不适用时效” ,可见罗马法维护公共利益,因此 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息,A 不正确;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因此 B 项错误;从材料不能得出维护的是奴隶主
17、利益的信息,C 不正确。20.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A. 议会B. 总统- 9 -C. 总理或首相D. 大法官【答案】A【解析】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民主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故 A 项正确;总统、总理和大法官只是代议制形式中政府组织机构部分,不是核心,故 B、C 和 D 错误。点睛: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民主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浏阳市 联考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