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北省赤壁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湖北省赤壁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湖北省赤壁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湖北省赤壁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赤壁一中开展 “美育节 ” 中共中央政治常委召开贯彻党的 “群总路线 ”部署会 国庆期间岳阳某商场开展商品打折宣传活动 中央电视台主持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晚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文化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活动区别于 “经济 ”和 “政治 ”活动。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属于政治现象,
2、属于经济现象, 属于文化现象。 考点:文化的内涵 美国财政部造币和印钞局,连续 12年发行祝贺中国春节的十二生肖主题“吉利钱 ”。 2012年底限量发行的农历蛇年 “吉利钱 ”一美元纸币,在辞旧迎新之际向全球送上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祝福。这主要表明 A中 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C中华文化属世界主流文化 D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美国财政部造币和印钞局,连续 12年发行祝贺中国春节的十二生肖主题 “吉利钱 ”,这说明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越来越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尊重与喝彩,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不断增强,故 B符合题意。 A、 D 与
3、题意不符, C 错误,夸大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考点:聚焦文化竞争力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激励着人们战胜困难,这体现了优秀文化可以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提升文化竞争力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 ,激励人
4、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故 A符合题意, B、 C、 D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文化塑造人生 京广高铁于 2012年底全线贯通 ,“早上广州喝早茶,中午武汉赏樱花,晚上北京吃烤鸭 ”的生活体验已变成现实。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改变文化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加快文化传播速度 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总是要依赖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存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改变文化存在的形式,故 错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
5、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故 符合题意。 考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 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 “80后 ”甚至 “90后 ”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 “漂亮转身 ”启示我们( )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融入时代元素 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6、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借助 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 “80 后 ”甚至 “90 后 ”所喜欢,体现了传统戏曲融入的时代元素,推陈出新,故 C符合题意。 A错误,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运用于社会实践。 B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化, D与题意不符。 考点:文化创新 由国内举行的 “汉语盘点 ”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以美丽的汉语来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 2009年的 “被 ”、 2010年的 “涨 ”以及 2011年的 “控 ”字等。 “汉语盘点 ”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见证中
7、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促进文化创新,加强文化融合 立足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语言文字,是丈量社会的一把尺子。通过美丽的汉语来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有利于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增强汉语的影响力,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体味汉语言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故 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 考点:汉字的地位和作用 走向高度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应该建立 “学习型社会 ”,应该成为 “学习型社会 ”。下列有关建立 “学习型社会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是:( ) A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建立 “学习型社会 ”是经济发展 的必然要求 C推
8、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 “学习型社会 ”内在要求 D教育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建设 “学习型社会 ”,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 “学习型社会 ”的内在要求。故 A、 B、 C说法正确, D错误,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考点:学习型社会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于社会实践 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
9、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故 均正确。 考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们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 ,是全人类公 认的具有突出意义的文化古迹及自然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在上述说法中找出世界遗产和文化遗产不同之处 ( ) 二者包含的内容有差异 ,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 研究二者有利
10、于明确人类文明的演进 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A B C D 【小题 2】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 ) 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 智利的复活节岛国家公园 中国的黄山 九寨沟风景旅游区 A B C D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试题分析:世界遗产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同时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需要申报并达到一定的条件。题中选不同之处, 符合题意, 是二者的共同点。 【小题 2】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文化遗产。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
11、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故 属于文化遗产,符合题意。 属于自然遗产,排除。 考点:文化遗产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 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 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 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说明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故 C符合题意。 A、 B、 D均与题意不符。
12、 考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诗经 小雅 鹤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体现的道理是( ) A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引进外来文化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C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D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借鉴他山之石,体现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 C符合题意, A、 B、 D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文化 创新 在我国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欢迎的歌舞主要有
13、黄河以北各省的 “秧歌 ”、西南各省的 “花灯 ”、南方各省的 “采茶 ”、东北的 “二人转 ”、内蒙古和山西的 “二人台 ”等。这些有着浓烈地方色彩的歌舞不仅在当地十分火爆,而且也受到全国乃至世界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人们的喜欢。这主要说明 A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各异 C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D发展大众文化必须不断创新形式和手段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但是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
14、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有着浓烈地方色彩的歌舞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喜欢,是因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故 A符合题意。 B、 D与题意不符, C错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考点:文化多样性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70年来, “文化为人民服务 ”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 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C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 D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
15、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文化为人民服务 ”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体现了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 D符合题意, A、 C与题意不符。 B错误,文化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社会发展。 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古代 24孝有 “卖身葬父 ”“弃官寻母 ”等之说。国家有 关部门发布的新 “24孝 ”不仅包括 “教父母学会上网 ”等行动准则,还包括 “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6、”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践行孝道的方式要因时而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错误,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新 “24孝 ”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 ”等行动准则,还包括 “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表明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因时而变,故 符合题意。 考点:传统文化的继承 2012 年 11 月 28 日,国家广电总局叫停某地方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
17、原因在于其违规制作播出低俗娱乐节目而造成不良影响。这告诫我们 文化创新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要发展经典、高雅的大众文化 应弘扬主旋律,培育文明风尚 必须克服文化市场的盲目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部分文化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产生了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为此,国家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弘扬主旋律,培育文明风尚,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故 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 错误,这是文化市场自发性的表现而不是盲目性。 考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中国,尤其在春节来临之际,离家在外的游子眼中往往只有一个目标 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边。
18、这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时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 符合题意。 考点:传统文化的继承 央视春晚,作为传统年夜大餐与凝聚十几亿中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符号,尽管众口难调,但开门办春晚的理念深得观众欢迎,从阿宝、李玉刚到旭日阳刚、唐山菜农等一批草根明星登上春晚舞台,开创了央视春晚 30年来的 “新纪
19、元 ”。这说明文化创新应该 A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B借助于不断发展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C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D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草根明星登上春晚舞台,发挥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故 D符合题意, A、 B、 C与题意不符。 考点:文化创新 成都开展 “百姓故事会 ”,以身边真实感人故事为核心内容,让百
20、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凸显了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真谛,传递了正能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故 C符合题意。 A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点:文化创新 2013年 2月 7日,南京 “江宁织造博物馆 ”面向公众开放。其中,一幅 4D版的康熙南巡图,
21、以 360视角,展现了白昼变换、四季更替,加上栩栩如生的动画设计,再次把人们带进那历史的繁华之中。这表明 A文化创新是历史的忠实再现 B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创新 C传统文化因技术才得以传承 D博采众长促进文化融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一幅 4D版的康熙南巡图再次把人们带进那历史的繁华之中,体现了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创新,故 B符合题意。 A错误,文化创新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C错误,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
22、是决定性因素。 D与题意不符。 考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以其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精美绝伦的古建筑艺术和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主要是为了( ) A开发:使世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B共享:使人们领略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韵味 C研究:从而使世界文化实现融合 D保护: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湖北省 赤壁市 中高 下学 期期 模拟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