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A卷)(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A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A卷)(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 A卷)(带解析) 选择题 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食品安全正确的是 A霉变大米清洗后食用 B炒菜中加入适量的加碘盐,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C将地沟油和潲水油回收用来炒菜,以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的 D用墨水、柠檬黄、果绿等配料调合后,将白色粉条染色成绿粉条(俗称蕃薯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霉变大米不可食用; B 加碘可以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C 地沟油含有多种细菌和致癌物质不可用在餐饮行业; D 用化学色素浸染粉条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考察生活中常见现象里的化学知识,较简单,但是却是中考中的必考题,平
2、时注意积累总结。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梳理的知识有错误的一组是 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化学用语与意义 小苏打能和酸反应 治疗胃酸过多 乙醇具有可燃性 可作燃料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可灭火 2H 表示两个氢原子 3H2O 表示 3个水分子 Al3+ 表示 1个铝离子 C 元素与人体健康 D日常生活经验 缺锌 智力低下 缺钙 易骨质疏松或得佝偻病 缺铁 易得贫血症 食品干燥剂 常用生石灰 区别硬水和软水 过滤 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 用明矾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二氧化碳用来灭火使用的是其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不是可以溶于水的性质。 考点:常见化学基础知识 点评:此题属于对基本
3、的化学知识点的考察,较为简单,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平时应注意对细小知识点的识记。 “达菲 ”依然是应对我国 H7N9禽流感的良方之一,已知达菲的化学式为 C16H31N2PO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菲是由五种元素组成 B每个达菲分子中含有 1个氮分子 C达菲中含有 16个碳原子、 31个氢原子、 2个氮原子、 1个磷原子和 8个氧原子 D使用达菲后就没有必要再研发新的抗流感药物了,且达菲在人体内完全反应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应为每个达菲分子中含有 2个氮原子; C 应为每个达菲分子中含有 16个碳原子、 31个氢原子、 2个氮原子、 1个磷原子和 8个
4、氧原子; D 达菲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体内完全反应后不可能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的意义在最近几年的中考中出现较多,难点在于审题上,注意细心读题,不要想当然。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 “1+l=2”或 “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 “l+l= 2” 的事实是 A常温下, 1L水与 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 2L B室温下, 1g镁与 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 2g C室温下, 1g硫粉在 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2g二氧化硫 D 20 , 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 2g氯化钠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5、 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所以常温下, 1L水与 1L酒精混合后 的体积小于 2L; B 由于镁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所以室温下, 1g镁与 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 2g; C 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为化合反应所以 1g硫粉在 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2g二氧化硫; D 饱和溶液已经不能再溶解溶质,所以 20 , 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g氯化钠固体能只得到 1g氯化钠溶液 .。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化学常识记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
6、 NaCl中含有 Na2CO3 加水溶解 B 鉴别 NaOH和 Ca(OH)2溶液加 Na2CO3溶液 C 除去 CaO中的 CaCO3 加足量稀盐酸 D 除去 CO2中的 CO 通入足量 NaOH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两者均可溶于水; B 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 C 稀盐酸可以和氧化钙、碳酸钙同时反应,所以不可以用来除去 CaO中的 CaCO3; D通入足量 NaOH溶液会将二氧化碳除掉。 考点:常见化学物质的检验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物质的鉴别属于中考的必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累总结。 认真细致的观察
7、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 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B把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D将浓盐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可证明浓盐酸具有吸水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但是物质类别属于盐类; B 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一氧化碳; C 该气体也可以是稀有气体或者氮气; D 浓盐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是因为溶质容易挥发到空气中。 考点:化学反应和现象 点评:常见化学反应及其现象属于必考题型
8、,但是考察形式比较多样,选择题中出现近年也比较多见,注意总结,记忆时注意细心。 2013年 4月 20日,四川省芦川发生了地震。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 (C2H4O3)、次氯酸钠 (NaClO)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钠是氧化物 B次氯酸钠中氯元素 的化合价为 -1 C过氧乙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4:3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根据氧化物的定义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则次氯酸不属于氧化物; B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为零的原则,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一价; C 过氧乙酸分子中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所以过氧乙酸中氢
9、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 2:4:3。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的意义分为宏观和微观,考试时经常以此为考察点,要熟悉其意义,同时注意仔细审题。 已知反应: X+2NaOH Y+Na2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2CO3俗称纯碱 B若 Y是 H2O,则 X不一定是一种盐 C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NaOH固体需密封保存 答案: C 试题分析:碳酸钠俗称纯碱,若 Y是 H2O,则 X可以是二氧化碳或者碳酸,该反应如果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则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钠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所以应该密封保存。 考点:化学反应的推断 点
10、评:涉及化学反应推断和常见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化学知识在中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较为简单,注意积累。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白光,所以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B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铁制品表面涂 “银粉 ”(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 D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答案: C 试题分析: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是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所以铝粉涂在铁制品表面可以防止其生锈。 考点:物质用途与性质 点评:这类题目考察的
11、是学生平时对化学现象的积累和总结,较为简单,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013年的 3 15晚会曝光了某品牌黄金饰品中掺杂了铱。查阅元素周期表可知,铱元素核电荷数为 77,相对原子质量为 1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铱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 77 B铱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92g D铱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77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B铱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D铱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92-77=115。 考点:元素符号的 意义 点评:这类知识点在中考中属于必考题型,不难,考生应注意积累,特别是一些细小的琐碎的知识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徐州市 中考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