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清华附中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北京市清华附中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北京市清华附中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北京市清华附中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声音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 D减少噪声的惟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敲锣时
2、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有关的多个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和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l为定值电阻, R2为滑动变阻器开关 S 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 自 b 端向 a 端移动过程中( )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路消耗总功率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C电
3、流表的示数变大, V的示数与 A的示数之比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V的示数与 A的示数之比变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分析电路图:定值电阻 Rl与滑动变阻器 R2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 Rl两端,测量的是定值电阻 Rl两端的电压 首先判断出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自 b端向 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的变化,利用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再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并根据公式 P=UI分析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情况;由欧姆定律可知两表示数比值的意义,则可知两表示数比值的变化 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滑片由
4、 b端向 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则电路中的总电阻 R变小, 而电源电压 U不变,由 I=可知电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 由公式 U=IR可知,定值电 阻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即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 I=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是定值电阻的阻值,并且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电源电压 U不变,而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由公式 P=UI可知,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大 故 A、 B、 D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电
5、路的动态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和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判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路 电阻的变化,要知道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一定要弄清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阻的变化,则可知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进而可知电流的变化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闭合开关 S1,当再闭合开关 S2时,关于灯泡 L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 A 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 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 C L1变暗,电流表示数不变 D L1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开关 S1闭合时,为 L1的基本电路,电流表测量 L1中的电流;当再闭合开关 S2时,
6、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干 路电流,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由欧姆定律可得干路电流、灯泡 L1亮度变化 由图可知,开关 S1闭合时,为 L1的基本电路,电流表测量 L1中的电流;当再闭合开关 S2时,两灯泡并联;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灯 L1的电流不变,灯 L1的亮度不变;但由于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因此电流表示数变大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特点的掌握和运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给一灯并联另一灯时,原来灯的三量保持不变、亮度不变 用图电路演示 “通电铝棒在磁场中受力情况 ”时,下列做法可以改变铝棒受力方向的是( ) A改变电流的大小 B改变蹄形磁铁的磁性
7、强弱 C只改变电流方向 D对调磁极同时改变电流方向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其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即改变其中任何一个方向,通电导线所受力的方向都会改变一次,但如果同时改变上述两因素,相当于通电导线所受力的方向没有改变 A、改变电流的大小只能改变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大小,不能改变所受力的方向,故该选项错误; B、改变蹄形 磁铁的磁性强弱只能改变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大小,不能改变所受力的方向,故该选项错误; C、只改变电流的方向可以改变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故该选项正确; D、对调磁极同时改变电流的方向,相当于让通电导线所受力的方向改变了两次,
8、即相当于该导线所受力的 方向没有改变,故该选项错误 考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点评: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 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 、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甲 和 F 乙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 p 甲 和p 乙 ,则( ) A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B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C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D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答案: B 试题分析:( 1)由于甲、乙
9、两图中,物体都处于漂浮状态,要比较 F 甲 、 F 乙 的大小,可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判断 ( 2)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深度有关,由于容器底面积一定,当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液面就越高,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就越大 把 A和容器看作一个整体,即 A和容器的总重力不变,由图可知,甲、乙中物体都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甲、乙两图中物体 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 A和小玻璃杯的总重力,故 F 甲 =F 乙 ; 因为两中情况下浮力相等,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又可得, F 浮 =水 gv 排 ; F 甲 =F 乙 , v排甲 =v 排乙 ; 因此甲乙两图中,液面的高度是相同的,由 p=gh可知,当
10、 一定时,若 h相等,则 P相等;即 p 甲 =p 乙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点评:在此题中比较浮力变化的关键是把握住前后两种情况下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 -总重,运用的是整体思想 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其路程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 A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以及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 2)物体受平衡力时一定处
11、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 1)图象的纵轴是路程,横轴是时间,所以这是一个路程 -时间图象; ( 2)由图象可知:甲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乙静止不动,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处于静止状态,即甲、乙都受平衡力作用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点评: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 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 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 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小明用 100N 的力踢一个重 5N 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
12、地上向前滚动 了2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 ) A小明对足球做功 2000J B重力对足球做功 100J C小明对足球做功 2100J D小明和重力对足球做功都是 0J 答案: D 试题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判断 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过程中,靠惯性运动,球脱离了脚,脚没有给球施加力,对球不做功,故 D正确, A、 B、 C都错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抓住 “球离脚后,脚、球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是本题的关键 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5k
13、m/h B一级楼梯台阶的高度约为 50cm C冬天南京的最低气温通常在 -15 左右 D正常成年人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约 0.1s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A、 5km/h1.39m/s,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5km/h,比较符合实际 ,故 A正确 B、一级楼梯台阶的高度约为 20cm,故 B错误 C、冬天南京的最低气温通常在 -10 左右,故 C错误 D、正常成年人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约 =0.8s,不符合实际,故 D错误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点评:物
14、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香气袭人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应用以下知识解题: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2、磁铁对铁、钴、镍等铁磁性物质有磁场力的作用 3、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A、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分子间距离很小,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15、A错误 B、磁铁能吸引大头针是因为磁铁对大头针有磁场力的作用,与分子间的引力无关,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 B正确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说法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C错误 D、香气袭人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的运动;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磁场力、原子核的组成,是一道学科综合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熟记基础知识、结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在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切蛋器有很细的钢丝 B 冰刀磨得很锋利 C 坦克上安装有履带 D 图钉的顶尖做的很尖 答案: C
16、试题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A、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鸡蛋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B、冰刀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冰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C、坦克上安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坦克对地面的压强符合题意 D、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墙壁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 用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下列关于 “白气 ”的
17、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时,壶嘴周围的 “白气 ”是壶内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烧开水时,壶嘴周围的 “白气 ”是壶内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C打开冰箱门,门周围的 “白气 ”是门外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打开冰箱门,门周围的 “白气 ”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 “白气 ”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打开冰箱门,看到冒 “白气 ”,这 “白气 ”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只要我们认真的观察就一定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
18、列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竹的倒影 B 水面 “折 ”枝 C 手影 D 镜中花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A、水中倒影响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B、杯中的折枝,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C、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D、镜
19、中花,是一种平面镜 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熟记一些常见的光现象,能较快速地解答出此类的题目 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 “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起的高度是否有关 ”的活动,所做三次实验的情景 ( 1)为探究 “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是否有关 ”,应选 两组实验,观察比较这两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本实验中探究的是影响 的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选填 “金属块 ”或 “小桌 ”),但重力势能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我们是通过观察比较小桌陷入沙坑的深度来间接比 较的下列四个研究实例中,同样用到此研究方法的是 A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
20、类比; B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C在学习蒸发和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分析推理而得出的 答案:( 1)甲、丙;在物体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被举起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 2)金属块; B 试题分析:( 1)当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必须保证物体的质量相等,改变物体被举起的高度; ( 2)通过观察小桌陷入沙中的深浅来判断物体重力 势能的大小;该实验方法是采用的转换法,分析得出四个研究实例的研究方法即可知道用到此研究方法的实例 ( 1)如果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必须保证物体的质量相等,改变
21、物体被举起的高度; 而甲、丙使用的是同一金属块,从不同高度落下,所以应选甲、丙两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物体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被举起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 2)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浅来判断影响金属块的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因重力势能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到,所以采用的是转换法,而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 A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采用的是类比法, B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采用的是转换法, C在学习蒸发和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采用的是比较法,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分析推理而得出的,采用的是推理法 样用到此研究方法的是 B 考点: 点评
22、: 图甲是 “探究物质熔化过程 ”的实验装置,图乙为某时刻测出的温度,图丙是收集实验数据后绘制得到的 “温度 -时间 ”图象,酒精灯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且不计热损失 (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由图丙可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 (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熔化过程停止;将试管放回烧杯后,熔化又会继续这一现象说明: ( 3)实验中,热只能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水,而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 性 答案:( 1) -2 ;晶体;( 2)熔化需要吸热;( 3)方向 试题分析:( 1)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 1 ,且液柱在零刻
23、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2 ;丙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因为该物质的熔化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 2)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 物质无法从外界吸热,熔化过程停止;将试管放回烧杯后,物质又能够从外界吸热,熔化又会继续因此可以得出,该物质的熔化需要吸热 ( 3)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能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会反过来传递,因此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有 温度计的读数和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的熔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北京市 清华 附中 中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