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重庆市荣昌县安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重庆市荣昌县安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重庆市荣昌县安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重庆市荣昌县安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几种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真空中 B固体中 C液体中 D气体中 答案: A 分析: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即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 解: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物质,能传声,而真空中没有任何物质,所以真空中不能传声 故选 A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只有真空是不能传声的,这一点我们应该牢记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 “耳目 ”-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
2、,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 “耳目 ”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10kHz 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 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 “回声 ”)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
3、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 2) 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 10s内接收到经 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 潜艇 B与潜艇 A的距离 s1是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1500m/s) 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继续监控潜艇 B,突然接到潜艇 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 B的速度是 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 A、 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 B与潜艇 A的距离 s2为 (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答案:( 1) 10, 2
4、0; ( 2) 7500m, 8700m; ( 3)不能,因为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分析: ( 1)超声是指高于 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 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1kHz=1000Hz ( 2)根据回声测量距离的原理,结合速度公式,来进行计算 注意: 1分钟后,潜艇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 3)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无法使用声呐 根据以上内容,对本题进行解答 解答: 解:( 1)人耳只能听到 20Hz到 20000Hz之间的声音,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多在 10kHz 30kHz之间; 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 10kHz 20kHz ( 2)
5、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 s=vt=1500m/s10s=15000m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 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s1= = =7500m 1分钟 =60s 1分钟后,潜艇 B行驶的路程 sB=vBt=20m/s60s=1200m 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s2=s1+sB=7500m+1200m=8700m ( 3)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 ( 1) 10, 20; ( 2) 7500m, 8700m; ( 3)不能,因为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
6、应用 点评: 本题综合 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计算距离时,注意回声测距需要计算单程的长度,这一点容易失误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炖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答案: 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 解答: 解: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 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选 D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热传递 点评
7、:此题主要通过一个日常的生活现象考查了沸腾的条件液体沸腾,不仅要达到沸腾,同时要不断吸热同时考查了热传递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存在温度差 把一盆 0 的水放入 0 的房间内,则( ) A水一定结成冰 B一定有少量水结冰 C一定变成冰水混合物 D水一定不结冰 答案: D 分析: 0 是水的凝固点,但是水只有在到达凝固点并且能够放热的情况下才会凝固 解答 : 解:晶体的凝固条件: 温度到达凝固点; 放热 在本题中虽然到达了水的凝固点,但是由于房间的温度也是 0 ,所以不会发生热传递,水不能放热,就不会凝固成冰 故选 D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点评:无论晶体的熔化还是凝固,仅仅是温度到达熔点或者凝固
8、点是不行的,还要物体能够进行发生物态变化时必须的吸热或者放热,物态变化才能发生 工业生产中用蒸馏法来提高酒精度,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给含水较多的酒精加热使它汽化,把蒸气引出,再经过冷凝管(冷凝管是双层玻璃管,冷却剂从管口 1流入,管口 2流出)冷却液化成纯度 较高的酒精溶液,这种方法的依据是( ) A水的沸点比酒精高 B水的沸点比酒精低 C水的比热容比酒精大 D水的密度比酒精大 答案: A 分析: 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 78 ,水的沸点是 100 ,给含水较多的酒精加热,达到 78 时,酒精再吸收热量,开始沸腾,酒精液体变为酒精蒸气,酒精蒸气达到冷凝管处越冷液化成液体,达到提纯的目的
9、 解答: 解:因为酒精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加热时,酒精先沸腾,变为酒精蒸气,酒精蒸气达到冷凝管液化形成液体酒精,达到提纯的目的 提纯跟物质的比热和密度都没有关系 故选 A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现象;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点评:利用物质沸点不同进行提纯是常用的方法,物质提纯时物质先汽化后液化 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 答案: B 分析: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上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要减慢蒸发,可以通过降低液体的温度、减
10、小液体的上表面积和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解 答: 解: A、把地上的水散开可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故加快蒸发,不符合题意;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可以降低液体的温度和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故可以减慢蒸发,符合题意; C、湿衣服放在通风向阳处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故加快蒸发,不符合题意; D、使用电风扇吹风可以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故加快蒸发,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点评:要减慢蒸发,同理也要首先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从而在理论的指导下选取措施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夏季,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
11、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管有孔,水渗了出来 B水是管中水分子的扩散所致 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 D是水蒸发形成的 答案: C 分析: 气体液化的方法是: 增大压强使气体液化; 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 我们常见的是降低温度时气体液化的现象 解答: 解:夏季,有时天气闷热,气温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水管中的地下水的温度较低,水管的温度较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水管表面遇冷凝结成小水珠,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故选 C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点评:理解掌握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多联系实际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现象,并尝试解释 医用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
12、法是(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擦洗 D用清水冲洗 答案: C 分析:对温度计消毒方法很多,消毒时要保证不毁坏温度计,逐个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 A、用酒精灯火焰烧温度计,虽可消毒,但会毁坏温度计,故错误; B、沸水温度高达 100 ,用沸水对温度计消毒,会毁坏温度计,故错误; C、用酒精棉球搽拭温度计,既可以消毒,又不会毁坏温度计,故正确 D、用清水冲洗,温度计上的病毒不会被冲掉,起不到消毒作用,故错误; 故选 C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点评:要学会对物体正确消毒,这既是学习的需要,又是生活的需要 如图 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13、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 “dou( 1) ”“ruai( 2) ”“mi( 3) “fa( 4) ”四 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答案: A 分析:用嘴向瓶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 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 1、 2、 3、 4 故选 A 考点
14、: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难点和易混点是弄清究竟是哪一部分在振动发声可联系装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对比可增强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的 “高 ”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 “小石头 ”,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 D 分析: ( 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 ( 2)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
15、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3)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 解: 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即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不是响度,故 A错; B、 “不敢高声语 ”是指不敢大声说话,指响度,不是音调,故 B错; C、在学校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C错; D、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 ,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现象中的基本知识,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以及声音的利用 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
16、,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受油机 B大地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 答案: B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个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解: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加油机、受油机、飞行员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他们相对静止 以大地为参照物加油机时,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说明与大地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所
17、以加油机是运动的 故选 B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 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这是今后研究机械运动的基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而且在解答此题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接受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符合新课程理念,是一道较为典型的好题 实验题 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 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重庆市 荣昌县 中学 年级 期中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