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5分)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学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展 “走进硬笔(钢笔)书法 ”的主题活动。 【小题 1】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的目的。 示例: 项目:硬笔(钢笔)书法比赛 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 4分) 项目: 目的: 【小题 2】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
2、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分) 答案: 【小题 1】硬笔书法讲座 目的:了解硬笔书法的知识,明确硬笔书法的意义。 或 名家硬笔书法作品鉴赏 目的: 欣赏和借鉴硬笔书法作品,激发练字兴趣。 【小题 2】示例一: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示例二: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小题 1】 试题分析:注意要与 “钢笔书写 ”有关,不能与示例重复,可以拟项目为 “钢笔签名展 ”,目的为 “激发学生用钢笔写字的兴趣,体会钢笔字的美感 ”。 考点:语文活动设计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在平时学习很少有这方面的训练,对活动设计的草拟不熟悉。语文能力,应该在语文知识
3、的实际运用中提高,将知识化为能力。 【小题 2】 试题分析: “内容相关 ”,即两句都以 “钢笔书写 ”有关, “形式对称 ”,即运用对偶句 。 “宣传标语 ”语言要简洁醒目,要有吸引力,有宣传性。 考点:语言实际运用 点评:本题不难,题目要求不高,话题明确。语言在于运用,要将所学的语言方面的知识运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熟悉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 选择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4分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写景精彩,结构鲜明,充满着童真童趣。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C最后一课以小
4、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题目,既 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D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 “俄罗斯文学之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写于诗人被流放的日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不是小说集,鲁迅的小说集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考点:文学知识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只需平时加强记忆重要的作家及作品即可,如果记不住,答题时可用排除法反选,此类题解答,不仅要靠知识积累,也要讲究答题技巧。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4分) A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B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
5、了。 C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是做错了。 D专家告诫:观看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句语序不当,应该是 “广泛征求并虚心接受 ”; B句主语残缺,删去 “在 下 ”或 “使 ”; D句 “以免 ”与 “不要 ”矛盾,删去一个。 考点:病句判断 点评:本题不难,几个病句很明确,容易判断。病句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正确使用语言,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写作能力都有帮助。 下列句 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B一个同学一下课就追问老师的问题,同学们在一旁议论,
6、有的说是勤学好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 C 7.1级强震让玉树县结古镇成为重灾区,那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少数站立的楼房也都有明显的裂横,所见一片狼藉,让初到当地的专家叹为观止。 D看到电影可可西里中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句中 “妇孺皆知 ”指大家都知道,与 “藏着 ”一词 矛盾; B句中 “不耻下问 ”是指地位水平低的人向地位水平高的人请教不以为耻,不适合说明学生追问老师; C 句中 “叹为观止 ”是形容艺术品精美让人赞叹而不再看同类别的作品,不适合形容地震景象; D句中 “义愤填膺 ”意为很气愤,符合句意。 考点:成语使用 点
7、评:本题不难, D 句错误明显。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平时学习要好好掌握,阅读文章多记忆成语,尤其是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成语,要辨识成语的意义、写法、适用对象、情感色彩,注重积累,写作时多多使用成语。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喧闹贪婪突如奇来 B吊唁孕育锐不可当 C深遂冗杂相得益彰 D睿智嬉闹再接再励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中的 “奇 ”为 “其 ”,起指代作用; C项中 “遂 ”为 “邃 ”, “显露 ”的意思; D项中 “励 ”为 “厉 ”, “努力 ”的意思。 考点:错别字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错别字容易辨识。中国汉字非常丰富,要正确掌握,功在平时,学习里要认真辨
8、析,注意汉字的特点,关注易错点,加强记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哽 咽 ( y)蝉 蜕 ( tu)可 汗 ( hn)九 曲 连环( q ) B 炽 痛( ch)默 契 ( q) 祈 祷( q )脑 髓 su C救 济 ( j)憎恶( zng) 嫉 妒 j 环 谒 y D确 凿 ( zo) 气 氛 ( fn)泥 泞 ( nng) 讪 笑 shn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中 “曲 ”读 q, B项中 “祈 ”读 q, D项中 “氛 ”读 fn 考点:汉字拼音辨识 点评:本题有难度,各项中的拼音不好判断。掌握拼音知识,非一日之功,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点滴积累,注
9、意识记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汉字拼音,在阅读中做到随时查对。 现代文阅读 读看夕阳完成文后问题。( 13分) 这是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天,两位老人离开旅游团,相携着到山崖上看夕阳。夕阳无限好, 橘红的霞光点燃了西天的云絮,犹如一场缤纷而下的太阳雨溅落在山石草木上,跳动着灿烂无比的光芒。 两位老人站在崖边,如醉如痴地欣赏着美景。 突然,他感到有一个东西往下坠落。 他下意识里伸手一拽,拽住的正是她失足的丈夫。 她拽着他实在有些支撑不住了。她的手麻木了,胳膊又肿又涨,仿佛随时都会和身子断裂开了。她知道她瘦弱的胳膊禁不住他太沉的身子。她只能用牙齿死死咬住他的衣领,坚持到最后一刻。她期望有人
10、突然出现使他们绝处逢生! 他悬空在山崖上,等于 把生命之符钉在鬼门关上。在这日薄西山的傍晚,有谁还会来到山崖上注意到他们这一幕呢?他说: “放下我吧,亲爱的。 ” 她紧紧咬住牙关无法开口,只能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吱声。 一分钟过去了。 两分钟过去了。 ( 11)十分钟过去了。 ( 12)冥冥中,他感到有热热粘粘的液体滴落在他的脸上。他敏感地意识到血是从她的嘴巴里流出来的,似乎还带着一种咸咸的味道。他又一次央求她道:“亲爱的,放下我吧!有你这片心意就足够了,面对死亡我不会埋怨你的。 ” ( 13)她仍然死死咬住他的衣领,无法开口说话。她只能用眼神再次阻止他的挣扎 。 ( 14)一分钟过去了。 ( 1
11、5)两分钟过去了。 ( 16)他感到有大颗大颗热热粘粘的液体,吧嗒吧嗒滴落在他的脸上。他知道她的七窍在出血了。他肝肠寸断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她在用一颗坚毅的心,和死神对峙、对抗、争夺。他翻然感悟到生命的分量。 ( 17)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旅游团的人们举着火炬到山崖上救下了他们。 ( 18)她在洛杉矶的一家医院里住了好长时间。 ( 19)那件事发生后,她的牙齿整个都脱落了,人再没有站起来过。 ( 20)他每天用轮椅推着她,走在街上,去看夕阳。 ( 21)他说: “当初你干嘛拼命救下我这个老头 子呢?亲爱的,你看你的牙齿 。 ” ( 22)她喃喃道: “亲爱的,我知道我当时一松口,那么失去的就是一
12、生的幸福 ” ( 23)他推着她向夕阳走去。 ( 24)人们都看着他俩融在夕阳里成为美丽的一景。 【小题 1】如果在第 段中 “夕阳无限好 ”后加上人们熟悉的 “只是近黄昏 ”一句肯定不好,因为 “ ”一词表达出来的遗憾伤感情绪与文章主旨不符。不过只要把这个词改为 “ ”,就行了。( 2分) 【小题 2】阅读( 12) ( 22)段,你认为在这场生死考验中,老太太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 4分) 【小题 3】自选一个角度,对文章第 段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 4分) 【小题 4】故事的经过危险紧张,故事的结局令人回昧。你读了这个故事后,一定有许多感受和体会。 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少于三
13、点) ( 3分) 答案: 【小题 1】只是 即使或虽然,尽管、就算等 【小题 2】老太太失去了整个牙齿,失去了站起来的权利,得到了一生的幸福。 【小题 3】示例:运用比喻,把万点霞光比作缤纷而下的太阳雨,形象生动。突出了夕阳的色彩美。 或 “燃烧 ”“溅落 ”“跳动 ”,一组动词,准确生动,突出了夕阳的动态美。或这句自然环境描写对下文情节的发 展起了烘托、渲染的作用。(自选角度 1 分,分析作用 l 分。分析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4】(开放型题,每答一个方面得 1 分,共 3 分。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考虑,但要与文章主题相符,如写成 “旅游必须注意安全 ”等则不能给分。) 【小题 1】 试题
14、分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是李商隐的诗句, “只是 ”是叹息光阴易逝 ,青春不再,此句的语义重心在后半句,而把 “只是 ”改成 “即使 ”,语意中心移到了前半句,表达的是一个满足欣慰感。 考点:词语含义理解 点评:本题有难,学生可凭语感即可理解改动词语后诗意的不同。汉语十分丰富面细 腻,一词不同,语意即可变化,所以使用词语时要理解语境,根据语境选用词语表达意思。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 “她的牙齿整个都脱落了,人再没有站起来过 ”“亲爱的,我知道我当时一松口,那么失去的就是一生的幸福 ”两句中理解即可。 考点:理解文意,概括要点。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仔细阅读即
15、可。做此类题,关键还是从文中寻找相关的文字信息,或摘引或概括。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景物描写的方法与衬托人物两个角度分析,作者有生动的词语从光与色角度描写了夕阳美丽的影像,也衬托了故事中老夫妻美好的形象。 考点 :赏析句子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 “赏析 ”这一方法不太了解,不得其法。赏析与分析还是有区别的,分析只要求指出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而赏析不仅如此,还要说出用什么方法怎么表达的,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妙处,带有 “品味 ”的意思。 【小题 4】 试题分析:感想要紧扣故事的内容和人物的品质,可从 “患难见真情 ”“生命在于坚持 ”“真情无价 ”等方面谈感想。 考点:理解文意,发表感想
16、。 点评:本题不难,故事很感人,所表达的主旨也很明确。阅读发表感想,首先要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抓住主旨,联系生活,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课内 现代文阅读( 18分) 不必说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也不必说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 )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
17、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 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小题 1】填出文段括号中的两个动词: 、 。( 2分) 【小题 2】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分) 【小题 3】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 “我 ”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 ”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4分) 【小题 4】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分) 【小题 5】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 3 分) 例
18、如:拔何首乌 、 、 、 。 【小题 6】用文中划线的句式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 写一段话。( 3分) 答案: 【小题 1】伏 、 窜 【小题 2】答:春夏秋三个季节 / 菜花是春天开的,鸣蝉在夏天,而蟋蟀鸣叫在秋天。 【小题 3】答:表现出 “我 ”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对 “我 ”来说,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小题 4】答: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油蛉和蟋蟀的叫声动听。 【小题 5】例如:拔何首乌 、翻断砖、按斑蝥、摘覆盆子。 【小题 6】教师酌情给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根据记忆填写即可。 “伏 ”和 “窜 ”两动词用得极好,一静一动,
19、 “伏 ”写出了黄蜂小巧可爱的形象,让读者想像到是花香让黄蜂留连不去,贪恋地汲着花蜜; “窜 ”又写出了云雀迅捷轻盈飞舞的姿态,让读者想像到春天的来到招惹着一切生灵按捺不住的春情。 考点:词语识记 点评:本题不难,文字选自名篇名段,学生学习过,比较熟悉。阅读课文,要注意记忆课文中精彩的句子和词语,体会它们的含义和作用,借鉴写作方法。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文中写到的植物和动物来分析理解,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动物生活于不同的季节。 考点:理 解文意,概括要点 点评:本题不难,注意文中所写景物即可作答。理解文意,可从具体文字的含义入手,也可以文章整体内容上把握,多阅读多思考,培养自己阅
20、读理解的能力。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此句话来分析理解孩子的好奇心和百草园对孩子的吸力。可联系此篇文章的全文,这也为 “我 ”猜测家人让 “我 ”离开百草园去读书的原因埋下伏笔。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选文中有明确的文字提示信息。理解阅读中的问题,要想到从阅读材料本身的文字中去寻找有提示参考作用的信息,理解它 们的含义,分析出它们与问题的关联点。 【小题 4】 试题分析: “低唱 ”“弹琴 ”将油蛉和蟋蟀拟人化,一方面表达这些小生灵可爱的形象,一方面又衬托了观察者孩子天真的性格和快乐的心境。 考点:修辞手法了解 点评:本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南京 教育 专修 学校 年级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