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启东长江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启东长江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启东长江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启东长江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13分) 槭树下的家 席慕蓉 我先是被鸟的鸣声吵醒的。 是个夏日的清晨,大概有几十只小鸟在我窗外的槭树上集合了,除了麻雀的吱喳声之外,还有那种小绿鸟的嘤嘤声。我认得那种声音,年年都会有一两对小绿鸟来我的树上筑巢,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能听到它们那种特别细又特别娇的鸣声,听了就让我想微笑、想再听。 屋子里面还留有昨夜的阴暗和幽凉。窗帘很厚,光线不容易透进来,可是,我知道,窗户外面一定有很好的太阳,因为,从鸟的鸣声里,可以听得出它们的雀跃和欢喜。 而且,孩子们也开始唱歌了,就
2、在我的窗下。仔细分辨,唱歌的人有的是坐在矮墙上,有的是爬在树上。他们一面唱一面嘻笑,那种只有孩子们才能发出的细嫩的歌声,还有不时因为一种极单纯的快乐才能引起的咕咕格格的笑声,让睡在床上的我听了也不禁微笑起来。 原来,早起的孩子和早起的小鸟一样,是快乐得非要唱起歌来才行的啊 ! 在这些声音里,我也听出了我孩子的声音,对一个母亲来 说,自己孩子的声音总是特别突出、特别悦耳的。一早起来不知道有些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那么好笑的, 那样清脆和圆润的笑声,真有点像荷叶上的露珠,风吹过来时就滑来滑去,圆滚滚的、晶亮亮的,一直不肯安静下来。 然后,忽然间传来一声低沉的喝止: “小声一点,你妈妈还在睡觉。 ” 那
3、是一种低沉而宽厚的男中音,是比我起得早的丈夫出去干涉了。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醒了,可是我愿意假装安静地躺在床上,享受着他给我的关怀。 在阴暗和幽凉的室内,在我们干净而舒爽的大床上,我一个人伸展着四肢,静静地微笑着。把脸贴近他的枕头,呼 吸着我最熟悉的气息,枕头套的布料细而光滑,触到我的脸颊上有一种很舒服的凉意。这是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热烈地爱着的生命和生活。我虽然知道在这世间没有持久不变的事物,虽然明白时光正在一分一秒地逐渐流失,可是,能够在这一刻,能够在这个夏天的早上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一种几乎可以听到、看到和触摸到的幸福,我恐怕是真要感谢窗外那十几棵的槭树了。 在房子刚盖好的时候就
4、种下的这些槭树,长得可真是快,七八年前只有手臂样粗细的幼树,现在却个个都是庞然巨物了,跟着四季的变化,把我们这栋原来非常普通的平房也带得漂亮起来。它们 实在很漂亮也很尽责,春天时长出好多软软的叶子,绿得逼人,一簇簇的小花开得满树,在月亮底下每一小朵,每一小簇好像都会发亮。夏天时给我们整片的浓荫,风吹过来,说要多凉就有多凉。秋来时可以变得很黄很红,几乎所有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摘下一两片。到冬天的时候,满树的叶子都落了,屋子里就会变得出奇的明亮,而那些小绿鸟留下的窝巢就会很醒目地在枝桠之间出现了。孩子们爬上树去拿了下来,当作宝贝一样地献给我,小小的鸟窝编织得又圆又温暖,拿在手上虽然没有一点重量,却能
5、给人一份很扎实的快乐。 对我来说,我的这一个槭树下的家,和它的 小小窝巢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啊 ! 这个槭树下的家,就该是我多年来所渴望着的那一个了吧。不过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过种了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春去秋来,岁月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变化,而在这些极有规律的变化之中,树越长越高,我的孩子越长越大,我才发现,原来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着极丰盈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感动与感谢。 【小题 1】 “我 ”在夏日的清晨听到了哪几种声音 这些声音各有什么特点 (6分 ) 【小题 2】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描写一年四季中槭树的美 (2分 ) 【小 题 3】作
6、者 “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感觉到了自己的幸福 ”,请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感到幸福。 (2分 ) 【小题 4】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3分 ) 答案:【小题 1】鸟鸣声:特别细又特别娇,充满雀跃和欢喜 ;孩子们的歌声和笑声,细嫩、清脆、圆润 ;丈夫的说话声 ;低沉而宽厚。 【小题 2】这一段使用了正面衬托的写作手法,用槭树一年四季的美映衬了槭树下家的温馨和美,表达了作者对家的美好情感。 【小题 3】生活平凡而又充盈 ;家人相爱而又快乐 ;物我和谐而又美好。(答出两点得满分) 【小题 4】这段文字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孩子的笑声比作圆滚滚 、晶亮亮的露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孩子笑声的清脆和圆润。 【小题
7、 1】 试题分析:场景描写应抓住景物的特征,这里描写了鸟鸣声:特别细又特别娇,充满雀跃和欢喜 ;孩子们的歌声和笑声,细嫩、清脆、圆润 ;丈夫的说话声 ;低沉而宽厚。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了解常用的衬托等写作手法,明确每一种写法的表达效果。学生作答时能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合理表述即可。一般用这里运用了 写作手法,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这里运用了正面衬托的写作手法 ,用槭树一年四季的美映衬了槭树下家的温馨和美,表达了作者对家的美好情感。 考点:分析作品抒情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8、试题分析: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
9、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10分) 零下三十度的温暖 包利民 那是记忆中最冷的一个冬天,最初的时候雪少,干冷干冷的,连我们在这地方长大的人都有些受不了。而且,那时候我刚刚经历了一场挫折, 仿佛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愈发地觉得从心里往外的寒冷。 闲得无聊,也是为了躲避伤痛和失望,我决定去乡下的老叔家。老叔一直和我很谈得来,他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没有读完就回乡务农,可从没见过他露出过落寞的神情,相反却生活得有滋有味。在老叔那里,受他的情绪感染,我的心情也许会好些。那时老叔正赶着马车给镇上拉煤,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和他一起去干活,也许劳累也可以使人忘掉很多事。 没想到当天夜里下了这个冬天
10、最大的一场雪,早起一看,那雪足有一尺多厚,大风呼啸,寒气逼人。 我和老叔赶着马车出发了。煤场距镇上十 多公里,那里荒无人烟,很是偏僻。虽然出发前我们已经全副武装,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大狗皮帽子,毛围脖,只露出一双眼睛,可坐在马车上,我还是冻得眼睛生疼。老叔的鞭子打着响亮的哨子,说: “今天零下三十度,最冷的一天让你赶上了! ”我眯着眼睛,看着白茫茫的雪野,冻得说不出话来。 装完车,身上的汗便多了起来,竟是丝毫感觉不出冷了。休息片刻,马车开始向镇上奔去。风一吹,浑身的汗顿时变凉,接着便是彻骨的冷。那马身上一层细细的白霜,口鼻间突突地吐着大团的白气。我和老叔的帽子上围脖上也是白糊糊一片霜,风像细刀
11、一样钻进身体,连 打寒战的力气都没有了。中途路过一个小村子,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站在村口的路边。待马车行近,看清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手里拿着笤帚和一只编织袋。老叔忽然用力一甩鞭子,收回时鞭杆戳到煤上,立时一团冻在一起的煤滚下车去。 走出很远,不经意回头,见那女人正捡着马车一路颠簸下来的煤,装进编织袋里。又拉了两车煤,每次经过那个村子,那女人都等在那里捡煤,而老叔也总是故意弄掉些煤。终于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老叔说: “你老婶的弟弟住在这个屯儿,他跟我说起过这个女的。这女的家里很困难,男人死得早,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把地都卖出去了 。自己家的那点儿口粮田,到秋天割下来的柴禾还不够平时做饭用的,她家冬
12、天连炉子都不点,屋里冷得直挂霜,她每年冬天都冻得一身伤! ”我点点头,说: “哦,所以她才在这儿等着捡些煤! ”老叔甩了个鞭哨说: “捡的那些煤她也不烧,要等到儿子放寒假回来时,才把炉子点着,让儿子热热乎乎地过个年! ”我心里一动,忽然觉得不那么冷了,便想着也帮那个女人一把。 可是最后一次拉煤回来时,车却在半路陷进了雪地里。我和老叔又推又拉的,马蹄把雪蹬得飞溅,仍没能拉出去。老叔坐下来,说: “只好等过路的车帮忙了! ”我也坐在车上,北风正紧,寒冷包围 着我们。老叔从衣兜里摸出卷烟纸,掏出烟料来,熟练地卷好一支烟,点燃,深吸了一口,然后递给我。我虽不会吸烟,还是接过来吸了一口,立刻被呛得直咳嗽
13、,忙又还给了他。他一边吸烟一边仔细地看着那明灭的火光,对我说: “你看,这么冷的天也不能把这一点烟头冻灭! ”看着那一点火光,我亦很有感触,老叔又说: “这么大风,越吹,这烟头上的火越亮! 人啊,有时也该像这烟头上的火光一样,冻不灭,吹不灭,那就有奔头了! ”我一阵感动,老叔用最形象的比喻点醒着我。 等过路的马车把我们的车拉出来时,天已经有些黑了。最后路过那个村子时,竟没发现 那个女人等在那儿,可能她觉得天太晚了,我们从别的路直接回家了!老叔一路打着极响的鞭哨,并大声地吆喝着马匹,我手一推,一些煤便落在了路边。车穿过村子时,我回头张望,见那个女人的身影正出现在路边。 返回城里后,心里竟是暖暖的
14、有了春意。想起那个为儿子捡煤取暖的女人,想起冰天雪地中老叔不灭的烟头,那份爱,那种启示,便会点燃我心中所有的希望和热情。每一个冬天都是春天的先行者,是的,在那个零下三十度的冬天,我却感受到了生命中最动人的温暖。 【小题 1】第 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分) 【小题 2】从全文来看, “老叔 ”是个什么样的人?( 2分) 【小题 3】你怎样理解第 段画线句的含义?( 3分) 【小题 4】本文开头、结尾都写了 “我 ”的心理活动,请说说其作用。( 2分) 答案:【小题 1】自然环境描写(答 “景物描写 ”也可)。突出天气的寒冷,暗示生活的艰辛,反衬 “我 ”感受到的生命中最动人的温暖
15、。 【小题 2】朴实善良、有爱心;对生活中的挫折能淡然处之;吃苦耐劳。(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小题 3】人在困境之中,只要坚守自己的信念,顽强地抗争,保持生活的希望和热情,就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意思对即可) 【小题 4】结构上:首尾照应 ,结构严谨,以 “我愈发地觉得从心里往外的寒冷 ”开头,以 “我 返回城里后,心里竟是暖暖的有了春意 ”结尾。内容上:将我 “我 ”前后心情对比,突出那一天的经历对 “我 ”产生的重大影响,深化主题。 【小题 1】 试题分析: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作用通常有:推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一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交
16、代故事背景等作用,学生能根据具体环境来进行分析。这里突出天气的寒冷,暗示生活的艰辛,反衬 “我 ”感受到的生命中最动人的温暖。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题,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 启东 长江 中学 年级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