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语文(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语文(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语文(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语文(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载 体 载 重 模 范 模 式 泥 土拘 泥 反 省 省 亲 B 扁 舟 偏 旁 惆 怅 绸 缪 嘹 亮 潦 倒奴 婢 裨 益 C勉 强 强 迫 曲 径 曲 解 处 理 处 境车 轴 压 轴 D 缅 怀 腼 腆 任 务烹 饪顷 刻 倾 诉 维 护 帷 幕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眷顾雄纠纠魂牵梦萦笑容可掬 B缄默催化剂赏心悦目集思广议 C荟萃文绉绉金碧辉煌博采众长 D肯求检字法力挽狂澜目不暇接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 12
2、分) “不假思索 ”的肌肉记忆 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 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
3、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林丹之所以成为 “超级丹 ”,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 ,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 “不假思索 ”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
4、,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 “传感器 ”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 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
5、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 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 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 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 40%。 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作者
6、:李苗苗。有删改) 【小题 1】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 “不假思索 ”?( 3分) 【小题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分) 【小题 3】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 2分)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 “移动音乐触觉 ”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 -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
7、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 【小题 4】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虽 然学过,但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水了,有些犹豫。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鼓励他大胆游泳。( 3分) 答案: 【小题 1】肌肉从大脑处获得移动信号,便开始反馈信息。( 1分)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就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 1分)从此肌肉的动作可以自动进行,不再需要大脑的指示。( 3 分)(意思对即可。共 3分) 【小题 2】逻辑顺序( 1分) 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 1分)再说明肌肉已忆 “不假思索 ”的原理,( 1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 “形成后很难遗忘 ”的特点 【小题 3】示例一:放在
8、文章开头部分。用最新 的研究成果引出说明对象,( 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 示例二:放在文章结尾部分。说明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会赋予肌肉记忆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功能,( 1分)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 1分) 【小题 4】示例:小明,别怕!你学过游泳,肌肉是有记忆功能的,形成以后很难忘记。你下水游几分钟就能找回熟悉的感觉,快来试试吧。(结合文章内容, 2分;用鼓励的语气,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应在中间部分寻找,精读中间部分的文章,从中提取出关键的语句,如 “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旦我们的肌肉 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
9、馈信息 ”“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 ”。根据这些语句,便可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概括的能力。 点评: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案:范围,分析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然后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 2】试题分析:整体感知课文,可知,本文是事理说明文,先说肌肉记忆的现象 ,再说肌肉记忆的原理,最后介绍其特点是很难遗忘,因此本文运用的是逻辑顺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顺序的把握能力。 点评:
10、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其中逻辑顺序又有具体到抽象、总说到分说、现象到本质、主要到次要、整体到局部等。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分析。 【小题 3】试题分析:放在开头,可引出说明对象,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放在结尾,可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所以,不管放到开头还是结尾,能说出理由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说明文语段的作用。 点评:说明文首段的常规作用有固定的模式,一 定要知道,即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结尾段一般起到总结全文,提出号召等作用。 【小题 4】试题分析:根据语段中的 “学过 ”,我们可以用文章中的 “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
11、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 ”的肌肉记忆的特点,我们可以鼓励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运用能力。 点评: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抓住文章中的相关语句,运用它们组织成切题的答案:完成题目。口语交际类题目,一定要注意交流的对象及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 16分) 放 学 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
12、面孔,惊讶地问: “怎么啦? ”妈妈生气地说: “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 给我坐下! ”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 “你到哪里去了? ”审问开始。 “没有呀。 ”安安睁大眼睛。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 ”“真的没有呀! ”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 ”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 “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 ”安安点点头: “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 以后的
13、日子里,妈妈又 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1l 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 “死党 ”。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 11 点 45分。 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 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
14、,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 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 12点整。 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 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 。 12点 15分。 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
15、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 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 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 12点 25分。 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 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
16、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作者:龙应台。有删改) 【小题 1】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分) 【小题 2】第 - 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 上的经历做了铺塾?( 2分) 【小题 3】品读第 - 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4分) 【小题 4】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5】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
17、以探究。( 4 分) 答案: 【小题 1】放学回家的路程只需卜五分钟,是妈妈以成人的思维,按直奔曰的地的时间来计算的。( 1分)事实上,孩子天性好奇爱玩,容易被路上的事物吸引,所以安安一路玩耍却没有意识到耽 误了回家的时问。( 1分)(意思对即可。共 2分) 【小题 2】 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罴的。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每点 1分,共 2分) 【小题 3】 “词语运用 ”示例:第 段 “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 ”一句中 “蹑手蹑脚 ”“尖叫 ”“摸 ”等词语传神地刻画出孩子们逗狗时既害怕又
18、异常兴奋的样子,充满了童真童趣。(相关语句, 1分;句通顺, 1分:分析, 2分,共 4分) “修辞方法 ”示铡:第 段中 “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 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 ”一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孩子们对跳墙的乐此不疲,表现了 “小男生 ”喜欢冒险的天性。(相关语句, 1分;修辞方法, 1分;分析, 2分,共 4分) “细节描写 ”示例:第 段中 “地面上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限苍蝇拖走 ”一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写出了孩子们观察的细致专注,表现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相关语句, 1分;细节描写, 1分;分析, 2
19、分。共 4分) 【小题 4】 表现妈妈等待的焦急。 记录事件的进程,推动情节发展。 时间精确到分,突 出孩子活动的专注投入。 是故事矛盾的焦点,引发人们对文章主旨的思考。(意思对即可。每点 1分,共 4务) 【小题 5】示例一: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安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心。妈妈对安安回家晚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丽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些都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示例二: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重趣。文章髑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爬短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 示例三:我赞同主旨是关注儿童成长。文章把安安与妈妈在放学回家
20、所用时间产生的矛盾 摆在人们面前,意在引起人们反思:不应完全用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应多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行为,精心呵护他们成长。 【小题 1】试题分析:读全文可知,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妈妈所想的十五分钟是直接回家所用的时间,但安安和小伙伴是边走边玩,自然就耽误了很多时间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能力。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揣摩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一般要到题干中的问题句附近去寻找相关语句,也有的要结合全文内容作答。注意一定要切题作答,不可所答非所问。 【小题 2】试题分析:读一至三段可知, “他的球鞋 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河南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