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山东日照市高三 12月校际联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时期,诸侯国掌握的人口称作 “公民 ”,卿大夫控制的人口称作 “私人 ”。春秋时期起,各诸侯国纷纷将居民纳入国家控制之下,消除 “公民 ”与 “私人 ”的分别。到战国中期,诸侯国的民众陆续变为统一的编户民。由此产生的影响有 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 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地位 消灭了卿大夫阶层 强化了诸侯国君的权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春秋时期起,各诸侯国纷纷将居民纳入国家控制之下,消除 “公民 ”与 “私人 ”的分别。到战国中期,诸侯国的民众陆续
2、变为统一的编户民。 ”可以看出有利于加强诸侯国君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权力的强化会威胁周天之的权威,加速分封制的瓦解。所以本题选 D, 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地位和 消灭了卿大夫阶层材料没有体现;所以 A、 B、 C不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1872年,马克思提出: “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 但是,我们从来 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 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 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国家 A工人阶级力量强大 B无产阶级政党成熟 C代议制政治比较完善 D工业
3、革命进展迅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像像美国、英国 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 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了1787年宪法确立代议制,英国于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代议制并且经历了责任内阁制和 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发展完善,据此马克思才能得出上述结论。所以本题选 C,A、 B、 D不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美代议制 代议制的完善。 下表为英、法、美、中四国 1800 1900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 )。判断 代表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4、 C英国 D中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从 1900年入手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可知 1900年西方基本上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中国与两次工业革命无缘,所以中国所占的份额应该最低,其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总产值世界前四位是美、德、英、法,所以判断出 应该是法国,故本题选 B,A、 C、 D与题意不符。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 30年代初,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践踏农田,用来讽刺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政策。这说
5、明 A内战后南北矛盾没有彻底消除 B政策导致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 C农业调整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D部分人不理解新政的指导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中说 “用来讽刺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部分人不理解新政的指导思想。罗斯福新政的大背景是因为生产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故罗斯福上台后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政策是进行减耕减产以此来恢复农产品的价格。所以本题选 D,A、 B、 C与材料不符。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
6、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判断该条文出自 A 1942年反法西斯联盟宣言 B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1955年华沙条约 D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 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7、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二战后,美苏形成两级格局,而日本在战后实际上是被美国控制,希望以日本为跳板进而控制中国,称霸东亚。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所以与苏联签订了共同防范日本的条约,故本题选 B,A、 C、 D与材料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77年 7月 30日,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出现在工人体育场的看台上,观看一场足球比赛。日本共同社报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这反映了国人怎样的愿望 A结束动乱局面 B恢复国民经济 C
8、实现拨乱反正 D推进改革开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一生中有三起三落,第三次 “落起 ”是在 1976年至 1977年。邓小平因 “全面整顿 ”“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四人帮 ”发动了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 1977年 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而这次复出受到观众欢呼可以分析出国人是十分希望实现拨乱反正,所以本题选 C,A、 B、 D与材料无关。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某一时期,中
9、国形成了被称为 “和平统一战线政策 ”的外交政策,即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首先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 冲地带。这一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D “一边倒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本题应该选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符合材料中的 “即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联合一
10、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首先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 地带 ”。所以本题选A,B、 C、 D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78年 11月,风阳县小岗村 18位农民在契约中表示 “坐牢杀头也甘心 ”;1979年,邓小平听取设立特区的汇报时指示 “杀出一条血路来 ”。二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冷战环境影响了改革进程 B旧的观念和体制阻碍改革 C社会上改革的动机不强烈 D经济基础薄弱制约着改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风阳县小岗村 18位农民在契约 中表示 “坐牢杀头
11、也甘心 ”是因为他们收到旧的体制即人民公社体制的阻碍; 1979年,邓小平听取设立特区的汇报时指示 “杀出一条血路来 ”是因为收到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所以本题选B,A、 C、 D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收到阻碍。 1986年 8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引发全国关注。当时外电报道: “中国沈阳,一项重大的实验:中国东北的沈阳城发生了 地震 , 超过八级的改革地震 。 ”破产事件为什么引起如此反响 A暴露了 “大锅饭 ”体制的弊端 B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序幕 C打破了 “姓社姓资 ”式的桎梏 D冲击了传统计
12、划经济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则大大地冲击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本题选 D。 A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B早在 1984年国有企业就改革了, C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打破的。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 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 1947年和 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 (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反映了双方的分歧 (注:图一人物身
13、上的文字是 Europe,绳子上写着 Marshall Plan;图二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 )。导致分歧的原因有 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 对计划内容的理解不全面 两大阵营对峙的环境 东西欧国家发展需求不同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来分析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由:当时处于冷战时期,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属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处于敌视状态。所以 正确,故选 A,B、 C、 D不符合题意。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 “冷战 ”。 在 1787年宪法
14、制定过程中,华盛顿说: “我的看法 各州必须选出众望所归的代表参加大陆会议,并赋予该机构绝对权力 ”,否则 “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多头怪物,一个异质体 ”。这表明他坚持怎样的原则 A分权制衡 B人民主权 C邦联主义 D联邦至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我的看法 各州必须选出众望所归的代表参加大陆会议,赋予该机构绝对权力 ”可以分析出华盛顿希望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所以本题选 D,A、 B、 C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联邦至上的原则。 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 M 奇波拉说: “工业
15、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 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 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这 里的 “政治结构 ”是指 A责任内阁制确立并完善 B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 C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两党轮流执掌政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 “十七世纪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是 28世纪初期,B是 1689年即 17世纪, C是 1832年议会改革时期, D是 19世纪中期的,所以本题只能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 工业革命的前提。 一位西方思想家写道: “
16、我们的时代在特殊的程度上就是一个批 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受到批判。宗教想通过他的圣洁,立法想通过它的最高权威,企图避免受到批判。但是这样来,它们只是唤起正当的怀疑,不可能要求得到真诚的尊重。 ”其中 “我们的时代 ”是指 A古希腊文明时代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这个的时代在特殊的程度上就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受到批判。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来这应该是启蒙运动时期,既批判宗教神学也批判封建完全专制,故答案:选 D,A但是还没有宗教,与材料不符; B和 C只是批判宗教神权没有批
17、判到封建专制, 所以不能选。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内容。 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字。白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B体现专制独尊权力 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D震慑割据篡权企图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玉玺正面刻有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字可以分析出帝王认为有了玉玺就有了上天的任命,具有了合法性,所以本题选 A。 B
18、、 C、 D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汉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 古代中国的地方官职机构名称各有出处。宋代以中央朝臣充任各府长官,称作 “权知某府事 ”,即暂时代理该府政事,简称知府。金代 “以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 ”,即行省。二者体现的相似政治理念是 A王权专制 B中央集权 C权力制衡 D地方分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宋代和金代都由中央朝臣充任地方长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本题选 B。 A、 C、 D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山东 日照市 12 校际 联测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