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 8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分数:2.00)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D.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3.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应该呈现( )。(分数:2.00)A.仅仅是描述统计B.仅仅是推断统计C.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D.既不是描述统计也不是推断统计4.(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分数:2.00)A.1789B.
2、1879C.1798D.18975.某研究发现,近 40的少年犯来自单亲家庭,请问该研究使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 )(分数:2.00)A.自然观察法B.个案法C.调查法D.实验法6.信度之于效度正如( )。(分数:2.00)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C.偏差数之于常模D.常模之于偏差数7.首先提出加因素法实验逻辑的是( )。(分数:2.00)A.斯腾伯格B.汉尼尔顿C.霍克基D.唐德斯8.Posner等人应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 )两个连续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分数:2.00)A.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B.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C.听觉编码和语义
3、编码D.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9.对偶比较法中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 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 )。(分数:2.00)A.n(n1)/2B.nC.n1D.n(n1)10.某研究者想使用信号检测论方法考查新教师与老教师抓作弊学生的能力,在这里噪音是( )。(分数:2.00)A.没有作弊的学生B.新教师C.旧教师D.作弊的学生11.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属于( )。(分数:2.00)A.维量等级量表B.分化情绪量表C.应用性情绪量表D.形容词检表12.最初对图形与背景加以区分的是( )。(分数:2.00)A.布生B.考夫卡C.惠特海默D.鲁宾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
4、:18.00)13.下列研究中适宜使用非人类被试的实验有( )。(分数:2.00)A.图形推理实验B.损毁饱中枢以观察摄食情况的变化C.学习能力在代际间的传递D.睡眠剥夺对记忆能力的影响14.文献搜集的原则有( )。(分数:2.00)A.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即采用倒查法B.搜集的范围、数量应当有所限制C.应注意全面搜集代表各种观点,得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结论的资料。D.应搜集第一手资料而少搜集多次转述的资料。15.一个 23的多因素设计可以得到( )。(分数:2.00)A.一个主效应B.两个主效应C.三个主效应D.六个主效应16.反应变量应具备的特点有( )。(分数:2.00)A.特异性B
5、.客观性C.数量化D.量程恰当17.反应的潜伏期包括( )。(分数:2.00)A.感觉器官接收刺激的时间B.大脑加工所需的时间C.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D.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刺激选择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B.刺激相似程度越低,反应时越长C.刺激选择数目越少,反应时越长D.刺激相似程度越高,反应时越长19.最小变化法产生的主要误差有( )。(分数:2.00)A.习惯误差B.动作误差C.期望误差D.时间误差20.敏感性可以表现为内部噪音分布 fN(X)与信号加噪音分布 fSN(X)之间的分离程度,( )。(分数:2.00)A.两者的分离程度越
6、大,敏感性越低B.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低C.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高D.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高21.维量等级量表的四维是( )。(分数:2.00)A.愉快度B.紧张度C.冲动度D.确信度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2.心理科学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等。你认为实验法、问卷法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并说明实验法由此而采用了哪些手段?(分数:2.00)_23.什么是序列反应时范式?(分数:2.00)_24.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有哪些?(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2,分数:4.00)25.试述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分数:2.00)
7、_26.试比较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优缺点。(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 8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分数:2.00)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D.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解析:3.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应该呈现( )。(分数:2.00)A.仅仅是描述统计B.仅仅是推断统计C.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D.既不是描述统计也不是推断统计解析:4.(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
8、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分数:2.00)A.1789B.1879 C.1798D.1897解析:5.某研究发现,近 40的少年犯来自单亲家庭,请问该研究使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 )(分数:2.00)A.自然观察法B.个案法C.调查法 D.实验法解析:6.信度之于效度正如( )。(分数:2.00)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 C.偏差数之于常模D.常模之于偏差数解析:7.首先提出加因素法实验逻辑的是( )。(分数:2.00)A.斯腾伯格 B.汉尼尔顿C.霍克基D.唐德斯解析:8.Posner等人应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 )两个连续
9、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分数:2.00)A.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B.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 C.听觉编码和语义编码D.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解析:9.对偶比较法中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 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 )。(分数:2.00)A.n(n1)/2 B.nC.n1D.n(n1)解析:10.某研究者想使用信号检测论方法考查新教师与老教师抓作弊学生的能力,在这里噪音是( )。(分数:2.00)A.没有作弊的学生 B.新教师C.旧教师D.作弊的学生解析:11.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属于( )。(分数:2.00)A.维量等级量表B.分化情绪量表C.应用性情绪量表
10、D.形容词检表解析:12.最初对图形与背景加以区分的是( )。(分数:2.00)A.布生B.考夫卡C.惠特海默D.鲁宾 解析: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13.下列研究中适宜使用非人类被试的实验有( )。(分数:2.00)A.图形推理实验B.损毁饱中枢以观察摄食情况的变化 C.学习能力在代际间的传递 D.睡眠剥夺对记忆能力的影响 解析:14.文献搜集的原则有( )。(分数:2.00)A.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即采用倒查法 B.搜集的范围、数量应当有所限制 C.应注意全面搜集代表各种观点,得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结论的资料。 D.应搜集第一手资料而少搜集多次转述的资料。 解析:15
11、.一个 23的多因素设计可以得到( )。(分数:2.00)A.一个主效应B.两个主效应 C.三个主效应D.六个主效应 解析:16.反应变量应具备的特点有( )。(分数:2.00)A.特异性 B.客观性 C.数量化 D.量程恰当 解析:17.反应的潜伏期包括( )。(分数:2.00)A.感觉器官接收刺激的时间 B.大脑加工所需的时间 C.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 D.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 解析: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刺激选择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 B.刺激相似程度越低,反应时越长C.刺激选择数目越少,反应时越长D.刺激相似程度越高,反应时越长 解析:19.最小变化法
12、产生的主要误差有( )。(分数:2.00)A.习惯误差 B.动作误差C.期望误差 D.时间误差解析:20.敏感性可以表现为内部噪音分布 fN(X)与信号加噪音分布 fSN(X)之间的分离程度,( )。(分数:2.00)A.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低B.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低 C.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高D.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高 解析:21.维量等级量表的四维是( )。(分数:2.00)A.愉快度 B.紧张度 C.冲动度 D.确信度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2.心理科学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等。你认为实验法、问卷法的本质
13、区别在哪里?并说明实验法由此而采用了哪些手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试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问卷法是心里研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问卷法有两大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研究过程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从而保证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了盲目性和主观性;二是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并得出结论。 调查研究只能确定相关关系,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是因为相关性只是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没有什么联系,说明两者没有相关;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则呈负相关。如果两个变量呈现一致的
14、变化方向,则呈正相关。我们的调查研究很多时候只需要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办法称为实验法。在实验法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地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地创设出一些条件使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与其他方法相比,实验法的显著特点是: (1)要操纵或控制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 景; (2)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法采用的手段主要是严格的实验设计,严格控制了无关变量。 实验法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对于自变量来说: (1)给自变量下具体明确的操作性定义; (2)正确划分自变量水平;
15、(3)防止自变量与其他的无关变量发生混淆; (4)正式实验前要进行预试。 对于因变量来说,必须满足以下标准:有效性、客观性及敏感性。 对于额外变量来说: (1)指导语标准化; (2)单盲或双盲试验; (3)对被试进行分组; (4)加大样本的容量,有利于消除被试的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5)消除法:就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6)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的过程中保持不变; (7)使无关变量的作用相互抵消:这种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序列效应,如拉丁方; (8)使无关变量的作用平衡;(9)统计控制法:对于那些在实验中无法加以控制或排出的因素来说,可以采用协方差分析或偏相关,将影响因素分析出
16、来,以达到对额外变量的控制。)解析:23.什么是序列反应时范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序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和比勒姆于 1987年提出的。 (2)这种研究范式以反应时为指标,整个实验过程十分类似一个选择反应时实验: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是决策及分别对应不同的反应键,每次呈现一个视觉刺激,被试按相应键尽快予以反应,该刺激随即消失,短暂的时间间隔之后出现下一个视觉刺激。 (3)序列反应时范式的特点是,整个实验中刺激的呈现序列是有规律的。 (4)序列反应时的研究表明,反应时的差异对应着心理过程的差异。在序列反应时实验中,对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反应都是对同样刺激的同样规则的选择反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实验心理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