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115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1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115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 115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2.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分数:2.00)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4.美育即 【 】(分数:2.00)A.审美教育B.艺术教育C.社会美教育D.自然美教育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
2、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 】(分数:2.00)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6.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的两方面特征是 【 】(分数:2.00)A.认识和情感特征B.认识和个性特征C.个性和性格特征D.生理和心理特征7.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 】(分数:2.00)A.课程标准B.课程纲要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8.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 【 】(分数:2.00)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C.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D.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9.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分数:2.00)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
3、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分数:2.00)A.观察法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11.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主要评价方式是 【 】(分数:2.00)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多元性评价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分数:2.00)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13.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分数:2.00)A.衣着
4、整洁B.言行一致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14.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15.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分数:2.00)_16.在集体中进行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集体,充分发挥集体对个人的教育作用。(分数:2.00)_17.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_18.影响学制制定和建立的因素有哪些?(分数:2.00)_19.对于教师爱学生方面有哪些要求?(分数:2.00)_20.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分数:2.00)_21.论述题本大题。_22.持“教师中心论”的人把学生比作“船”,把教师比作“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试从
5、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简评这个观点。(分数:2.00)_二、心理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23.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24.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冯特B.卡特尔C.马斯洛D.吉尔福特25.当人们认识物体时,物体所处的条件可能发生改变,但人们仍然能把它认出来,这是知觉的 【 】(分数:2.00)A.理解性B.恒常性C.整体性D.选择性26.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分数:2.00)A.有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不随意后注
6、意27.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称之为 【 】(分数:2.00)A.表象B.记忆C.联想D.想象28.思维的两大特点是指 【 】(分数:2.00)A.直观性、间接性B.概括性、逻辑性C.间接性、概括性D.逻辑性、间接性29.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称之为 【 】(分数:2.00)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30.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耶克斯和多德森B.马斯洛C.韦纳D.多伊奇31.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称为 【 】(分数:2.00)A.智力维度B.智力类型C.智力技能D.智力结构32.如果一个儿童的
7、智力年龄是 10 岁,实际年龄是 8 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 】(分数:2.00)A.110B.115C.120D.12533.把个性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荣格B.阿德勒C.罗杰斯D.弗洛伊德34.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 【 】(分数:2.00)A.认知活动B.情绪反应C.价值观念D.心理倾向35.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 】(分数:2.00)A.真实坦诚B.自然C.留有余地D.克服羞怯36.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37.浮云中的太阳或月亮好像运动一样,这
8、是诱动知觉。(分数:2.00)_38.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分数:2.00)_39.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_40.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分数:2.00)_41.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分数:2.00)_42.简述考试焦虑的危害及矫正方法。(分数:2.00)_43.论述题本大题。_44.如何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分数:2.00)_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 115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9、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解析:2.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赞科夫B.皮亚杰 C.布鲁纳D.根舍因解析:解析:在西方,瑞士教育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和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某些特点和规律。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分数:2.00)A.遗传B.环境 C.教育D.社会活动解析:解析: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居住环境及人群、邻里的交往与影响,都会影响人的发展。4.美育即 【 】(分数:2.00)A.审美教育 B
10、.艺术教育C.社会美教育D.自然美教育解析:解析: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采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又叫做审美教育。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 】(分数:2.00)A.国家B.地方 C.学校D.家长解析:解析:1985 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6.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的两方面特征是 【 】(分数:2.00)A.认识和情感特征B
11、.认识和个性特征C.个性和性格特征D.生理和心理特征 解析:解析: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7.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 】(分数:2.00)A.课程标准 B.课程纲要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解析:解析: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8.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 【 】(分数:2.00)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C.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D.学习直接
12、经验的过程解析:解析:教学过程的本质包括: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9.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分数:2.00)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解析: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1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分数:2.00)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解析:解析:观
13、察法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班主任可以经常深入到学生学习、劳动,课余生活和课外活动中去观察和了解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获得最真实可靠的材料。11.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主要评价方式是 【 】(分数:2.00)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 D.多元性评价解析:解析: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在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划分等级。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就是终结性评价。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分数:2.00)A.学校、家庭、社会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教育 理论 试卷 115 答案 解析 DOC
